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2015-04-04 15:18刘永兰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耳标各乡镇疫病

刘永兰(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813000)

为进一步推进共和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笔者对本地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建议。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执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具体要求,是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对有关饲养、屠宰加工等场所进行登记,对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实现在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对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追踪和溯源。共和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于2008年开始,为全面了解本地区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本县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确保2014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共和县畜牧兽医站于2013年10月16日至11月28日,采取查资料、现场核查、走访牧户等方式,从组织管理、制度及档案建设,工作方案(计划)、畜禽标识发放与登记、标识佩戴及信息上传,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各乡镇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 组织管理

共和县动物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前期准备,2009年正式实施,成立了由县主管县长负责,农牧主管部门、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以及业务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设行政管理组和建设实施组,并与动物疫病防控“双轨”目标责任制相衔接,形成了组织严密的领导机制,确保了工作顺利实施。

2 工作进展

(1)2008年组织制定了“共和县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计划”,结合春秋两季牲畜免疫注射开展同时对全县耳标需求量进行统计上报;同年开始全面规范牲畜养殖档案,要求档案齐全规范且专人负责管理,人员档案的建立,识读器注册分配发放,耳标、识读器、散养户卡、流通卡、规模养殖户卡的使用培训工作,各乡镇兽医站建立了档案,目前各乡镇养殖档案建立工作已全部完成。(2)2009年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开展,根据共和县牲畜数量,申请动物标识177.3716万套,其中牛耳标168818套、羊耳标1588936套、猪15962套,同时做好了耳标的签收发放工作。3月4~5日在倒淌河镇哈乙亥村进行试点,召集全县76名兽医技术人员分成6组现场进行识读器的操作,耳标扫描信息上传,耳标佩戴,同时专人在溯源系统中进行查看统计并及时反馈,为春防全面开展耳标佩戴工作做好准备。在全县11个乡镇开展二维码耳标佩戴工作,年底全县牲畜耳标佩戴率达到了80%以上,部分乡镇达到了100%。信息上传率达95%以上。2010年申请二维码耳标337800套,其中牛耳标44000套、羊耳标287000套、猪6800套,主要满足当年仔畜耳标需求。目前已佩戴10万套,占到应佩戴的近四分之一,秋季在春季的基础上对新生仔畜进行佩戴;2011年订购40万套,其中牛耳标5万套、羊耳标34万套、猪1万套,目前已佩戴12万套,占到应佩戴的近三分之一,秋季佩戴任务相当艰巨。每年对各乡镇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督查6次以上,重点检查养殖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耳标佩戴及数据录入上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纳,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反馈,就地能解决的均给予及时解决。各乡镇兽医站均建立了档案室,安排专人负责养殖档案统一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了电子档案,对当年补兰牲畜做到了及时建档。

3 仪器设备到位及使用情况

目前全县各乡镇兽医站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识读器、便携式票据打印机等设备,除便携式票据打印机尚未使用外,其余仪器设备使用正常。截止目前全县共配备识读器64台,购入IC卡1327张。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1)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以来发现了不少问题,就本次调查结果看,标识订购数量可满足牲畜数量要求,但数据录入工作量大,牧区交通不便,新大陆、北京宝讯、平治东方三种识读器使用过程中部分出现质量问题,加上大部地区无网络信号,存在数据丢失、扫描信息无法上传,sim卡欠费;羊掉标率达30%以上。由于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由各村统一组织集中免疫,乡镇兽医站耳标佩戴数据录入费力,如果同步进行由于牲畜数量大、人员缺乏,对免疫注射进度影响较大,为此建议在免疫注射工作开始前集中进行数据录入登记造册,再集中组织佩戴,通过实践证明在工作量大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尽管开展先录入后佩戴的方法但由于,信号的问题、识读器的问题、交通不便等问题影响了数据信息的上传,导致了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质量有所下降。(2)目前所用散养IC卡内存太小而本地牲畜实际存栏数量大,大量内存卡管理不便,建议生产内存较大的IC卡以方便管理,识读器灵敏度较差,不能在强光下操作在牧区露天工作环境中有较大的阻碍性。(3)本地屠宰检疫场点多,检疫力度不强,耳标回收工作难度大,雇人回收缺乏经费,耳标回收跟不上,注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建议在屠宰场实行协检员制度,弥补检疫力量不足。(4)畜禽耳标掉标问题主要存在于羊,牛掉标现象较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羊耳标主要是耳标轴较长,耳标间隙超过0.5cm,容易互相扯挂或网围栏挂掉;牛耳标过大,塑料太软,难以一次穿透,造成耳标损坏,有些耳标二维码数字不清,有的数据不全,无法识读。建议耳标生产厂家在耳标选材、制造工艺、制作标准方面作相应改进。(5)动物疫病可追溯网络系统不稳定,造成上传信息丢失,并且各项数据查询有出入,建议在防疫之前做好动物疫病可追溯网络系统的维修,确保全展面开动物防疫工作期间网络系统的畅通,保障录入、扫描上传信息的完整性及各项数据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耳标各乡镇疫病
动物耳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图片新闻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免疫耳标佩戴在防疫实践中的应用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