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隐形人

2015-03-29 00:57赵倩
当代工人(B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表现型锋芒父子

不做隐形人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前一阵子我报考了一个培训班,午休时间我正在看书,同事走过来问我“干什么呢”。他其实是挺正常的语气,但我坐立不安很久。我怕同事知道我在偷偷努力,怕他们会不高兴,甚至会排挤我。如果我是一个隐形人,那该多好啊……

赵倩

韦学亮 心理咨询师

哇,隐形人!创意不错,可代价也不小。我更喜欢哈利·波特的隐身衣,想安静学习、充电时穿上,想和同事交流谈心时脱下来,这才是你最想要的隐身效果吧!

不过,其实职场隐形人的数量可能远远多于你的想象。简单划分,这些隐形人有以下三类:内向型、谨慎型和拙于表现型。

第一类内向型的人大多不善言谈,过于在乎别人的反应。要么以为他人就是地狱,怕人记仇;要么就是表达能力缺乏,沟通成问题。第二类谨慎型的人深谙办公室政治,懂得韬光养晦,不轻易显露锋芒。他们看问题比较深远,对今后的发展有着全局观念。他们隐身,是以这种谋略避免自己卷入办公室风云之中,巧妙地避免了自我伤害。第三类拙于表现型的人不一定是没有才华,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与周围同事关系一般,也不善于包装炒作自己。他们做的努力常常不会被别人知道,最后成为众人眼中无足轻重的隐形人。

对于第一类内向型人,我建议改变的主要方法是要提高其沟通能力。多和同事交流,多向资深的同事请教,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在职场里刷刷存在感。因为勤于沟通,上司会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同事会从中得到满足,从而有益于个人发展。

对于第二类谨慎型人,作为职场上的聪明人,一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但同时也得明白,在关键时刻不说话,以后可能就会丧失更多说话的机会。所以,平时掩着锋芒,但该露时也别藏着掖着。

对于第三类拙于表现型的人,我只能劝他:一味埋头工作,在这个速成的时代,效果自然是不明显的,成绩和优点也是很容易被埋没的。要知道,明察秋毫的上司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要学会在恰当的时间自我表现,建议多读书多看报,还有各种职场影视剧。赵倩,上面说了这么多,你对照一下自己应该属于哪种类型?

还有一点,来信中能看出你对同事的话很在意,对方随口一言会让你琢磨半天。这在心理学上,就是对自我评价不清晰的表现。自我评价,即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和评价,就容易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

寓言故事父子二人与驴的故事,想必你听过。路人的每一次评价,都会导致父子二人的行为改变,这正说明他们对事件本身没有自己的立场。在我看来,如果你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追求上进的心理,认可自己读书学习的行为,那么你就不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孤立和排挤,你就会有勇气向别人展示你的上进心,获得别人的赞赏和尊重。

猜你喜欢
表现型锋芒父子
击剑:优雅的锋芒
为你,我愿意藏起锋芒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天下仁和初露直销锋芒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