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煤制油

2015-03-31 09:10沈小波
能源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业界盈亏煤制油

沈小波

习惯了沉默的煤制油产业人士,突然之间就像转变了性格。油价急剧跳水,产业界人士感到再也不能漠然视之。

习惯了沉默的煤制油产业人士,突然之间就像转变了性格,各个行业大佬都跳了出来,为对煤制油好奇而又知之甚少的公众答疑解惑,顺便也为产业界加油打气。这种行为的转变,与这一轮油价的急速跳水紧密相关。煤制油的最终产品是油品,油价的波动自然引起项目经济性的变化。反对煤制油的人士抓住了这最有利的一点,能源转换率与环保论调现在退居其次,凭现在的油价,经济性风险已经坐实,煤制油还有什么发展必要?

煤制油界人士感到再也不能以“埋头干事”来为沉默辩护。考虑到舆论的动向微妙的左右着政策的走势,产业界人士不能再漠然视之,尤其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

“现在的油价还谈不上影响,煤制油项目大部分要三年后才投产呢。”李永旺在一次小型聚会上看似漫不经心。紧接着,他抛出的论点令旁人大吃一惊:“恰恰相反,现在是投资煤制油是最佳时机。”这个看似惊世骇俗的论点自有其逻辑存在:低油价对风、光以及页岩油等具有挤出效应,最终又会带来一轮价格上扬周期,届时煤制油项目恰好刚刚投产,坐享高油价的同时,还在此前建设期获得因油价下跌带来的建设成本降低效应。

作为中科合成油公司的总经理,李永旺当然会站在煤制油产业一边发言。在这一轮煤制油向百万吨级阶段迈进的浪潮中,中科合成油以间接液化技术提供者的角色,为新建煤制油项目规划总产能的9成提供支持。

李永旺并不特别介意讲述煤制油相对油价的盈亏平衡线。这条线比外界的认知要略低一些,煤制油理论的盈亏平衡点为油价50-60美元/桶(外界认为在60-70美元/桶),他还考虑到项目新建成的运行状况:由于新建项目投产初难以完美运行(满负荷运行),3年后煤制油项目投产需要油价90美元/桶才能维持。

这样的发言也许足够坦率,也许对呼吁管理部门如实审视煤制油的难处有帮助,但绝对难以称得上为产业鼓劲。因而在此后的产业人士发声中,煤制油的盈亏平衡线一降再降,最终成为了一个难以统一的数值。

兖矿是目前所有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中未采用中科合成油技术的一家。由南非归国的孙启文博士负责的未来能化公司管理着这个项目。在最近的公开发言中,孙启文并不特别担心油价的影响,他的计算是,兖矿煤制油项目吨油成本仅需4000元,负荷开至46%为盈亏平衡点。此后如油价再次下跌,则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抵抗风险。

煤制油产业界最令人震惊的声音来自内蒙古伊泰煤制油公司,这家公司自建立以来就承担着建设和管理伊泰鄂尔多斯16万吨煤制油项目的职能。最近该公司的董事长齐亚平宣称,即便外界油价低于50美元,这一项目也有相当规模盈利。而如计算扩大规模后的百万吨级项目,甚至可将盈亏平衡线降至油价30美元/桶。

这样的数据的确冲击着人们对煤制油的旧有认知。这也是这一波为煤制油鼓劲打气的最高潮。但即便这样看似乐观的声调下,也潜藏着一种不安全感。李永旺认为目前是投资煤制油的好时机,但他仍没忘记提到希望政府降低煤制油的税负。煤制油吨油税负2500元,他希望能降低一多半,到1000-1500元。李永旺认为这部分政府的支持,仅仅在三年后油价70-90美元/桶才有效,油价低于70美元呢?“政府扶持也没用了,煤制油肯定没法盈利了。”

鉴于中科合成油在煤制油产业内的地位,李的这番讲述颇具权威性。盈亏平衡线在油价30美元/桶?这个数据的确具有震撼力,但究竟具有多少普遍意义不得而知。伊泰16万吨煤制油项目运行多年,实际负荷已超过设计能力,而且停止生产柴油,转而生产化工产品,规避消费税并提升利润。而百万吨项目投产之初,实现满负荷几乎不可能。生产化工产品的相关条件也会发生变化。

在不可知的未来油价面前,呼吁政府扶持是更切实可行的。所以在最近一次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和神华集团副总经理韩建国联袂参与的一个视频节目中,两人共同呼吁政府部门降低煤制油税负。其论据在于,国内石油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而在可见的将来石油还难以被替代,那么在国内资源禀赋条件下(富煤、贫油、少气),煤制油技术即具备修补弥合,保障能源安全巨大战略价值,油价低迷,政府应出手相助。

一位不便署名的业内人士赞同这一论点,不过他认为目前关于煤制油的话语体系,混淆了煤制油的战略价值与商业价值。煤制油对能源安全有战略价值,但是否有必要为所有煤制油项目提供扶持?能源安全受威胁时,支持煤制油产业做大弥补所需情有可原,但在目前国家能源已实现多元化供给动态平衡情况下,动用公共资源扶持一个产业是否合适?

故而该人士建议,应划清煤制油战略价值与商业价值,区别对待。政府需在现阶段从各方面扶持示范项目,目标在于促进煤制油技术更趋成熟可靠、效率更高,同时对环保问题具备一定包容,此时经济性并非首要考虑目标(考虑到企业为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倾斜使企业获得利润并持续运行)。

在必要的示范项目之外,企业意图通过煤制油来进行投资收益,那么应执行严苛的环境标准,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对煤制油项目进行审定,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最终得到煤制油项目的真正经济性标准,并确定其能否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但对于煤制油产业界来说,其工作从未改变,即通过技术的进步进一步降低煤制油的成本,提升效率,并控制污染,最终使煤制油成为具有完全市场竞争能力,对环境友好的一种产业形式,到那时,煤制油也无需再用能源安全来为产业背书,整个产业亦将获得更大规模的发展空间。

“煤制油产业界需要了解哪些是不能改变的(油价)?以及哪些是目前能做的?”这位人士说,“产业界还是应该扎实做好手中的事情,没有必要过多焦虑,因为焦虑改变不了现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界盈亏煤制油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人才的探照灯是时候该关注产业界了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两种方法解盈亏问题
中瑞两局合作第六次会议及第四次产业界圆桌会在沪召开
中欧两局与产业界圆桌会在京举行
煤制油项目火炬系统的设置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
表面活性剂在煤制油化学清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