自然与文化生态的双重节点——前王庄村乡村新生态探研*

2015-03-28 19:40彭国良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需求以人为本

彭国良(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自然与文化生态的双重节点
——前王庄村乡村新生态探研*

彭国良
(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自2014年初在文物普查工作中被意外发现以来,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明清古民居即被政府、媒体、游客、研究人员等各种来访者一再探访。在来访者与当地居民的共同作用下,前王庄村的自然与文化生态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节点,并终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原则,从当地居民的多样需求出发,注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三者之间的平衡,将会是建设前王庄村乡村新生态的关键。

关键词:明清古村落;乡村新生态;以人为本;需求

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位于巨野县城东南约28公里处,全村共300余户,1600余人。2014年年初,巨野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意外发现前王庄村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明清古民居群。4月,该民居群被媒体报道,5月,巨野县人民政府以“前王庄古民居”为名将其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被公诸于世的古民居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前王庄古民居被政府、媒体、游客、研究人员等各种来访者屡屡探访。同时,核桃园镇政府自2013年以来,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生态山东”建设要求,转变产业结构,将山石开采、石子粉碎、石灰煅烧、水泥制造等产业转产、改造、关停,兴修道路,封山造林,大力整治环境,发展旅游业。随着访问量的增加和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前王庄村的自然与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在建设生态山东的时代大环境下,如何促进前王庄村自然与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居民以及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前王庄村文化生态现状

前王庄村正处于其自然与文化生态的双重节点之上。

文化生态方面,以古民居为载体的旧有文化生态因经济社会发展而日趋消亡,但因为近半年来对古民居的“发现”,这种旧有文化生态可能迎来一种全新的存续方式。

前王庄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据该村《王氏族谱序》记载,王氏于明朝成化年间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迁至曹州城,又几经迁徙,于明末清初由菏泽王胡同迁至巨野东南现址。据村民介绍,王氏初迁现址时资财殷实,村庄是雇人兴建,因当时战乱频仍、自然灾害频发,灾民、流民很多,仅需供应少量饭食,即可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正是借助这些灾民、流民,前王庄村得以建立起来。①现存古民居共有100多座宅院,占地200余亩,不少建筑已经圮坏倒塌。宅院基本是四合院结构,房屋均为长方形石质小楼,基本为三层结构:底层面积约为30至40平方米,可分为三间,西间为卧室,中间为中堂,卧室与中堂之间有木制隔断,东间可存放生产器具或作卧室,另有木梯放置在东间,互通上下;二层面积与底层相同,东西通透,不分间,地板(即底层天花板)为木质,有开口与底层互通,另有盖板加以开合,西部有木梯通往楼顶;楼顶为砖石结构,四周建有砖石垛,垛高约两米,中间有十字形孔,可用以瞭望、攻击,另备石块于垛上,可作投掷武器。

前王庄古民居有极强的防御功能。村落周围有寨墙,寨墙上建有数个炮楼,村外挖有海子壕。村内则宅院相连,有胡同南北相通,胡同仅宽两米,大队人马很难进入。房屋墙壁厚度接近一米,房门窄小,高度不到两米,却加上了四五道门栓,房门内两侧的石壁上有槽,可以安放木制的“腰栓”,加强门的防御力。即便有“乱汉”进入宅院,也很难攻破。②很多宅院的房顶都是相通的,一家遭袭,别家可以从房顶支援。还可以将敌人堵在院内,从房顶向下扔石头。

古民居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仍非常坚固,但可用空间十分狭小,且石质阴冷,冬天室内气温很低。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对住房的需求。但古民居均为石质建筑,难以拆除、改建。改革开放以来,前王庄村民陆续从古民居搬出,于旧村东部兴建了新村,其建筑一般是新式砖制平顶房,宽敞明亮。目前,前王庄村1600多人中只有100多位平均年龄80岁以上的老人居住在古民居内。

文物普查过程中意外发现该古民居后,《齐鲁晚报》于2014年4月30日以《菏泽文物普查意外发现明清古村落》为题对其进行了报道;[1]第二天,山东卫视齐鲁频道《每日新闻》节目对“巨野发现明清古村落”一事进行了报道,并将前王庄村作为假期可去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推介。随后,山河网、世界王氏网、新华网山东频道、齐鲁网等网络媒体对前王庄村进行了转载或报道,随即引起了一些摄影爱好者、骑行爱好者的注意,5、6月间,先后有来自菏泽、济宁、济南等地的多拨游客对前王庄村进行了探访。5月末,巨野县人民政府正式将前王庄古民居列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其举行了授牌仪式。7 月5日,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鲁西南生态城镇化研究中心对前王庄村进行了调查,对前王庄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生态现状、居民经济和生活状态、新旧村落关系等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核桃园镇党委、政府,就生态城镇化建设、产业经济转型、旅游开发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笔者也曾参与其中。7月21日,菏泽学院派出学生通讯社7名志愿者进驻前王庄村,开展主题为《城镇化进程中现存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调研山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持续20多天,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内容涉及古民居的居住人员、现状、保护情况及开发情况等。

古民居的被发现和认定、当地政府和研究人员的介入,使得前王庄村很可能成为核桃园镇下一步旅游开发项目中的重要一环。而前王庄村的旅游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又和其自然生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前王庄村自然生态现状

前王庄村自然生态曾一度因其产业结构而被过度破坏,但随着生态山东建设的推进,核桃园镇正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向生态旅游产业倾斜转化。这种转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前王庄村自然生态的未来走向。

改革开放以来,核桃园镇一度成为巨野县所有乡镇中的经济强镇,同时也是污染强镇。在该镇早期版本的简介中,概括全镇八大主导产业为山石开采、石子粉碎、石灰煅烧、石雕石刻、水泥制造、建筑陶瓷、蔬菜、手工艺,今天的巨野县政府网站上,对核桃园镇的介绍中也有如下字句:“核桃园镇山石资源比较丰富,围绕地方优势的项目有济南山水集团总投资4亿元200万吨水泥生产线,有菏泽凤凰山水泥有限公司和枣庄顺兴集团总投资2亿元的水泥生产线。”[2]

在创造了经济利益的同时,山石开采、石子粉碎、石灰煅烧、水泥制造等产业曾给核桃园镇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巨大的破坏。在核桃园镇,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是坑洼不平的,晴天时,路上尘土漫天,无法看清前进的方向,雨天时,路上积水泥泞,无法辨认前面的道路。这是因为在核桃园镇,路上行驶的车辆大部分都是运输石灰或山石的大货车,刚刚修好的标准公路,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它们碾压破坏,核桃园中心街的一条路因为频繁修建,不断增高路基,路面已经高出两旁建筑地面一米左右。山石开采、石子粉碎、石灰煅烧和水泥制造等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气和粉尘,据当地政府官员介绍,2001年至2007年间,核桃园镇因粉碎石子、生产石灰、水泥而形成了严重的雾霾,无风的晴天天气,有时竟然无法看清马路对面的建筑。前王庄村位于核桃园镇东部偏北,靠近鲜白山,和镇内其他村子一样,也有丰富的山石资源,其村庄周围散布着多处石灰窑,仍然以相对老旧的工艺进行生产,排放着大量的粉尘和废气。

前王庄村自然生态的未来并不乐观,但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内,应该会迎来一次较大程度的改善。自2007年以来,核桃园镇一直注意加强整改,特别是2013年生态山东建设开展以来,镇政府下力关停污染严重的石灰窑和采石场,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有根本好转,不少石灰窑和采石场仍在运营。核桃园镇将于2015年强制关停所有污染企业,注重旅游开发,将镇内原有旅游资源金山、付庙古民居与刚刚确立的前王庄古民居连在一起,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如果这一强力措施得到贯彻实行,将会给前王庄村的自然生态带来较大改观。

三、前王庄村乡村新生态建设展望

位处自然与文化生态双重节点的前王庄村及其上级行政区划核桃园镇需要一场正确应对,以避免重大变革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及失衡,并将其乡村新生态引导向一个新的稳定形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前王庄村自然与文化生态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虽然旧有的生态系统仍未消亡,新的生态系统却正在形成,我们可以称之为“乡村新生态”。

所谓“乡村新生态”,是指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经济与社会变革之后,大多数地区的乡村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已经足以构成对原有生态系统的革新。从自然生态角度说,当前乡村在作物种植、局部气候与地理、动植物分布、居住条件、垃圾处理等方面都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不同,已经足以构成新的自然生态系统;从文化生态角度说,当前乡村社会在耕种协作方式、庆吊礼仪往来、文化信息资讯、日常生活方式等文化生态中的环境要素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使得文化生态中的上层产品如建筑形式、村落布局、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也随之变化。

对于前王庄村来说,其现存生态系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要素:其一是作为旧有文化生态的载体及其主要产物的明清古民居;其二则是作为现有自然生态中破坏性因素的道路破坏与空气污染。乡村新生态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对这二者进行改造和重建。

明清古民居作为旧有文化生态的载体及主要产物,已经基本丧失其生命力,再无创新的可能。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目前居住在古民居里的基本都是该村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曾继承了前王庄村旧有的文化生态,却无法将其传承下去。换句话说,旧有文化生态已经丧失了其作为生态系统的活力。至今仍生活在其中一座古民居中的王解氏老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她已经80多岁,和她的一位妯娌生活在整个古民居群中最高大恢弘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院落内,妯娌之间还保持着旧式妯娌之间的亲近与疏离,她穿着蓝布对襟衣服,裹着小脚,戴着头巾,待人接物热情而不失礼节,我们前去拜访时,她使用“喝水吗”、“再坐一会吧”等寒暄和应对词句和我们谈话,详细为我们介绍院内或废弃或仍在使用的石舂、纺车、磨盘、石台等各种生活用品,她还使用大量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基本弃之不用的名词如“腰栓”、“乱汉”等来描述古民居的历史和功能。以王解氏为代表的一批老人,与现代生活是格格不入,他们代表了前王庄村古民居旧有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不断变迁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面前,他们并没有随之改变,但前王庄村其他居民早已发生了变化,他们迁出古民居、建设新家园的同时,也构建了属于他们的生存状态、人际关系、日常用语和生活习惯等,而这些新的文化生态要素,已经在前王庄新村方位内发挥作用,并建立起新的文化生态系统。

当古民居被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时,原来它所承载的旧文化生态中的各要素将被重新评估和选择,评估和选择的标准则是作为旅游景点的古民居在进行现代化旅游开发和运作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就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看,无非是作为观光对象、体验场所和表演舞台。但无论如何,都将丧失其作为生态要素的适应性和活力。在进行建设时,可以选出一部分民居,进行适当整修改造,在不破坏其原有面貌的前提下维持其日常运作,为游客提供旧有文化生态系统的场景模拟和麦当劳式改造,[3]另一部分则任由老人们居住,以最大可能地照顾到新旧两种文化生态的需要。

而作为当前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威胁因素的道路破坏和空气污染,将成为下一步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对象。实际上,道路破坏和空气污染是自然生态建设的重要敌人,核桃园镇已经在大规模整修道路,并逐年减少山石、石灰、水泥等产业在全镇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还下定决心在2015年彻底关停高污染企业。这是人对其居住环境的适应性改造,这种适应性改造和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些动植物对环境的改造非常相似,只不过人类的改造更加主动,也更有针对性。

四、前王庄乡村新生态建设的对策

乡村新生态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村民自觉和政府建设两方面的力量,而在乡村新生态建设过程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人自身。当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无论这种破坏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发生的,人都会积极主动地改变环境,改造生态系统中的有害因素,使生活于其中的自身能够更加舒适和自由。马永庆先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以人为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生态文明建设旨在维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4]

第二,坚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按照优先次序排成阶梯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如果我们将抽象的人放到他所处的具体历史和地理条件当中去,那么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外部条件,无疑应该是好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一个健康、熟悉、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为人提供满足身心健康所需的物资条件和文化环境。对于前王庄村乡村新生态来说,能够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生态应该既能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代价与文化丧失降至最低。

第三,应随时留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三者的平衡。无论自然和文化生态,都是一个系统,由系统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具备某种功能,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说,首先生态系统应具备多样性,保持不同的物种或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尊重其特殊性,不因其偏僻、少见、无用而加以贬斥;另外,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还应该是稳定的,物质、能量、信息能够通过该系统进行传播,在运动和发展中保持其稳定性;最后,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在面对威胁和挑战时,能够变化、毁灭乃至再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和环境适应性。

前王庄村因其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现状而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在即将进行的生态建设中,因失去其特殊历史环境而丧失生命力的旧有文化生态标志性要素:明清古民居将在旅游开发中以另一种形式重现,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产品为当前文化生态服务,如同化石虽丧失生命,却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现有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终将被更加注重永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所取代。古民居可以焕发新篇章,现代产业却已成新生态的绊脚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或许没有绝对的“有益”或“有害”,只看其是否能够为人所用,实现自然与文化生态的多样化发展,为满足人的需求提供一个稳定而富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注释:

①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巨野人徐鸿儒以白莲教支派闻香教起义;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黄河决口曹县荆隆口,次年决曹家口;明崇祯、清顺治年间,菏泽又有李化黥领导的榆园军起义,其影响波及郓城、城武、巨野、曹县、范县、观城、朝城等周边地区。明末清初菏泽一带曾出现大量流民、灾民、乱民的史实可以证实前王庄村的建村故事。

②“腰栓”指该村石质建筑中用以顶住房门腰部的粗木棍;“乱汉”指流离失所而参与暴力动乱的流民。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菏泽文物普查意外发现明清古村落[N].齐鲁晚报,2014-04-30(A95).

(责任编辑:王佩)

[2]巨野县人民政府.核桃园镇简介[EB/OL].http://www.juye.gov.cn/classlist.asp classid =218.2014/08/24.

[3]刘志扬,更登蹉.民族旅游及其麦当劳化:白马藏族村寨旅游的个案研究[J].文化遗产,2012(4) : 53-61.

[4]马永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56(6) : 73-78.

Double Nodes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Ecology——A Case of Research of New Rural Ecology in Qianwangzhuang

PENG Guo-Lia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Abstract:The village of Qianwangzhuang,in Hetaoyuan of Juye County,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visitors from governments,media,tourist agencies and research departments since its ancient hous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discovered in a survey of cultural relics in 2014.Influenced by both visitors and the locals,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cology in the village is now at an important node,facing a significant revolution.It will be the key poi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ecology in Qianwangzhuang to stick to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human-orient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are the various needs of local people,and lay emphasis on the balance among ecosystem’s diversity,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Key words:ancient hous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ew rural ecology; human-oriented; needs

作者简介:彭国良(1980-),男,山东菏泽人,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与环境问题。

基金项目:菏泽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项目(XY13SK06)

收稿日期:* 2015-02-06

文章编号:1673-2103(2015) 04-0046-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58

猜你喜欢
需求以人为本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