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2015-04-06 05:20姜广辉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山东水利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山东省

马  良,秦  冰,姜广辉(1.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2.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1;.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马良1,2,秦冰3,姜广辉4
(1.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4;4.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介绍了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包括划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妥善处理山地城镇化与流域之间关系、编制产业或工业园区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制定取土场及弃渣场规划、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发挥植物措施生态屏障功能、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施工等,以期为今后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及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东省;城镇化;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近年来,山东省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等鲜明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体系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建成了以“一群、一带、双核、六区”为主体,7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56个小城市和1107个建制镇构成的城镇格局。以济南、青岛为双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不断崛起,成为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国第4大城市群。2014-10-09,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4大任务,重点突出“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文化建设”3大特色,这为今后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城镇化进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城镇化虽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如果忽视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过速或不合理的城镇化,将导致城市热岛、内涝、水华、灰霾、垃圾、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使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破坏严重,从而陷入生态困境。水土流失是与人类活动共存的重大环境问题,伴随城镇化的发展更加突出。

城市水土流失是指城镇化过程中人为活动所引起或诱发的水土流失现象,其中人为活动主要包括土地开发、市政设施建设、采石挖砂、筑路架桥、引排水工程及城市垃圾处理等。因城镇化进程具有城镇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频繁、自然地表扰动强烈等特点,使得城市水土流失有较强的地域性,强度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农用土地、自然流域产生的水土流失,故应与后者区别对待。城市水土流失具有危害严重、成因复杂、灾害突发、防治困难等特点。

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和大规模平整占用,扰动地表,破坏原自然景观、水系、植被以及地下岩溶裂隙,降低蓄水保土功能;不透水面的增加,致使降雨不能及时入渗,地下水无法得到补给的同时产生大量地表径流,城市排水压力陡增,破坏水循环及水生态。据测算,原自然条件下降雨产生蒸散发、浅层入渗、深层渗透和地表径流的比例分别为40%、25%、25%和10%,但在开发后该比例变为30%、10%、5%和55%。施工中的土石方挖填、调运及取土弃渣,不仅破坏城市山体,产生高陡裸露边坡,而且提供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物质源,在降雨日泥土被径流冲刷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并淤积,造成管网阻塞,影响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在大风日造成大量城市扬尘,产生灰霾及可吸入颗粒物,危害大气环境及公共健康。城市人口密度高,财富聚集,因此城市水土流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人身、财产重大损失,严重阻碍和制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 城镇化进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影响愈发凸显并受到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地位,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此,本文提出几点防治城市水土流失的对策,供今后工作实践参考。

2.1划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红线

城市发展不能“摊大饼”式无限扩张,应对城市生态敏感区划定红线进行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态资源与发展空间。为此,山东省率先在全国水土保持法规建设中划定水土保持“红线”,《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内水土保持功能明显降低、水土流失状况严重恶化的区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限制审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以下区域为“禁建区”:基本农田、行洪河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森林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地质公园核心区、道路红线、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走廊控制地带、城市绿地、地质灾害易发区、矿产采空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等,区域内禁止一切城乡开发建设活动。

2.2妥善处理山地城镇化与流域之间关系

山东省是山地大省,中部山地突起,东部丘陵散布,山地丘陵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7.45%。山地城镇化一方面导致山上村居人口快速转移山下,山地资源被流转承包进行开发,如盲目无序、掠夺式的开山采石等;另一方面,山地城市加速城镇化,涌入更多人口,进行辟山开道、移山建房等。因山地特有的能量梯度,成为了泥石流、滑坡、崩塌、雪崩、土壤侵蚀、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发育区。无序山地城镇化的后果不仅毁坏了生态景观,破坏了安全屏障,更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因此山地城镇化应秉承“亲水不占水、依山不占山”的理念,片区开发与流域统一科学规划,保留自然沟道河谷,结合封山育林与疏林补植,建设郊野公园或清洁小流域,发挥山地蓄水保土、涵养水源、生态维护、营造小气候等功能,既保留了城市特色,也为市民留下了登高远眺、怡情养性的场所。

2.3编制产业或工业园区水土保持专项规划

产业或工业园区是指通过行政的、市场的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的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区或产业群。由于该类型园区在全省数量众多、规模庞大,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现出集群式效应。水土保持法及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均有明确规定,园区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中进行水土保持评价,编写水土保持篇章,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与措施,并在规划报请审批前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园区建设可能诱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具有一次建成,企业分期分批入住的特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其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编制全园区的水土保持专项规划,明确防治总体要求,完善“三通一平”阶段防治目标及措施布设,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对后期入住企业,在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模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

2.4完善竖向设计,制定取土场、弃渣场规划

城市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土石方挖填运移,取土和弃渣随之产生,取土场、弃渣场成为城市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之一。土地的稀缺性决定了城镇化进程中取土场、弃渣场会越来越少,施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竖向设计优化论证,改变大开挖理念,鼓励项目内部土石方平衡或多项目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布局科学、经济合理的取土场、弃渣场中长期规划,结合片区开发时期,分时段建设取土场和弃渣场。

2.5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

暴雨径流既是水土流失致灾因子,也是城市的宝贵资源。科学管理城市雨洪是保障防洪安全、解决城市内涝、化害为利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干旱缺水的有效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比较著名的城市雨洪资源管理体系有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以及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等。参考上述体系,城市雨洪资源管理需改变传统单一排水思路,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管理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计与统筹实施城市水系、园林绿地、道路交通、建筑小区4大系统。

一是开展城市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利用原有或新建的河、湖、渠、湿地等水系集蓄雨洪。

二是城区内规划建设集生态、防洪、观赏、游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分散式公园,公园推荐下凹式绿化,集中绿化区设置生物滞留塘或雨水花园等蓄滞设施。

三是改造道路排水系统,推荐大小暴雨“双系统制”。片区内控制全部重现期为2~5年的小暴雨产流,不外排入市政管网;大暴雨产流经源头、过程、末端等各级蓄渗后再进入市政管网。无载重要求的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采取透水铺装地面。

四是建筑小区基坑施工避免强夯、大开挖、挤土桩等改变包气带密实度的施工方式。控制基础埋深,地上建筑物底板和地下建筑物顶板推荐单向找坡式布设,并在汇流处布设地下渗井。住宅供水推荐饮用水、冲厕水双管制,后者利用收集雨水及处理后的回用水等。

根据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后,到2020年全市调蓄雨洪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降雨量23.2mm,控制径流总量为951万m3,其中工程控制533万m3,自然下渗418万m3。

2.6发挥植物措施生态屏障功能

从城区规划到开发施工等各个环节减少对城市原有植被的破坏,或保存、或假植利用现有植被。注重施工过程临时植被的栽植,临时堆土(料、渣)裸露时间长于3个月的或无法避免雨季、大风季的,宜布设临时植草措施。城市绿化应优选植物品种、规格及配置模式。避免雌性毛白杨、柳树、三球悬铃木(法桐)等易诱发和加剧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品种。配置模式上注重营造“品”字形布设的人工生态林,避免林分结构单一的纯林。通过营造大面积、高水平、有特色、多功能的城市绿地,构建树种丰富、结构合理、自然协调、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2.7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施工

建筑耗能约占全球能耗的25%~40%,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根据《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 50668-2011),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可以减少传统石子、水泥等建材的开采加工及生产,有利于水土保持。城镇化进程中应大力推广和倡导绿色节能建筑中的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水蓄冷和电制冷调峰技术,太阳能空调、海水源热泵、风电、生物质能的建筑应用等。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设期间的落实,遵循《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倡导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节水、节地和节能技术等。如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时,应采取导流沟和泥浆池等排浆及储浆措施;4级风以上天气严禁回填土施工,施工间歇时应对回填土进行覆盖;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应小于0.5m,且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等。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示稿》[R].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8月28日.

[2]王玉杰.浅谈我国城市水土保持[J].景观园林,2013,5:145.

[3]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R].济南市海绵城市申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2月.

资助课题: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401003)、山东省重大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山东省水利综合试验基地降雨径流关系及雨洪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编号:SDSLKY201201)。

(责任编辑崔春梅)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09-03

作者简介:马良(1980—),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山东省即墨市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