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聚合与深度交互耦合下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研究

2015-03-29 00:57潘宏亮
关键词:科隆创新能力资源

潘宏亮

(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科技型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跃迁的主力军,是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有效载体;持续不断地提高其创新能力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强国的关键,也是带动产业升级和完善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的“再工业化”政策吸引中高端制造业回流,低收入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科技型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必将面临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双重”挤压。促进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将有助于其在全球价值链下突破国际代工窘境,避免“伪升级命运”,也有助于我国企业破解生存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同质化等问题。故而,如何促进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学界、业界和政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资源基础论认为,资源尤其是创新性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跃迁的基础。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使得大多科技型企业难以依靠自身资源进行创新活动。聚合内外部创新要素,弥补创新资源缺口成为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的关键因素。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过程是动态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技术学习、组织变革、联盟合作、创新网络构建等深度交互方式,通过对企业内部知识和能力进行“开发”与对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探索”之间求得平衡,才能实现“创新能力跃迁”的自我强化动态机制。为此,从资源聚合、深度交互的角度研究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的演化机理,有助于弥补科技型企业创新资源缺口、消除核心能力刚性,实现持续动态创新。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构建

本部分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对资源聚合、深度交互和创新能力这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综述,随后提出资源聚合、深度交互耦合作用下创新能力跃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资源聚合、深度交互和创新能力跃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资源聚合的研究述评

资源基础观回答了为什么行业内企业间利润呈现出差异性[1],强调具有VRIN特征的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攫取经济租金的基础[2]。Newbert认为,具备价值性和稀缺性特征的创新资源可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创新绩效[3]。如何高效地进行内外部资源聚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成了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4]。在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外部创新资源。目前,学术界分别从战略联盟、R&D联盟、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创新网络等视角研究了资源聚合维度划分、聚合方式、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关系等等[5]。董保宝等将资源聚合划分为创新资源识别、获取、配置和开发四个维度,企业可通过高效协调和部署内外部创新资源来创造新产品[6]。

(二)深度交互的研究述评

企业深度交互过程是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各种动态能力的集合体,由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能力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组织柔性能力和技术战略能力四维度[7]。随着能力观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许多内涵相近的概念,诸如核心能力[8]、吸收能力[9]、整合能力[10]、动态能力[11]等众多能力词语表达,但其本质都是应对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整合以及重新组合各种创新要素能力。学界普遍认为动态能力能有效运用资源,并使资源产生相互作用,以产生新的能力,提升并维系企业竞争优势。目前,学界对动态能力研究成果包括其属性、划分维度、组织结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绩效等[12],并将动态能力研究拓展到新产品开发[13]和国际化[14]方面。梳理文献可知,因深度交互的无限循环问题,现阶段研究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研究层次,缺乏系统、深入的可操作性研究。

(三)创新能力的研究述评

学界对创新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相关政策主张也富有见地,对企业、产业、国家层面创新能力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从技术中获利的新策略》中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并认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建立开放式创新模式,将内外部技术高效整合以提高创新效率[15]。所谓创新能力是一个与企业创新战略密切相关的能力集,最终体现在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之间的藕合状态及其由此决定的企业整体绩效表现[16]。学界、政界对创新能力构成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国家统计局自主创新能力(2005)、中国人民大学自主创新能力(2008)等几个较著名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而创新能力测度方法主要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的非等权权重加总法,中国人民大学的等权权重加总法,夏志勇、林聃、何林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定权聚类法[17],等等。

(四)资源聚合、深度交互耦合作用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的理论分析框架

上述研究文献对本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重大启发,但目前国内外文献研究多集中在资源整合、动态能力及企业竞争优势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两个方面的关系探究,很少有学者将资源聚合、深度交互与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18]。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外部充满着诸多机会和威胁,如何应对突变性、跃迁性、非连续性和难以预测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革新,快速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是学界、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和非线性的技术革新。深度交互可帮助科技型企业形成良好的组织结构优化能力、内外部配置与整合能力、网络构建与维系能力、战略联盟性路径结盟能力,进而帮助企业在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摆脱路径依赖产生的“核心能力刚性”和组织结构惯性,也可以为渐进式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活动进行合理分配资源,对资源聚合过程不断地进行渐进改进和剧烈重构。在外界技术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科技型企业现有的资源难以满足创新能力跃迁需要,资源聚合理念可以促使企业寻找、撬动多方资源,特别是新的技术资源来适应动态变化环境。深度交互可以避免资源聚合过程中对新资源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利用效率降低的情况,实现企业创新战略路径的非线性跃迁和创新能力持续的演化。基于上述命题分析,本研究运用“资源——能力——绩效”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深入研究从资源聚合到深度交互以及二者耦合作用下的创新能力跃迁、再从创新能力到获取竞争力整个链条的内在关联和实现机制。这既是本研究的命题,也是本研究工作的重心,即如何有效聚合企业内外部资源,通过深度交互方式推动创新能力跃迁,并最终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鉴于现有文献研究不足,加之本研究课题在现象上的典型性、过程复杂性、目的新颖性的特点,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河南科隆集团为案例进行研究。作为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有助于捕捉和追踪管理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新问题,有助于凝练科学规律的单一案例深度纵向分析的研究方法[19]。值得强调的是,本研究以河南科隆集团作为案例的原因有四:首先,从2010年至今,科隆集团拥有全球遥遥领先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和高性能二次电池、电源系统研发与生产基地,极具行业代表性;其次,河南科隆集团成长过程从2000年至今虽然较为短暂,但在其成长过程中,企业已经历了多个极为鲜明的不同阶段,各个成长阶段的特征、问题出现及解决方式丰富且生动有趣,成长过程中的历史数据较为完整;再次,科隆集团创新能力跃迁及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得益于资源聚合和深度交互过程。最后,作者利用各种机会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真实、准确、客观、直接的资料。

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研、公司内部资料以及公开信息获取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作者团队对科隆集团各个部门进行了面对面、非结构化的访谈,整理了近10万字的文字记录;为了对本研究假设进行不断的验证和修正,作者对科隆集团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多次访谈,以使本案例的研究结论具有更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二,自2013年至今,作者团队一直跟踪参与科隆集团的产品开发,积极参加科隆集团技术研发项目申请、新产品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会议,并与科隆集团高级副总裁或项目研发负责人之一李国乾多次接触,对科隆集团创新有着深刻认识;第三,作者还对科隆集团的中高层进行了大量访谈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还搜集了大量的科隆集团内部未公开的创新管理资料;第四,关注科隆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公开报道等形式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媒介对科隆集团业务的报导以及企业高层领导的讲话等。

农业技术的推广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才能生产出质量更高的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

(一)案例简介

目前,科隆集团拥有8000余名员工;中高级技术研发人员占30%以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7人。近年来,科隆集团先后承接国家“863”、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专项项目50余项,获得40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15项科技进步奖,主持参与制定11项国家标准和军标标准,在细分市场中处于领导地位。科隆集团先后获得了国家大型高科技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重大专项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化示范企业、国家级电源产业园骨干企业、河南省百户重点工业化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在“科隆兴科技、科技兴科隆”发展理念指导下,科隆集团已成为拥有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和高性能二次电池、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制冷配套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大型输送及石化装备重点产业化制造基地三大产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二)具体发展历程

科隆集团是一个以“以科隆兴科技、科技兴科隆”为发展理念,以“顾客满意”为唯一追求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科隆集团下辖新能源产业、制冷系统、大型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按照其创新能力演化历程,基于其发展的关键事件和转折点,将其创新能力跃迁划分为追赶、跨越和领跑三个阶段。

1.创新能力追赶

1993—2000年为科隆集团创新能力追赶时期,产品的销售额和国内市场占有率飞速上升。1993年,新乡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当时科隆创新资源缺乏、创新实力较弱,知名度较低,难以与知名度较高的美国ITM公司等跨国公司合作以获取外部创新资源,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能力。当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获取资源,加速企业成长。科隆集团认为应当通过依靠自身力量,学习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管理经验,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能力赶超。为此,1994年初,科隆在“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搞研发、三流企业造产品”的战略理念指引下,不断地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主打产品质量,培育出企业独一无二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创新能力追赶和核心技术领先。在新产品的技术研发上,由集团一把手程清丰任组长,利用内部资源撬动、吸纳外部创新要素,迅速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并作为企业的核心机构,建成并投入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为此后“两器”(即无氟蒸发器、冷凝器)的研发、中试、商业化等提供了创新平台。1995年在国内最早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无氟高效蒸发器、冷凝器,通过了国家部级鉴定(当时全国唯一),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推动了我国冰箱行业无氟替代的进程。1996年,科隆集团又投入6000万元研发费用,对“两器”技术进行升级改造。1997年,科隆集团又率先在全行业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随着企业产品质量、性能的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换来的是更多顾客的忠诚度提升,为此,科隆集团的新产品首先在新飞集团得到应用。接着,又赢得了海尔、海信、美菱、荣事达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的关注。到2000年年底,科隆集团的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余万台,年销售收入超过1.1亿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无氟高效蒸发器、冷凝器生产企业。至此,科隆集团已实现了规模由小到大、研发能力由弱到强、技术水准由低科技含量向高含量的转变,实现了企业快速发展的第一次跨越。

2.创新能力跨越

2001—2009年为科隆集团创新能力跨越时期。在确定发展的主攻方向后,通过与世界500强初步合作,加快了自身发展和壮大的步伐,实现了市场向国际化迈进。随着科隆集团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的提高,科隆集团逐步将企业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在与科隆合作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多数企业已逐渐成为科隆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随着消费者对冰箱容积及制冷要求的提高,双开门、多开门等豪华风冷无霜冰箱正日益占据冰箱市场的主导地位,普通的丝管式冷凝器已经难以满足冰箱及散热器行业发展的需求。科隆集团立足集团产业发展战略,依据用户需求和集团产品研发战略,迅速组建旋翅类旋翅冷凝器项目研发团队,发挥技术研发团队的创造性,在短短六个月内通过实施开放式研发、高端对接、专利对抗策略等方式,研发成功了旋翅和全新的类旋翅冷凝器产品,并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在制冷行业获得领先后,企业高层领导认真分析企业内外部生存环境,认为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日益枯竭,新能源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为此,科隆集团抓住机遇,进军新兴能源产业,于2001年12月,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球镍)生产技术,并快速实现了规模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品牌对我国市场的长期垄断。该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也获得了众多跨国公司的青睐。2006年,科隆集团成为国家“863计划”中唯一承担“镍氢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项目的企业;2008年,科隆集团利用国际专利技术最优的模组串并联结构,采用高效快捷内外翅片散热结构设计(热管理)金属壳、大间距立体散热通道,为南车资阳研制出中国首台油电混合动力机车配套的动力电源系统。该电源系统科隆集团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实施全系统创新设计,具有维护便捷、低成本、容量足的优良性能。这些成果的取得均标志着科隆集团创新能力实现了全面的跨越。

3.创新能力领跑

进入2010年以来,科隆集团创新能力在行业内实现从跨越向领跑转变。科隆集团在创新理念、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上,逐步走向国家化,实现与国际企业接轨,实现成为世界级企业目标。首先,科隆集团将目光投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多年研发,现已申请注册专利12项,形成了成熟的电源管理系统方案。2010年10月,科隆纯电动客车加盟新乡市公交公司并投入运营。该客车采用全数字化车辆电控系统,以电池为动力源,以电动机为电力装置,据有耐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特征,推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该公司推出纯电动客车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涵盖电池、轮胎、曲轴等十大类近百个品种也迅速发展壮大。其次,2012年6月24日,具有重量轻、析气量少、容量大等特征的太行牌蓄电池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成功提供全套能源保障;同时,该型号电池也为“运-20”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提供能源保障。最后,2012年初,以满足当今物流快速发展对传送机需求为出发点,以节能环保、低碳高效为着力点,科隆集团成立大输送量新型气垫带式输送机公关小组。历经两年,科隆集团成功研制出国内最大节能环保大运量智能型气垫带式输送机,解决了节能环保大输送量输送技术难题,满足了港口、矿山、电力、煤炭等诸多行业对节能环保型大输送量起点带式输送机的迫切需求,同时该产品产业关联性强,随着产品的产业化,必将带动胶带、风机、钢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三)资源聚合、深度交互对科隆集团创新能力跃迁的作用机理

从科隆集团发展历程看,在其创新能力跃迁的各个阶段都有资源聚合和深度交互过程,正是这些资源和能力推动了科隆集团的跨越式发展。科隆集团创新能力跃迁来源于资源整合和深度交互过程,最终形成开放性、协同性、持续性的创新战略思维,保证了科隆集团在新能源产业、大型装备产业、制冷配套产业能够时刻感知市场需求变化,时刻敏捷地吸附、集纳市场上创新技术并予以赶超,并在企业拥有创新平台上反复予以“整合”与“迭代”,从而迅速超越同类竞争产品,引导战略性新兴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制冷系统与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创新能力追赶阶段

在制冷技术的萌芽期,我国电冰箱市场正处于繁荣期,很多国内厂商都开始着手进行冰箱生产。但相对于国内外竞争对手来说,科隆集团此时刚刚转型不久,在研发实力和科技创新人员配备上都相对比较薄弱,很容易和国内其他代工企业一样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形成锁定效应,难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成为市场跟随者。通过对外部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机会识别,科隆集团确立了研发至上的战略思维,意识到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于创新,坚持以自主研发、敢于创新的理念开始了企业研发能力追赶的发展历程。因科隆集团当时难以获得外部创新资源,企业依靠创业者的社会网络聚合资源,专门设立了“中央研究院”来聚集企业内部创新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创新要素,形成各个部门业务协同以把握制冷行业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并积极主动探寻与外部供应商、分销商、竞争对手合作。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家网络聚合外部资源,在聚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基础上,企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环境洞察能力和变革更新能力,通过对“两器”技术升级改造,推出了第二代冷凝技术。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新的、优质的、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谁就是市场竞争的胜利者,科隆集团出于对企业发展全局和顾客至上的认知,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各种创新要素提高企业的柔性,在全国广设办事处,构建起范围广、功能强大的产品服务网络,以最快速度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进而适应动态环境变化。

2.在创新能力跨越阶段

随着企业面临的产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科隆集团跨越集团领导者的个人关系网络,参与到产业分工当中,从合作中探寻先进互补技术、信息、知识的支持,逐渐嵌入到该行业所属的产业网络当中,以吸纳、聚合创新资源。首先,随着顾客对产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科隆集团组建旋翅类旋翅冷凝器项目研发团队,运用开放式创新思维,打破企业边界撬动外部创新资源,实施“内部搞活、外部开放”的开放式研发策略,获取企业边界之外的资源以激活企业内部冗余资源,并对获取的外部资源加以消化吸收,形成科隆集团创新价值观并上升到战略高度,这样便形成了战略—组织—资源三协同,支撑创新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在保持原有的环境洞察力和变革更新能力的同时,科隆集团通过与高等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发展了组织柔性能力,激活了组织内部冗余资源,捕捉市场机会。首先,围绕产品研发难题和顾客需求,将科隆研发中心划分为多个研发实验室,促使研发责任清晰明确,提高了研发的针对性;其次,在每个研发实验室,设立专业的研发管理人员,对新产品研发项目的立项、进度、专利申请与商业化等负责跟踪,以提高研发效率;最后,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创新研发、研发成果初试、研发产品产业化,在三个阶段分别给予研发团队奖励,调动企业研发人员在技术研发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创新要素效率,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跃迁的演化。

科隆集团通过与产业内相关主体合作,突破个人网络资源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商业交换合作关系,提升研发、生产、管理等微笑曲线的各方面实力与能力的攀升,累积知识加快企业成长,强化发展的动力。集团成立了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筑巢引智,解决创新人才匮乏现象;同时,科隆集团重视协同创新,围绕企业创新能力跨越中新问题,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先后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船重工702研究所等院所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以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优势互补为前提,在创新的过程中实行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准则,实现了战略、组织、资源协同,从而聚合了大量优质资源。

3.在创新能力领跑阶段

企业要想对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必然要求在不同组织层次、不同创新要素之间做好总体性、全局性规划,必然要求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不断为客户提供升级换代而又个性化的新产品和周到体贴的服务,形成各个层次创新要素耦合和面向顾客价值链协同赢得创新能力跃迁式的整体放大效应。良好的技术柔性能力促使科隆集团成功地将其技术向全球市场扩散,保障了创新能力在细分市场的遥遥领先和新兴技术的成功产业化。目前,科隆集团已经融入了国际市场,开始了国际化市场战略,形成了“链式”以及“网络式”的跨组织、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协同,整合国内、国际资源,打造本土创新特色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生产、营销、品牌塑造体系,促进叠加式网络结点的契合以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进而提高知识创新速度、效率,降低创新成本风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在国际化浪潮中,科隆集团凭借丰富的创新资源累积,贯彻“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调研一代”的研发战略,积极主动地寻求创新资源网络管理,企业知识资源和能力累积变得更为迅速。科隆集团围绕顾客需求,在新能源产业、制冷系统、大型装备制造三大行业采取自主研发为主、联合开发为辅的新产品研发模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从产品策划、设计输入、输出验证到确认、试验、鉴定全过程,以创新平台为基础,以研发委员会为主题,设立科研专业管理人员,形成完整的、无缝对接的科技研发体系。为此,科隆集团基于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逐步构建了叠加创新资源聚合网络,企业经营方向明确,合作相对稳定,创新能力强并引导行业标准制定,进而形成了稳定的共享收益。

四、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一)研究发现

综上分析,我们发现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资源聚合、深度交互过程形成的对竞争对手创新战略的理解能力、产业技术发展的洞察能力、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等系统能力集。企业创新能力跃迁是指企业从简单仿制生产能力到创造性模仿能力,再到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形成不断创新的演化轨迹,也是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被锁定向高端攀升的过程,是技术能力和知识存量不断升值和累积的过程。对科技型企业来讲,创新能力跃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有价值性和独特性创新资源的获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自身资源累积方式获取先进技术要花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若企业自我研发,失败成本也是极为高昂的,特别是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企业市场风险则更高。当然,企业可以通过人际关系信任来破解企业自身资源匮乏,减少合作中机会主义成本和风险。建立共赢关系下的交换关系、情感关系和文化关系将是企业成功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方式。超强的组织学习能力是提高创新要素聚合的重要法宝,对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但是组织学习过程还会对组织规定和企业管理者权威带来挑战,诸如发散式思维、多样性观点和对组织结构、惯例的不同看法等等。为此,企业通过深度交互过程中变革更新能力、组织柔性能力等方式保障资源聚合来源、资源聚合效率,进而促进创新能力跃迁。

(二)研究结论

通过对科隆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展示了资源聚合、深度交互促进创新能力跃迁的演化过程。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丰富了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内涵和研究思路,促进了该前沿研究发展;其次,研究了当代技术快速革新背景下,资源基础、深度交互与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跃迁关系,这对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对面临欧美“再工业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于缺乏创新资源的科技型企业而言,如何在缺乏创新资源情况下,依据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选择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增强深度交互频率,增强战略—组织—资源协同性,提高对环境洞察能力、组织和技术柔性能力,形成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实现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的匹配,解决核心技术空心化,该研究结论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

虽然本案例研究严格遵循了案例研究的方法论,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效度与信度问题,有效地弥补了大规模统计抽样方法无法很好地反映企业发生纵向性变革的缺陷,但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仍然存在。尽量本研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案例——科隆集团,但案例研究中样本规模小,缺乏科学归纳基础,缺乏多案例的复制和比较。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需要进一步的跨案例研究,并考虑其他的战略新兴技术产业,以证实研究结论的一般性意义。

[1]Zott,C.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ra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97-125.

[2]Barney,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0):1231-1241.

[3]Newbert,S.L.Value,rareness,competitive advantage,and performance:A conceptual-level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9(7):745-768.

[4]Armstrong,C.E.,& Shimizu,K.A review of approaches to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7,33(6):959-986.

[5]王文寅,菅宇环.社会网络、资源整合及技术创新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2013(11):39-43.

[6]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3):92-101.

[7]Barreto,I.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1):256-280.

[8]Prahalad,C.K.,& Hamel,G.The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6):79-91.

[9]Cohen,W.,& Levinthal,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e152.

[10]Kogut,B.,Zander,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3):383–397.

[11]Teece,D.J.,Pisano,G.,& 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e533.

[12]Prange,C.,&Verdier,S.Dynamic capabilities,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1,46(1):126-133.

[13]Deeds,D.L.,Decarolis,D.,& Coombs,J.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high technology venture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new biotechnology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3):211-229.

[14]Griffith,D.A.,& Harvey,M.G.A resource perspective of global dynamic capabilit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1,32(3):597-606.

[15]Chesbrough 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16]魏江,徐庆瑞.企业创新憾力的概合、结构、度量与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1995,13(5):50-55.

[17]夏志勇,林聃,何林.中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测度与分析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3):619-625.

[18]汪秀婷,程斌武.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J].科研管理,2014,35(4):44-50.

[19]Eisenhardt,K.M.Graebner,M.E.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25-32.

猜你喜欢
科隆创新能力资源
广东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科隆蛋扣件力学特性分析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资源回收
不睬无理抗议,科隆大办“中国节”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