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年总目录

2015-03-31 04:09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命课程

篇 名作者 期页

卷首语

教育的误区与教育研究的盲区 ………………………………………………………………… 王 鉴 1·1

特约稿

首要学习原理 ………………………………………… 戴维H.乔纳森,著;盛群力,向佐军,译 1·3

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论后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和学新,付谢好 1·10

自由主义教育观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田尊道 1·17

我国现代教育家的历史出场特点和当代出场机遇分析 ……………………………………… 赵振杰 1·22

重审教育的基本属性——生活探究的视角…………………………………………………………………………… 吴 原 2·1

凯洛夫主编 《教育学》的中国面孔 ………………………………………………… 侯怀银,史慧敏 2·7

“在家上学”的教育逻辑与反思……………………………………………………… 王兆璟,苏 尧 2·11

中国工读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 石 军 2·16

陆九渊心理学理论与立志教育 ………………………………………………………………… 刘 霞 2·26

智库建设与教育科研创新 ……………………………………………………………………… 王 鉴 4·1

回归教学学术:技术时代的教学正义 ………………………………………………………… 高小强 4·6

云南H县边境教育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 王 凌,卢梦鸽 4·11

解放智慧:杜威 “教育即生活”的民主意蕴 ……………………………………… 涂诗万,董 标 6·1

批判的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角 ……………………………………………… 檀慧玲 6·7

教育公平视角下政府与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基于 “营养改善计划”与 “免费午餐基金”的比较 ……………………………… 熊和妮,王晓芳 6·13

国际教育学研究发展趋势 …………………………………………………………… 王光明,张 楠 6·20

“生命·实践”教育学专刊

在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 叶 澜 3·2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 “内立场”…………………………………………………………… 扈中平 3·6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突围…………………………………………………………………… 张诗亚 3·8

“生命·实践”教育学:为教育学赢得学术尊严……………………………………………… 吴康宁 3·11

“生命·实践”教育学里程碑式的跃升………………………………………………………… 柳海民 3·16

中西古今视角中的 “生命·实践”教育学 …………………………………………………… 周谷平 3·19

读懂叶澜教授及其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 裴娣娜 3·24

论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生发展问题 …………………………………………………… 刘志军 3·27

回归生命的诗学——感悟 “生命·实践”教育学 …………………………………………… 金生鈜 3·30

以不懈追求显现教育学学科性质和价值 ……………………………………………………… 郝文武 3·35

“生命·实践”教育学: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教育理论奇葩 ……………………………… 王坤庆 3·41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印象…………………………………………………………………… 孙杰远 3·45

论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学校变革问题 …………………………………………………… 郑金洲 3·50

“生命·实践”教育学:旨在改变教育世界…………………………………………………… 涂艳国 3·53

论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发展的 “基因”问题 …………………………………………… 侯怀银 3·56

“生命·实践”: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路径 …………………………………………………… 易连云 3·60

感悟 “新基础教育”研究 ……………………………………………………………………… 刘庆昌 3·63

“生命·实践”教育学思想的魅力:重新回到赫尔巴特 ……………………………………… 刘铁芳 3·66

“天、地、人”合一的 “生命·实践”教学理论……………………………………………… 和学新 3·70

论教育研究的 “叶澜之路” …………………………………………………………………… 王 鉴 3·76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时弊解决教育问题……………………………………………… 张绪培 3·82

“生命·实践”教育学:教会中小学教师做研究……………………………………………… 王培颖 3·85

在 “新基础教育”实践中破土而出的中国教育学派 ………………………………………… 穆树航 3·89

教育研究的类型与走向 ………………………………………………………………………… 刘良华 3·98

李定仁先生80华诞纪念暨教学论研讨会专题

试析研究生学习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其任务 …………………………………………………… 李定仁 5·1

笃定仁心育后生 ………………………………………………………………………………… 李瑾瑜 5·7

尊时守位 光前裕后——李定仁先生的学术品格 …………………………………………………………………… 徐继存 5·10

切问近思之道——略论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 ……………………………………………………………… 王 鉴 5·13

李定仁先生教育艺术与教学研究述略 ………………………………………………………… 潘洪建 5·19

李定仁老师对我的 “非教育事件”记录 ……………………………………………………… 李长吉 5·27

为学之道就是为人之道——琐记李定仁先生的人文情怀 ……………………………………………………………… 郝志军 5·30

导师李定仁先生在我面前扮演的三重角色 …………………………………………………… 肖正德 5·35

始终典学之路——学习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 ……………………………………………………………… 李泽林 5·39

以课程顶层设计为抓手的学校特色化发展路径 …………………………………… 张维忠,唐恒钧 5·43

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以小学数学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为例 …………………………………………………… 徐文彬 5·47

人文学科研究方法旨趣的偏离与回归 ………………………………………………………… 刘旭东 5·51

教育智库与教育研究的话语革命 …………………………………………………… 王兆璟,王稳东 5·58

教师专业化的悖论:碎片化 …………………………………………………………………… 赵昌木 5·64

“以友辅仁”:孔子教学的另一重要侧面——孔门弟子 “同学圈”现象考察 …………………………………………………………… 李如密 5·70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取向探析 …………………………………………………… 胡斌武,周文涛 5·75

教科书的文化再生产——物理教科书插图的性别文化分析及反思 ………………………………………… 于 冰,于海波 5·79

教师教育模式的知识反思与现实重构 ………………………………………………………… 段兆兵 5·84

教师虚拟生存的现实瓶颈与突围路径 ………………………………………………………… 罗儒国 5·91

教学论的科学品性与人文意蕴 ………………………………………………………………… 纪德奎 5·99

中国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问题四论 …………………………………………………………… 姜振军 5·10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比较3组肝纤维化期别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参数(不同时间点相对强化率、TRE1/2、Ktrans、Ve等)、血生化指标(HA)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运用多重比较(LSD),进一步检验组对之间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计算相关参数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operator curves,ROC)分析磁共振成像参数对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在西北民族地区落地生根——读 《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有感 ……………………………………………… 宋生涛 5·107

为他者负责的教学交往——列维纳斯 “他者”理论的教学论意义……………………………………………………… 柴 楠 5·111

民族教育研究

论明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学教育政策 ……………………………………………… 刘淑红,张学强 1·27

农村女性基督徒的皈依之路与生活实践 ……………………………………………………… 李艳红 1·35

加拿大民族教育政策演进及其新趋势 ………………………………………………………… 王明娣 1·41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若干方法论倾向审思 ……………………………………… 陈 荟,孙振东 2·31

民族地区山区进城就读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以Y省某县为个案 ……………………………………………………………………… 张 洁 4·21

多元文化经验价值研究述评 ………………………………………………………… 杨晓莉,李卉青 4·26

依托学校建立乡级贫困民族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探索性研究 …………………… 王 景,王 凌 6·51

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 王 洋 6·57

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理念及策略探究——以文化自觉与跨文化沟通为视角…………………………………………………………… 谭 瑜 6·63

教师教育研究

变革时代教师专业生活的勇气及其提升 …………………………………………… 张金运,程良宏 6·69

当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与态势 …………………………………………………… 龙宝新 6·76

我国教师教育文化范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应然走向 …………………………………………… 刘远杰 6·85

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转向及路径选择 ………………………………………… 陈国华,田振华 6·93

课程改革专题

基础教育改革的政治逻辑 ……………………………………………………………………… 容中逵 1·46

课程改革的意识形态 …………………………………………………………………………… 焦 炜 1·58

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意义及深化发展的问题 …………………………………………… 迟艳杰 4·66

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影响探析——基于甘肃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 胡红杏,陈 琳 4·71

翻转课堂专题

通达翻转学习:慕课时代翻转课堂新模式 ………………………………………… 尹 达,田建荣 4·78

基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新探 ……………………………………………… 王梦娇,汪 明 4·85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问题研究 ………………………………………………… 曹二磊,张立昌 1·67

论课程发展中的要素与形态——基于 “一”和 “多”的视角 …………………………………………………… 李俊堂,余 庆 1·72

以执行力促学校核心能力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荆孝民,李 杰 1·78

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旨趣、问题与应对 ……………………………………………………… 潘洪建 2·42

教学哲学研究二问 …………………………………………………………………… 汪 明,张睦楚 2·47

大陆与台湾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 吕世虎,杨 健,林碧珍 2·52

西北四省区中学生学习行为现状调查研究 ………………………………………… 傅 敏,王 丹 2·58

基于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 安富海,田倩倩 2·63

上海地区教师叙事研究述评 …………………………………………………………………… 毛利丹 2·68

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异化到回归——基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分析 …………………………………………………………… 杨 晓 2·74

当代教学论框架下的有效教学行动表现 ……………………………………………………… 陈晓端 4·33

学生学习自主性:内涵、特征和机制 ………………………………………………………… 柴军应 4·38

美国童子军的课程制度 ………………………………………………………………………… 傅丽纯 4·45

基于情境兴趣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 焦彩珍 4·51

布鲁巴克课程史观对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的启示 …………………………………… 叶蓓蓓,陈银婕 4·56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商务类双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支架式教学的视角 ………………………………………………………… 姬顺玉,郭小云 4·61

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原则与策略——兼谈在健康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杰伦J·G·范梅里恩伯尔,约翰·斯维勒;钟丽佳,盛群力 译 6·28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研制度重建的思考 ……………………………………… 吕世虎,吴振英 6·36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取向:问卷修订及特征描述 …………………………… 韩佶颖,尹弘飚 6·43

高等教育研究

被围困的身体——以X高校跑操制度为例 ……………………………………………… 王碧梅,唐 堂,常亚慧 1·84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取向探析 …………………………………… 罗江华,王静贤 1·92

美国 “大学生学习投入性调查”介绍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 王腾宇 2·94

论西部高校与中亚国家发展合作战略的建构 ………………………………………………… 李 莉 2·98

“三化四育”: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 张俊宗 4·90

中世纪大学教师的抗争 ……………………………………………………………… 熊华军,史志刚 4·94

西北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 苟正斐,张岁玲 4·101

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研究 …………………………………………………………………… 吴景芝 4·107

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王承淑 4·112

价值、视角与框架: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杨小峻,王 毅,刘 凯 6·98

中国教会大学本土化的经验及启示 ………………………………………………… 孙刚成,曲 歌 6·104

农村教育研究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难以融入教学:农村教师的尴尬境遇 ………………………… 肖正德,井小溪 2·80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甘肃省通渭县S中学调研个案 …………………………………………………………… 马晓凤 2·86

文化研究

西北师大校训与黎锦熙先生的题词 …………………………………………………………… 赵逵夫 1·98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绅阶层及其衰落 …………………………………………………………… 徐继存 1·102

重新发现丝绸之路,构建亚洲精神共同体——徐兆寿对话朱大可……………………………………………………………… 徐兆寿,朱大可 2·101

社、树及云雨——桑树林下的男女与 《诗经》中的性隐喻 …………………………………………………… 王志胜 2·111

马兰花之梦 ……………………………………………………………………………………… 张诗亚 3·108

樱语 ……………………………………………………………………………………………… 张诗亚 3·113

学术访谈

德国普通教学论的危机与新方向——访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希尔伯特·迈尔教授 ………………………………………………… 段兆兵 1·108

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 (2004—2013)述评 …………………………………………………… 唐俐俐 1·113

书评

坚守教育学的学科尊严 ………………………………………………………………………… 王 鉴 6·109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命课程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