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员工的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2015-03-31 20:28朱霞宋毅单晓丽
关键词: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朱霞 宋毅 单晓丽

【关键词】血站员工;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血站员工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长期与血液密切接触,有很多难免的危险操作和意外暴露。血站职业暴露一般是指血站员工在血液采集、运输、制备、检验等工作中因操作意外接触到感染性病原体。做好预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现结合本站实际工作情况谈谈血站员工预防职业暴露的几点体会。

1.职业暴露的方式

锐器刺伤:多见于采血护士、检验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被采血针头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尖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采血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成分制备人员在进行开放性操作时被剪刀、针头等锐器刺伤或割伤,比较少见。已经证实被带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率范围为6%~30%,平均为18%;被带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率范围为1.2%~10%,平均为5.6%;被带艾滋病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率范围为0.0%~0.9%,平均为O.4%。

皮肤、黏膜接触:采血人员与血液直接接触,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与感染性废物的直接接触等,成分制备人员在血液离心、热合、分离时,由于血袋破损、热合口破裂等原因,造成血液渗漏或喷溅,沾染面部皮肤、眼睛、手部。尤其当工作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血袋破损后血液渗漏沾染相邻血袋、操作台面、离心机等处,并可能再次污染手部皮肤。血液渗漏后血液微粒、气溶胶对呼吸道黏膜的污染。检验、质检人员化验血样过程的离心机气流飞溅,实验过程中试剂外溅及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与感染性物质接触等。

据统计,血站职工职业暴露中针刺等锐器伤占77.78%,皮损污染占15.7%,黏膜污染占6.52%。

2.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制度: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基础。建立相关的程序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建立《站内感染控制程序》、《站内感染控制标准》、《医疗废物管理规定》、《采供血过程控制程序》、《净化问管理规定》、《消毒管理规定》和《报废血液处理规定》等内部管理文件,使职业暴露可防可控。

树立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职业安全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重要措施。血站定期对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护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每一位新职工在上岗前都要进行安全卫生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规范操作的能力。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杜绝不规范操作。例如采血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一人一巾一带,每次采血后进行下一次采血前用消毒小毛巾擦手;成分制备人员规范操作,尽量减少离心破袋和热合口渗漏,减少血液渗漏或喷溅的发生,一旦出现血液渗漏要马上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各科室的医疗废物要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出现二次伤害;不合格血液标识清楚,隔离加锁,由血库专人管理、专人交接,记录清晰,专人运送、销毁、监销。

严格有效的环境消毒:有效的消毒不仅可以满足安全采供血的要求,而且对工作人员的防护起到积极作用。各科室应严格遵守消毒管理规定,分区清楚,标识明确。工作间要有完整的消毒记录,包括物体表面、空气、仪器设备等,并建立完整的血液渗漏及处理记录。每天工作前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空气消毒使用紫外线照射或医用空气净化柜进行消毒。发现血液渗漏要立即处理,戴双层手套,用吸水性强的卫生纸吸干血液,污染处均需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以上。破损血袋在2000mg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以上,装入双层医疗垃圾袋,做好报废标识,交专人处理。

自我防护:进入工作问应穿好防护服,戴帽子,头发不能露在帽外,戴清洁手套。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后立即更换,消毒处理。一次性帽子、手套应及时更换,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可以减少70%~80%的污染。若有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摘下手套后应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研究表明,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最基本、最简单且易行有效的手段。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标准六步洗手法,使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1min,被血液污染后要先洗手再消毒。

完备的设施:各科室必须配备紧急冲淋装置、冲眼器,每个操作间必须设有洗手池,配备消毒液和擦手毛巾。科室配备急救箱,内有各种急救处理的药品,使职业暴露者在最快的时间处理暴露的伤口。

3.小结

血站员工长期接触血液,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相对较大,但职业暴露的相关报道不多。一旦出现职业暴露,将对职业暴露人员身心造成极大的压力和伤害。因此,我们应在思想上重视职业暴露,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强调预防为主的策略,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方法规范操作,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及时、按程序处理,有效地防止暴露后感染。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