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纬三路隧道717把刀挖出世界级工程

2015-04-05 19:53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5年7期
关键词:双线水压软土

2015年7月2日上午10:00,历经25 800多h的掘进,“天和一号”盾构从南京纬三路南线隧道“钻”出地面。10 d前,其孪生兄弟“天和号”盾构从北线隧道“破土而出”。至此,纬三路过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今年底将建成通车。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5 km和已建成通车的南京纬七路长江隧道下游约4 km处,采用双管双层、X型8车道盾构隧道方案,设计车速80 km/h,路线全长7.014 km,盾构段长3 557 m;南线下穿扬子江大道后与定淮门大街相接,路线全长7.363 km,盾构段长4 135 m。南京地铁3号线的开通,并未缓解南京长江大桥的拥堵状态,作为通行能力是长江大桥2倍的纬三路隧道,将成为连接南京主城区、河西地区和江北新区最直接便捷的快速通道。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施工技术难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点和挑战多。隧道开挖直径达到15 m,需要穿越软土、硬岩和砂卵石等多种地层,盾构施工中的水压最高达0.72 MPa,是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盾构隧道中遇到的最大水压。

纬三路“双线”盾构隧道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比已建成的长江隧道更为复杂。地层中有软土、一般性黏土、砂土、卵砾石及基岩等,易发生突发性涌水和流砂,严重时会导致地层塌陷。为保证“双线”盾构隧道顺利掘进,工程“量身定制”超大型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隧道掘进机“天和号”和“天和一号”。盾构刀盘配备各类刀具多达717把,其中备用可推出式滚刀为国际首创。总质量1 000余t的刀盘可伸缩100 mm,方便刀具更换和清除枯木等障碍物。

纬三路隧道埋深70 m,盾构要穿越强度较大的岩石层。盾构在江底掘进,刀具极易磨损,在高水压的长江底,打开盾构的前舱更换刀具并不容易。纬三路过江隧道盾构开舱更换刀具,首次使用先进的饱和带压开舱技术。

饱和带压开舱是指自开舱之日起,作业人员经历1次加压过程,长期(15~30 d)在设定压力的饱和居住舱生活和休息,每天乘坐穿梭舱至盾构工作舱从事检修工作4~6 h,结束后乘坐穿梭舱返回居住舱,待作业任务完成后一次性减压至常压。而按照常规方式,作业人员每次到舱内作业都需要加压、减压,而且只能在舱内作业20多min,时间短,效率低,费用高。饱和带压换刀工艺不但大幅度减少停机换刀作业时间,还可避免每班次作业必须减压的缺陷,极大地降低了作业人员减压病发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双线水压软土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水压的杰作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适用于厚度在线测量的水压闭环控制系统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双线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探讨
水压预裂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