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4-03 14:34邓小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四川省企业

邓小松

(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

邓小松

(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对绿色食品的概念、特点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绿色食品发展的建议。

绿色食品;概念;现状;建议

1 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绿色食品具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二是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三是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是指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只有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法律手段是指对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商标管理。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2 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四川省自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7月成立“四川省农牧厅绿色食品办公室”,1994年12月成立“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全省的绿色食品工作。2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事业从无到有,产品从少到多,目前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 7 大类 29 个分类,涉及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和饮料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从以数量需求为主向更加注重质量转变,促使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快增长。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明确了支持、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6个“一号文件”都对发展绿色食品作出部署;2013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也提出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有力促进了绿色食品发展。四川省2013年全年共发展绿色食品企业139家,产品377个;累计发展绿色食品企业343家,1091个产品,分别比2012年同期增长14%和3%,绿色食品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3 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污染制约绿色食品持续发展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产地环境监测指标不符合标准的比重增大,部分申报企业难以找到符合标准的基地,使绿色食品的发展受到制约。

3.2 行业发展的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

个别生产企业诚信自律不够,管理存在漏洞,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用标不规范,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依然存在。

3.3 绿色食品从业人员流动大

一是基层队伍人员变动大、不稳定,业务水平不高,实战能力不强,制约了我省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二是部分申报主体因实力不强,人员素质相对较弱,管理水平不高,且内部检查员流动快,使绿色食品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善。

3.4 产销脱节问题仍然存在

企业存在“重申报,轻市场”的观念,未发挥绿色食品的优质优价;部分企业规范使用标识意识淡薄,擅自扩大用标范围,超期使用标识等不规范用标行为任然存在;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冒绿色食品标志,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绿色食品的市场形象,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4 绿色食品发展建议

立足四川省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抓住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支持绿色食品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绿色食品工作,促进绿色食品发展上新台阶。

4.1 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促进绿色食品发展

4.1.1 强化省、市、县三级绿色食品检查员队伍建设 补充市县绿色食品工作人员因工作变动等引起的检查员缺失,进一步扩大检查员队伍规模;提高现有注册检查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确保全面核实申请认证企业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客观描述现场检查实际情况,科学评定申请认证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是否达到认证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保证现场检查报告与认证企业和产品的一致性,严格把好绿色食品准入关口。

4.1.2 强化省、市、县三级绿色食品监管员队伍建设 培育健全一支“体系健全、职能充实、业务精通、管理规范、科学公正、运转高效”的绿色食品监管队伍,进一步发挥监管员在指导企业履行绿色食品企业年检、绿色食品市场监察、规范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配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实施中心下达的产品监督抽查计划等日常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4.1.3 强化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 每个绿色食品企业至少配备了一名持证上岗的内检员。增强企业内检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把好绿色食品质量关,切实维护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和公性力。通过企业内部检查员,督促企业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内检员制度,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以行政执法监督为主导、工作机构监管为保障、企业自律为基础”的监管体制机制。

4.2 强化“三个环节”控制,促进绿色食品发展

4.2.1 严格绿色食品申报审核 严格标准,按照申报条件,积极引导综合素质好、自律能力强、诚信声誉高的主体申报绿色食品,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受理。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和程序,把好环境监测、产品检验“两道闸门”,把住现场检查与材料审查“两个门槛”,杜绝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和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产品进入绿色食品行业,高质量高标准搞好绿色食品发展工作。

4.2.2 多举措并重强化监管 坚持实行以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企业年检、产品质量抽检、市场监察等常态化监管制度,避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认证、轻管理”,“重投机、轻诚信”,“重眼前、轻长远”等的倾向。针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薄弱环节,集中开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加强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强化证后监管效果。

4.2.3强化绿色食品市场培育 着力搭建各种展会平台,帮助绿色食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动了我省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的交流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强化以市场导向为基础,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探索市场准入制度,培育专业流通网络,抓好贸易促销服务,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拉动力。积极配合各地工商、技监等部门,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从整顿和规范市场入手,坚决打击制售假冒绿色食品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绿色食品标志的权威性和品牌的公信力。

4.3 强化“三个重点”发展,促进绿色食品发展

4.3.1 抓好重点企业绿色食品发展 以国家级、省级和市州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在突出特色、规模、品牌和效益的基础之上,有计划、分层次地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备竞争能力的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企业法人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

4.3.2 二是抓好重点区域绿色食品发展 将生态环境优良的丘陵山区、林区以及部分江河库区开发成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保护区,建设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与粮食主产区、农业特色产业强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建设相结合,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形成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

4.3.3 抓好重点产品绿色食品发展 绿色食品发展重点是优势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出口;有机食品重点发展有国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2014-10-12

邓小松(198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四川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什么是绿色食品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