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2015-03-30 00:29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站点课件

经验交流

推进基层平台建设 开启远教“网络直通车”

云南省文山州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到群众家门口,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建设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开启远教“网络直通车”,切实打通联系和服务边疆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高度重视,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原则,由州委组织部牵头,协同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州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等部门共同推进。州委办下发《关于巩固提升“农事e网通”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文山州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建设方案》等文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综合平台建设工作。

督促协调,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运行体系。

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统筹规划、组织纪检部门牵头抓总、政务管理机关业务指导、电子政务部门技术维护、相关业务部门放权审批、乡(镇)村(社)两级主抓落实”的运行机制,确保2015年年底全州8县(市)104个乡(镇、街道)960个行政村(社区)通宽带光纤,为建成网络综合服务系统提供基础网络保障。

优化设置,建立高效畅通便捷办公系统。连接综合服务平台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系统,实现“党务+政务”融合服务。州级统一建设云平台(数据交换库),解决州与县(市)、各县(市)之间、各级各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问题,达到“平台软件统一、办理事项统一、办事流程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目标,打造服务高效、运行规范的综合服务平台。

科学建设,确保平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作为全省整州推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试点州,文山州确定两年内“小步快跑”,建设完成覆盖“州、县、乡、村、组”五级为民服务体系,为全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积累试点经验。2014年年底,完成全州960个村(社区)中690个村级站点建设,实现全州70%覆盖;2015年年底,完成全州所有村级站点建设,最终实现100%全覆盖,将为民服务“直通车”开到群众家门口。

规范制度,畅通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流程。文山州下放行政审批权,简化审批流程,从法律层面解决办理事项权限下放问题,按照“保底不封顶”原则将组织、计生等部门32个项目纳入系统办理,杜绝体外循环。通过推行“窗口+代办+上门”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让基层干部群众“进一家门、办多项事”,确保为民服务“一竿子插到底”。

(罗锡锋)

远教先行 打造留守儿童寒假乐园

江西省瑞金市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远教关爱对象,利用远教网络丰富便捷的特点,努力打造留守儿童的寒假乐园,使远教触角延伸到农村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建设“游乐场”,还原寒假“原滋味”。以发挥儿童天性为原则,利用远教站点精心安排“娱乐节目”,努力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身心放松、开心快乐的寒假。一是定时播放少儿节目。根据各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留守儿童喜好,选择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动画片、儿童剧等少儿节目,定时播放。二是定期组织游戏娱乐。每周组织驻村“三送”干部、乡镇驻村干部及党员志愿者带领留守儿童做游戏,开展简单的素质拓展训练,在游戏中锻炼留守儿童的逆向思维与团队合作、社会交往能力。

开设“微讲堂”,均衡提升“德智体”。由瑞金市的驻村“三送”干部及党员志愿者组成“讲师团”,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留守儿童提升道德品质的第二课堂,弥补农村家庭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教育缺失。一是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四个模块,分别开设“微讲堂”,通过讲故事、看节目、情景表演等方式开展教育。二是开展安全意识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看管的特点,以案例分析、图片对比、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留守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安全的行为规范。

搭建“亲子桥”,着力弥补“爱缺位”。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互联网平台,为长期见不到父母的留守儿童搭建“亲子桥”。每晚19:00—21:00安排3~4名留守儿童与其外出务工并有条件上网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倾诉思念,倾听来自父母的教诲。此外,还开展“说说我的心里话”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写出平时无法说出口的心里话,加深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最大化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父爱母爱的遗憾。

(钟蓁菁)

占领掌上终端 远教走进“微时代”

今年以来,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利用“党员e信通手机+互联网”形式,开通“共产党员”公众账号,积极探索“微党课”“微点播”“微站点”“微互动”的“四微远教”,服务党员群众。

开设“微党课”。在“龙山红星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设“微党课”,向党员群众推送党的政策方针、工作动态,以及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最新实用技术等信息,党员群众只需打开微信就能随时随地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同时,党员群众还可通过回复龙山红星网直接访问“党员e信通”手机平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搜索科技致富信息。目前,微信平台已推送各类信息1200余条。

实现“微点播”。搭建了手机课件播放系统,整合远程教育上手机服务平台课件资源库资源,实现了视频课件“微点播”。党员群众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微信向订阅号发送课件名称或关键词,即可在手机上实时点播法律法规政策、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实用技能培训等相应视频课件,学习培训自主化个性化,有效满足了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

集成“微站点”。将全县478个远教站点信息集成至微信平台,党员群众向微信平台发送需查询站点名称,可直达该站点信息页面,了解站点详细信息。同时,通过微信发送自身地理位置,即可查询距离最近站点信息及导航路线,方便党员群众就近到站点参加集中学习或拷贝视频课件。微站点功能的实现,在为党员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站点提供了展示平台,通过“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微博”等方式,扩大了站点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有利于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促进“微互动”。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灵活、智能、快捷、互动性强的优势,以群众需求为第一标准,通过微信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远教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党员群众可直接发送学习建议,各站点经过调研后,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件开发,切实增强集中学习和课件制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远程教育的互动性大大加强。

(罗达陈勇)

强化引领示范 多措并举共促发展

陕西省武功县紧密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打造“3+3”教学模式,深化为民服务活动,力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扎实开展。

阵地引领,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一是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群众路线专题讲座”“百部践行群众路线好榜样电视系列片”等特色教学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强化宗旨意识,使远程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对接;二是积极开展“讲党课”“课题征询”等活动,采取定时学习、课间培训、交流发言等方式,促使参学党员群众勤思考、提问题,提升自身攻难关、促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了远教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三是组织站点管理员外出学习,交流民主管理经验,指导村级班子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畅通群众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的渠道,提高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和服务水平,使远程教育和村级班子建设有效互补。

能人引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点式领创,创建“示范型”学用联合体。在产业合作社等项目一线组织远教专家辅导团队人员积极开展“送教上门”“送课下乡”“田间课堂”等活动,进行现场教学培训,示范带动;二是块式领创,创建“整合型”学用联合体。在产业特色发展鲜明的村(社区)统筹构建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实践基地、远教入户(党员中心户)“三位一体”学用模式,通过站点引导学、基地实践学、入户自助学、中心户帮带学,使致富创业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三是链式领创,创建“实践型”学用联合体。在“一村一品”较为集中的乡镇,建设“远教+党员+农户”“远教+合作社+党员+农户”和“远教+学用标兵+党员+农户”远教创业链,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引领带动。

网络引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一是整合资源建广场。利用远教网络,整合文化共享、广播通村、干部驻村等民生工程资源,建成集宣传教育、文体活动、便民服务为一体的远教文化广场,积极开展红色影片展播、政策法规科技知识培训、文化娱乐等培训学习活动。二是开设专栏上电视。通过中央、省、市远教平台下载,县远教(电教)中心开发制作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地收集教学课件,开设《武功远教》电视栏目,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国家惠民政策。三是网络在线助教学。改版更新“武功党建”网站,增设党建新闻、时代先锋、远教课堂等专题板块,提供网络“空中课堂”服务,同时开通远教QQ群、微博,畅通交流渠道,实现无缝对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学用需求。

(刘鹏军)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站点课件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