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的工业西迁

2015-04-02 16:07苏海红
关键词:抗战时期

论抗战时期的工业西迁

苏海红

(河西学院 政法学院,甘肃 张掖734000)

摘要:旧中国工业分布畸形。中国的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这种工业布局给中国的国防战略造成了不利影响,增加了抗战的艰难。抗战初期中国沿海工业西迁,从而带动了西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延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工业布局;抗战时期;工业西迁

收稿日期:2015-05-28

作者简介:苏海红,女,河西学院政法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K 265.9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4-12-26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11年人才科研启动

一、抗战前畸形的工业分布及其后果

抗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工业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主要分布于沿海一带,内地工业十分薄弱。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7年底,全国共有工厂3925家(不包括东北),资本总额37700余万元。其中上海有1235家,约占总数的30%以上。其他沿海各省共2063家,占总数的51%。”[1]1935年据《申报年鉴》统计:“资本在千元以上的纱厂全国共92厂,其中上海占到30厂,加上浙江、江苏两省22厂,共有55厂集中在沿海,占全国纱厂的70%以上。纱厂资本总额全国为1535773000元,沿海地区占资本总额的60%以上。纱锭总数2742754枚,沿海地区占70%以上。是年全国机械织布厂(兼染织在內)资本在千元以上的共500家,沿海各省有454家,剩下46家散布于湖北、四川、重庆等内地省份。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总共18家,13家集中在上海,其余5家分布情况是开封1家,浙江1家,江苏3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只有5家,全部集中于上海。从机器工业看,全国总厂数146家,上海一地93家,中西部只有46家机器工业。”[2]其他如翻砂厂、水泥工业、气电工业、火柴业、搪瓷、制革、橡胶、造纸等行业大部分都集中于沿海各地。内地工业微不足道。西康、青海、宁夏三省在抗战开始时还没有近代工业。“川、湘、桂、陕、滇、黔七省的近代工厂在1937年只有237家,只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3%,占资本总额的4.04%和产业工人总数的7.34%。从结构看,这些工业多为纺织、日用化工与日用电器业,而且技术水平落后,在全国无足轻重,对地方经济影响小,内地消费的产品大部分仰给于外地,与战略物资有关的冶炼、机械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金属矿业等极少。”[3]

中国近代工业的畸形分布与帝国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的需要,在掠夺中国的同时,投资于沿海地区,设立工厂,修筑铁路,外国资本大多麋集于沿海各地。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因此大多数也集中在沿海。中国的近代工业,无论是民办还是官办,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买办性,在原料、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都依赖于西方列强,投资于沿海地区可以获得内地赶不上的便利和优势,而且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这也是内地无法企及的。这种畸形的工业分布,在和平时期有一定的优势。同样的投资在沿海和内地收益不同,在沿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资本积累速度快。但从战略角度以及从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来看,则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首先造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为地方性的封建军阀割据提供了经济基础,使中国长期陷于战乱,给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其次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过分悬殊的地区差距,导致地区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某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滞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不利于民族团结,反而会助长民族分裂倾向。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分裂,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没有形成统一的须臾不可分割的商品市场。再次,畸形的工业分布不利于我国的国防。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列强采取从沿海开始侵略,逐渐渗透到内地的梯次推进的侵略方式,一旦敌国占领了我工业集中而且富庶的沿海地区,我国的经济基础就会受到极大损害,对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是一大障碍。

抗日战争前中国畸形的工业分布,对中国抗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第一,中国畸形的工业布局是日本帝国主义制定“三个月灭亡中国”“速战速决”战略企图的重要依据。日本帝国主义认为,击溃国民党军队的抵抗,摧毁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占领华东、华南富庶区域,切断国民党政府的财政经济命脉,就能使中国政府投降。后来又认为占领武汉,使中国失去另一个经济中心和湖南、湖北的粮食,“将引起中国现中央政府自行崩溃和放弃继续抗战的意志”[4]。蒋介石也觉察到了日本的企图,认为“敌国大欲所在是要根本毁灭我民国经济基础。我们就要加紧充实我们战时一切的建设,培养持久抵抗的力量。”[5]日本侵略者在战争初期大肆实施空袭,除了空袭我军事目标外,对我工业也进行毁灭性破坏,企图摧毁我抵抗的经济基础。日本侵略者在其作战计划要点中指出,“对于战略上特别是政治上的重要地点,继续顽强地进行空袭,同时依靠海上封锁等,努力切断(敌方)残余的对外联络线,特别是输入武器的路线。”[6]

第二,麋集于沿海未及西迁的近代工业被敌人大量破坏,中国的近代工业遭到灭顶之灾,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据当时上海社会局的调查,“仅上海一地被害工厂,损失总额在8亿元左右。”[7]

第三,东南沿海沦陷后没有毁于战火而又未及时西迁的工业被日本强占、掠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敌方的实力,起了资敌作用,使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用了八年之久。如果没有中印、中缅公路畅通和大量外援,中国的抗战还会持续更长的时间。这与西部近代工业缺乏,经济薄弱有密切关系。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前,日本对中国经济掠夺采取直接抢劫。在华北地区以公开没收和霸占方式,抢劫我民族资本工厂达900余家,其中包括纺织、矿产、农业、造纸、电气、运输、钢铁厂、化学工业等,所抢劫资本达一亿两千多万元。在华中地区,仅纺织、丝绸、面粉、卷烟、造纸等民族资本工厂,被日本吞并和霸占的就达400余家。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侵略者在经济上采取“以战养战”政策,在掠夺方式上,由直接抢劫改为经济统制为主,对沦陷区的工业进行垄断,控制产品和原料,实行配给制,疯狂掠夺我工矿业资源,在一定范围弥补了日本资源匮乏,不能支持长期战争的弱势,现代战争再次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战争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在战争中摧毁对方的经济是战争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使对方屈服的根本手段。今天开发西部的战略意义也正在于此,工业布局更趋于合理和均衡。

第四,畸形的工业分布给中国人民的抗战增加了困难。抗战开始后,国民党退到西北、西南等工业不发达省份,由于工业西迁有限,天津商埠沦陷,沿海口岸被封锁,农产品因出口受阻而跌价,工业品价格则逐年上涨。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战争八年来昆明大学教授的薪津实值,如以1937年上半年为350元,则1945年上半年仅实值10.9元。以国民党军队为例,1944年10月改善后的官兵待遇,将官收入合战前货币8元至20元,尉官为1.2元至3元,士兵每月得数百元,合战前货币不及1元。”[8]大大影响了军队战斗力。上述不利因素大部分都是由于工业分布失衡的结果。

二、工业西迁及其历史功绩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暴露无遗,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937年7月2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迫于恶化的形势,密令成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草拟了总动员计划,其中规定与军事有关的工厂自沿海迁入内地。8月初上海形势日趋紧张,国民党下令组织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上海地区的工业西迁于“八一三”事变后正式开始。许多民族工业资本家出于爱国热忱,冒着敌人的炮火,不惜迁移损失也将所办工厂迁往西部。同时沿海其他地区工业西迁也正式开始。“从1937年8月到11月中旬上海失守,上海西迁工厂146家,机器材料14600余吨,技术工人2500余人”[9]。最初西迁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地区,但随着南京失守,武汉也处在了日本侵略者威胁之下,于是西迁工厂又向四川、重庆、云南等大后方迁移。西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结束,据统计“经工矿调整处协助內迁的工矿共448家,机器材料70991吨,技工12164人。其中机器工业占40.4%,纺织工业占21.7%,化学工业占12.5%,教育用具工业占8.2%,电器制造工业占6.5%,食品工业占4.9%,矿业占1.8%,钢铁工业占0.2%,其他工业占3.8%,地域分布情况是:四川254家,占56.7%;湖南121家,占27%;陕西27家,占6.1%;广西23家,占5.1%;其他地区23家,占5.1%。”[10]

抗战初期的工业西迁,就上海而论,“抗战爆发前上海的工业生产,占全国工业生产二分之一以上,大小工厂不下五千余家,但迁往内地的工厂不过146家,连同无锡、南京、镇江等沿海地区西迁的工厂也不过200余家。当时全国工厂共3925家,沿海各省2063家,占全国总数的51%。西迁工厂只占到沿海地区工业的四分之一。”[11]造成西迁不利的原因有:一是由于国民党对日本侵略者妥协投降的政策决定的。国民党由于其反共反人民的性质,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将重点用于围剿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而对外则步步退让,没有做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长期准备。淞沪会战开始后,国民党仍然期望国际社会干涉,因此并不非常重视西迁。二是国民党的腐败也影响工业西迁。不但对民族工业西迁在经费上、场地上没有什么支持,而且国民党政府对西迁的民族工业百般刁难。民族资本家向军事当局如淞沪警备司令部等处申请迁移护照非常困难。即使取得了迁移护照的工厂,也经常受各防区的层层阻拦。运输船只车辆屡遭各军扣用。到达迁移地区后,购地建厂更是困难重重。三是国民党军事溃败影响了工业西迁成果。工业西迁直到“八一三”事变前夕才开始,到上海失守,仅有三个月的迁移期限,而且是冒着炮火拆迁,很多工业来不及西迁就毁于战火或者沦陷后被日寇劫夺。四是国民党政府只重视迁移与国防工业有关的厂家,再加上“速胜论”和“亡国论”甚嚣尘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工业西迁。

尽管沿海工业西迁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毕竟使一部分沿海工业克服重重困难,迁移到了中国的西部和内地,对中国的抗战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初步改变了中国畸形的工业布局,促进了中国西部工业的发展。在西迁工厂的带动下,地处大后方的川陕甘滇黔桂湘等省投资设厂数逐年增长。“1937年设厂63家,1938年209家,1939年419家,1940年517家,1941年866家,1942年1138家,1943年1049家,1944年549家,加上年份不明的102家,共5266家,特别是民营矿业,从237家增加到4319家,八年增长14倍。”[12]在地域分布上。“新设工厂大都集中于大西南和大西北,仅四川、重庆就有2622家工厂,占国统区总数的90%以上”[13]。

第二,优化了中国工业的内部结构,使中国工业开始形成独立体系,奠定了工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基础,减少了中国工业对外的依赖性。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由于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长期表现为基础工业薄弱,重工业极少。而且商业资本远远超过工业资本,对西方资本主义依赖性强。在抗战时期,由于对外交往断绝和军事需要,迫使后方大力发展基础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大大增加。“1945年登记在案的4382家工厂中,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为重工业,重工业占整个工厂数的41%,也即1815家。”[14]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

第三,沿海工业西迁以及后方工业的发展,对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也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用,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许多民用工业迁到内地后,马上转到军火和其他军需品的生产上,满足了战争的需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没有得到过英美等国的物资援助,中国正面战场之所以能支持下来,使大后方在国际交通线被封锁的情况下经济免于崩溃,西迁工业起了极大的作用。

第四,沿海工业西迁以及西部的开发和建设,缩小了东西部的差距,发展了西部,使中国的现代化得以延续,也为西部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沿海工业西迁不仅给大后方带来了机器设备,而且也给大后方带来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据调查,仅工程技术人员西迁到大后方的就达2万余人,他们共赴国难,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对西部进行大量的资源勘察,开发和新建了许多工矿企业,研制出许多以前依赖进口的产品,从而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民党经济部统计处.后方工业概括统计[M].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1943:1.

[2]申报年鉴社.申报年鉴[M].上海:上海出版社,1935:544-570.

[3]李紫翔.抗战以来四川之工业[J].四川经济季刊,1943(1).

[4]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集团投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87.

[5]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M]//中国档案汇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540.

[6]武月星,杨若荷.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5册(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

[7]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78,98-99.

[8]孟宪章.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1951:262.

[9]林继庸.民营厂矿内迁纪略[M].重庆:新新出版社,1942:14-15.

[10]林继庸.厂矿迁建统计[M].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1]五十年来中国之经济(1896-1947)[M].北京:文海出版社,1948:183-184.

[责任编辑:刘自兵]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忆抗战时期的汤阴攻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