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机安全工作的困扰与对策

2015-04-03 12:09陈培明
山东农机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农机监理乡镇

陈培明

乡镇农机安全工作的困扰与对策

陈培明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建设逐渐具有了机械化的特征,农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机械的数量不断增多,农机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但乡镇农机安全工作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尤其在制度、法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

一、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法定职权概念模糊,职责规定不够明确甚至存在缺失,主管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对于农业机械的管理未能与公安交警部门资源共享,交警对农机的处罚与农机监管脱节。

(二)法规建设滞后。农机法律法规建设比较缓慢,在诸多方面仍需加以明确。虽然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其中的规定具有静态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动态需求,如对乡村道路的界定、机动车的界定、农机部门执法手段的界定等都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为有关部门设定可靠的法律保障,以消除农机安全管理真空,减少事故隐患。

(三)管理力度不足。在源头管理中,对于农用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不全面,同时对其要求也偏低。部分检验人员缺少严格的训练,业务不精,专业能力受限,不能实现高效检测。同时,农机面广量大,经营分散,在作业中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增加了安全监管难度。

(四)管理设备落后。一是交通工具落后。绝大部分乡镇农机站没有安全检测车辆,开展工作靠自行车、电动车甚至步行。不仅影响对紧急突发事故的处理,也影响日常农机安全工作的效率。二是技术检测设备简陋。现有农机安全检测设备远远落后于形势,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不能满足实际检测工作的需求。许多乡镇农机监理人员仍采用“耳听、眼看、手摸、脚踹”等简单方法,缺少科学性与实效性,致使许多安全技术隐患难以及时发现。

(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对农机驾驶人而言,法律观念淡薄,安全意识较弱,尽管部分农机驾驶人参加过培训,但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掌握知识不扎实,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对农机监理人员来说,因受人员编制、工作环境、学习条件等影响,人力明显不足,知识更新缓慢,对安全法规的掌握欠缺,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不强。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调查研究,从乡镇实际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健全完善基层农机监管法规,尽早实现农机安全无缝式监管。

(二)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安全检验、监督检查三道防线,联合农机销售部门,借助基层干部、村农机协管员等力量,加大对三无机车的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

(三)落实农机安全监管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明确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定期检查乡镇农机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要追根求源,及时查出问题所在。对农机监管人员出现的违法行为,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及时堵塞安全监管漏洞,防止负面影响。对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事故的,要依照责任追究制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

(四)增加对乡镇农机监管工作的投入。建议县乡级财政部门将农机安全监管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改善安全监管手段,逐步配齐必要的农机安全检测设备和交通工具,提高安全检测水平。

(五)全面提升农机监管人员素质。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力度的基础在于人员素质。建议上级农机主管部门重视和加强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业余教育、举办培训班、选送进修深造等方式,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也可设置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和调动安全监理人员爱岗敬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凤珠.对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与思考[J].魅力中国,2010,03:247-248.

[2]张耀春.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矛盾及解决对策[J].江苏农机化,2014,06:33-35.

[3]李跃铭,卫媛.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机械,2010,20:44-45.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闸口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农机监理乡镇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不一样的农机展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