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利用服务的移动化形式与泛在化趋势

2015-03-30 18:50屹汪
档案与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档案馆利用服务

赵 屹汪 艳

(1.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上海,200433;2.二炮档案馆,北京,100085)

信息社会进入“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时代。按照先后顺序划分,媒体分为五类:期刊、报纸、书籍等纸质平面媒体为第一媒体,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互联网为第四媒体,移动网络为第五媒体。其中,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随着新传播技术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主要是指第四媒体网络新媒体和第五媒体移动新媒体。《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化服务是传统档案利用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自3G技术将无线通信网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之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手机成为人们的媒体终端和阅读终端。这不仅对网络信息的产生、传播和获取方式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人们利用网络的习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冲击。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使用更加便捷,互动性与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极大地促进了各种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也应运而生。

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是指依托成熟的移动新媒体技术,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基础上将档案利用服务功能延伸到移动客户端,使利用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各种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以无线接入方式方便灵活地实现档案信息的查询、交流、阅览和利用的服务形式。它将是未来档案利用服务的重要乃至主要形态。

1 档案利用服务的移动化形式

1.1 短信服务

短信服务是基于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务)和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彩信服务)两种数据通信服务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查询,档案咨询服务,档案信息推送,档案信息发布等的档案利用服务形式。2006年5月,贵州省档案馆率先开通手机短信查档服务,提供馆藏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查询。

短信服务具有快速、便捷、可靠、覆盖面广等优势。用于馆藏档案信息查询,利用者只需发送想要查询的关键词至短信平台,系统后台通过自动搜索,即刻给予相应回复。不擅长利用档案的人只要会用手机短信,即可进行档案信息查询。在浙江省宁海县档案馆提供的手机短信远程查档服务中,所查内容信息涉农档案比例较高[1]。以往许多涉农人员不会查档,短信查档将档案信息送到了他们身边。

短信服务是移动通信产业一种早期的增值服务,未来不再是产业发展的热点。但是,作为一种最为简单、方便、快捷的服务形式,它会继续在档案利用服务中发挥作用,并且功能会更加强大。

1.2 WAP网站服务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以智能信息传送的方式在移动终端实现互联网和高级数据业务的引入和互操作,实质是为移动用户提供浏览网页等网络服务。2010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档案局在原有网站版系统“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基础上开发了手机版,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登录该中心WAP站点查阅现行文件及开放档案。

3G时代之后的手机都具有快速WAP无线宽带上网功能,可以获取网站信息。档案机构可以基于原有的Web档案网站体系架构和开发技术,设计和开发相应的WAP网站,将原有的Web系统中的模块移植到WAP网站,将档案利用服务网站从桌面端延伸到手机端,方便利用者的使用。

1.3 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

它们是传统媒体与手机相结合的移动增值业务。手机报是传统报纸通过短信、彩信、WAP方式为手机提供的服务;手机杂志是将类似于传统期刊的,集成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内容的读物定期发布在网上,手机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手机电子书是传统书籍的网络化、电子化形式。2013年12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在安卓平台开通电子杂志《海淀区革命历史遗迹》,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定期将海淀区22处革命历史遗迹的数据资源及相关档案向利用者推送,推动革命历史文化普及工作[2]。

档案机构可以积极寻求与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类移动应用运营商的合作,开辟相应的档案栏目,介绍馆藏档案精品、近期档案展览等。借助这些普及率较高的媒体形式,吸引潜在的利用者和参观者。

1.4 各种网络新媒体形式的移动化

随着移动化趋势的增强,博客、微博、RSS(内容聚合)、Wiki(百科全书)、SNS(社交网站)、播客等各种网络新媒体形式都呈现出移动化趋势,都有了手机版功能。以移动微博或称手机微博为例。微博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们阅读方式的重要信息传播途径。档案机构开通官方微博有助于实现以下功能:开放档案目录、档案工作消息、档案展览消息、档案宣传消息等公共信息的发布和推送;档案学术交流;与档案利用者实时互动,进一步了解利用者需求等。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局(馆)在历届“档案馆日”活动中,通过官方微博“石景山档案”与网友交流互动,一日吸引6,000余名“粉丝”关注[3],达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目前各种网络新媒体形式都提供移动版服务。档案机构利用它们开展利用服务,可以在移动时代提高档案话语权,使众多的手机用户及时得到档案信息,也使得档案信息传播媒介延展得更加广阔。

1.5 移动应用

即App,指移动应用服务及移动应用程序,也称手机应用程序或手机客户端,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设计的,在这些移动设备上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苹果手机风靡世界以来,App成为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一种主流途径,数不胜数的App软件连绵不断地涌现。

笔者曾发文介绍过NARA开发的 App[4],国内档案机构也已经有了App应用。福建省档案局(馆)开发的教育类App“福建省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针对档案专业人员,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现新型移动教学,辅助完成档案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提供的旅游类App“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将该馆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和文化景点介绍给社会公众。而武汉市档案馆的“‘武汉档案’手机档案信息及文化推送系统”开创了国内档案利用服务领域移动应用的先河。它向社会提供该馆开放解密的历史档案信息,有31万余条馆藏目录可供查询并能够查看档案原文[5]。它可称得上是我国首个由综合档案馆推出的真正的档案利用服务App。

移动应用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交互方式从容、产品服务灵活、开发成本较低、开发周期短等优势,较之计算机、WAP渠道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分析公司Flurry出具报告显示,App正在对很多行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2011年以来人们花在App上的时间已超过网页。未来档案利用服务要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具有各种功能的服务App。这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扩大档案利用服务范围和影响的必要手段,也可以极大减少档案服务障碍。在档案App开发中,应着重考虑在挖掘档案内容的基础上开发App服务,从而使得档案利用服务内容更具特点和吸引力。

1.6 移动社交

SNS(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网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交流平台,在全世界拥有上亿用户,对信息传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SNS的移动化发展极为迅速,移动社交广泛普及。移动社交包括两种含义[6]:一是SNS+Mobile,即传统SNS网站向移动终端渗透。国内主流SNS如人人网、开心网,国外如Facebook、Google+等都提供手机端应用。二是Mobile+SNS,即基于纯移动通信模式发展起来的SNS,代表是国内的微信与陌陌,国外的Foursquare等。该类移动社交用户规模正在迅猛扩大。于2011年1月推出的微信,截至2014年底用户已增至5亿人[7]。

笔者曾发文介绍过NARA通过 Foursquare服务社会的例子[8],我国档案机构通过微信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2013年9月,湖北省十堰市档案局(馆)推出手机微信查档服务,用于及时发布档案知识和该馆最新活动,查询该馆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查询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等。公众进入该馆的微信公众号,即可查询该馆21万份开放档案和现行文件的相关内容,包括1949年至1982年的开放档案目录200,940条,2010年至2013年已公开现行文件7,500份[9]。手机微信查档服务操作简便,可以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更广泛地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

1.7 移动档案馆

随着各种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形式的发展,未来档案信息发布、在线查询、在线咨询等几乎所有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功能都将有望通过移动化手机平台实现,档案利用服务将革新已有的形式,产生移动档案馆。

移动档案馆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终端,是建立在公共档案利用服务能力充分发展基础之上的、全面实现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的理想化形式。2010年,上海市档案馆提出建设“手机档案馆”并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当中。移动档案馆在转变档案利用服务方式、拓展档案利用服务路径及范围、提升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等方面具有超越传统的优越性,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档案利用服务的泛在化趋势

2.1 泛在化是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的特点

“泛在”是随移动新媒体兴起的一个流行词,含义是无处不在。移动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影子”媒体。因为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可以24小时不离身,在人们身边无处不在,让各种服务变得随时随地,用户可以随心所欲享受这些服务,从而使服务变得泛在化。

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同样具有了泛在化特点。从档案机构角度看,它不再局限于特定地域范围、物理意义上的档案馆和档案网站服务器,而是可以将不同机构、不同位置的档案信息通过四通八达的移动通信网络快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利用者触手可及的移动终端设备上;从利用者角度看,它实现了边走边用,利用碎片时间自助完成多种方式的服务;从时间上看,它是即时的和全天候的。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信息,还可以实现24小时的连续信息服务;从空间上看,移动设备接入的广泛性使得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跨越空间限制,传播范围变得无限广阔;从形式上看,具有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从特点上看,它以利用者为中心,并具有个性和互动性,档案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的利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者可以选择信息、搜索信息乃至定制信息。

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在网络泛在化的基础上,加上移动技术,再加上档案利用服务,最终实现档案信息的泛在化。

2.2 泛在化是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的宏观目标

对于档案利用服务来说,泛在化不是一个简单概念,而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需求空前强烈的信息社会里的一种宏观目标,即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意方式阅览个人感兴趣的档案信息。档案利用服务的未来不仅仅在于指导利用者找到档案,也不在于在网站上大量堆积数字档案信息,而在于通过无所不在的移动新媒体进行档案信息的推送,实现“信息找人”,将利用者需要的信息乃至知识变得唾手可得。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重新审视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发展定位,在以下四个方面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未来的信息环境。

(1)资源建设全面化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实现档案利用服务泛在化的首要前提。资源建设是全面化的建设,不仅包括适应新媒体和移动化趋势的传播形式,对档案信息进行重组、分类、标记,对资源进行详细的元数据描述,还包括尽可能地提供全文检索和全文阅读等移动信息服务。

(2)信息提供多途径化

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服务形式多、受众传播面广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提供档案信息,开展立体化的移动信息服务,即同一个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移动化服务形式予以展现。例如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品牌产品“今日文献”在RSS、Facebook、Blog、Tumblr、Twitter、安卓市场、苹果应用商店均有提供。同一信息通过不同的移动化服务形式面向不同的利用者群体,可以极大地扩充受众面。

(3)泛在信息系统化

泛在信息系统化是档案利用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泛在化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碎片化,影响档案关联的系统性。这就需要在档案利用服务过程中采取手段保持泛在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有序化,使其成为有序组织的信息乃至知识,支撑多层次服务的提供。

(4)服务体系协同化

在档案利用服务中依据泛在的理念、模式和技术在档案机构之间、档案机构与第三方移动化服务平台之间、档案机构与社会之间通过共享传播渠道、技术和资源展开协同化服务。从档案机构角度说,各机构尽量通过相同的移动平台乃至开发一体化移动平台向社会提供服务;从利用者角度来说,能够达到以利用者为中心有效聚合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源。

2.3 泛在化是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播进入一个新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景观。各种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形式在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都已经有所体现,虽然许多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可以预计,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档案利用服务泛在化。

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决定的。移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更为先进和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生存空间,当多数信息和多数用户基于该空间生存时,档案利用服务必须也应该在这个空间占有一席之地。二是由社会利用需求决定的。新媒体环境下,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利用的方便性、快捷性有更多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会被社会边缘化。三是由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要求决定的。我国档案事业正在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建设民生档案、建成公共档案馆、服务大众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泛在化档案利用服务可以在档案机构和利用者之间实现无缝的、无障碍的连接,让档案利用变得更加轻松自如,有助于实现档案事业的社会模式转变。

2015年7月7日,全国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北京档案馆珍藏的《卢沟桥歌》词曲、某项目发现的侵华日军参加细菌战命令、一些档案馆的珍贵照片等档案材料通过微信等各种移动化途径首度曝光。大量档案信息结合纪念七七事变这一社会事件,通过移动化服务被输送到每一个公民手边待其随时阅读,实现泛在化。

泛在化的档案利用服务突破现有物理档案馆和档案网站的藩篱,遵循利用者在利用媒体和形式方面的新需求,适应利用者阅读行为的新变化,模糊和淡化档案馆(室)与利用者之间的边界,有助于提高档案利用服务的效率,优化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质量,无限拉近档案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必将成为移动化档案利用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1]祝桥兵.档案共享六合一随时随地查信息——浙江宁海县档案局馆运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实现档案资源共享[N].中国档案报,2011-09-19.

[2][5]曹佳瑜.APP在档案服务中的利用[J].档案时空,2014(8).

[3]杨红.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成功举行邀请北京市民充分体验档案服务[J].北京档案,2011(10).

[4][8][10]赵屹.Web2.0应用: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以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3(5).

[6]楼向英,高春玲.移动社交网络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初探[J].图书馆杂志,2013(12).

[7]参考消息网.微信用户破5亿腾讯:为免损害用户不投大量广告[EB/OL].(2015-03-19)[2015-04-17]http://news.163.com/15/0319/08/AL2AMIBV00014AEE_mobile.html.

[9]胡晶.十堰市档案馆开通手机微信查档业务[J].湖北档案,2013(9).

猜你喜欢
档案馆利用服务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