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03-31 05:28宋春萍刘和平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宋春萍 刘和平

摘要:目的 对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患者112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的临床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呈阳性患者共79例,占比为70.53%,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白血病9例,骨髓异常增生6例;另外血小板减少症30例且自身抗体、同种异型抗体以及同种异型抗体与自身抗体时都出现了阳性表现,其他症状均表现为单一同种异型抗体阳性。结论 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此分辨患者出现的不同血小板抗原刺激,在诊断治疗中可作为重要临床参考。

关键词:固相凝集试验;血小板抗体;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抗原存在于人类血小板之上,对于不同个体而言这些抗原会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正是由于上述特性导致了拥有不同血小板抗原的群体在进行相互输血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免疫反应,从而造成输血无效以及血小板减少症状[1]。我院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患者112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取固相凝集试验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血液科收治的血小板减少患者112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该组患者中男50例,女62例,年龄7~81岁,平均年龄为(42.3±4.7)岁。造成血小板减少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以及障碍性贫血等。

1.2方法

1.2.1实验仪器及试剂 TD-3B型血清多用离心机;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以及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

1.2.2实验步骤 ①样本预处理。收集患者新鲜静脉血3ml,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0min,转速参数设定为200r/min),离心完成后取上清液进行抗体筛检。之后进行血小板提取,收集抗凝新鲜全血3ml作为样本,采用离心机离心(离心时间为10min,转速参数设定为200r/min),取上层血浆进行混合,将浓度调节为是适宜范围内,将样品于20~25℃下保存,然后进行检测。②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固相凝集试验对患者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血小板同种/同种异型抗体检测:在将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置于反应孔底部(采用离心固定),将患者血清加入其中并置入抗人IgG[2],离心,取样,观察结果;自身游离血小板抗体检测:将患者血小板抗体置于反应孔底部(采用离心固定),置入患者血清反应,加入指示红细胞以及抗人IgG,离心,取样,观察结果;自身结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将患者血小板抗体悬液置入反应孔底部(采用离心固定),离心,取样,观察结果。

1.3结果判定 阳性:若指示红细胞在反应孔底部平铺则为阳性;指示红细胞与反应孔底部部分结合,但结合区域较阴性更大即为弱阳性。阴性:指示红细胞并未与反应孔底部结合,在中央位置聚集即为阴性。

2 结果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由血小板减少症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无论是自身抗体、同种异型抗体还是同种异型抗体与自身抗体同时存在时都出现了阳性表现,而其他病症表现为单一同种异型抗体阳性。

3 讨论

人类血小板抗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非特异性抗原或血小板相关抗原,与AB0血型系统和HLA有关,另一类是血小板特异的抗原[3]。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有5个血型系统和l0个抗原,为HPA-1(Zw)、HPA-2(Ko系统)、HPA-3、HPA-4、HPA-5[4]。正是由于这些特意性抗原的存在导致了不同类型患者相互输血时会出现排异反应并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状。

从研究结果来看本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呈阳性患者共79例,占比为70.53%,与相关文献及报道[5]保持一致。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白血病9例,骨髓异常增生6例;另外血小板减少症30例且自身抗体、同种异型抗体以及同种异型抗体与自身抗体时都出现了阳性表现,其他症状均表现为单一同种异型抗体阳性。经过分析认为患者之所以出现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由于血小板输注过多导致,这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刺激从而使患者产生抗体,若抗体分泌过多则会与血小板膜糖蛋白融合,并使得补体系统被激活,这将导致血小板功能紊乱并使得血小板减少。

采取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主要是通过指示红细胞形态进行判别。实验中将血小板悬液离心后将会于反应孔底部产生血小板单层,然后置入血清并孵育。若血清中存在血小板抗体则会与血小板单层产生结合作用,然后加入指示红核细胞将能够与之结合[6]。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血小板减少症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数量较多,其中阳性患者共30例,阳性率为78.95%。此类患者出现阳性反应主正是由于自身免疫病导致[7],当患者自身产生抗体时会造成血小板受到破坏,即便进行正常输血也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甚至会加重免疫作用,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8]。故此借助固相凝集试验对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则能够避免无效输血情况并排除自身免疫反应,以此来保证患者治疗的适应性以及安全性。

综上固相凝集试验检测血小板抗体可作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参考并分辨出患者出现的不同血小板抗原刺激,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并可作为诊断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维,何巍巍,胡志坚.血小板抗体检测与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11(05):1471-1473.

[2]安群星,李翠莹,陈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参考品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输血杂志.2011,15(05):3321-3322.

[3]庞桂芝,张晨光,赵全兵.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41(03):597-598.

[4]王慧,李剑平.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1,19(03):489-491.

[5]范厚臻.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意义与方法学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22(10):522-523.

[6]焦淑贤,朱建芳,丛培芳.改良抗原捕获ELISA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62(07):489-491.

[7]李岚,张爱根,李妙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71(15):604-606.

[8]李岚,薛俭成,党鑫堂.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80(17):1210-1211.

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