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上涨拉高CPI

2015-04-07 02:40文/苏
金融经济 2015年19期
关键词:增长率猪肉月份

文/苏 剑

由于猪肉价格在CPI中所占权重相对较高,因此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势必会对CPI的变动产生同向带动作用,故坊间的“价格跟着猪肉跑”不无道理。

自2015年6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增长率开始止跌回升,6、7月份CPI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6%,分别高于5月份0.2、0.4个百分点,8月份又比7月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2.0%。与此同时,猪肉价格的上涨也进入了2月下旬以来的小高峰,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6、7、8月份猪肉价格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7%、4.0%、9.9%、7.7%。CPI同比增长率反弹的同时伴随着猪肉价格的暴涨,引发了各界对于 “猪周期”的关注。

猪肉价格或将接近封顶

所谓的 “猪周期”,同其它周期一样,存在量和价互相关联又独立运行的上涨、下跌,再上涨、下跌如此反复循环的过程。猪肉价格下跌,生猪养殖利润减少,养殖户开始退出,于是猪肉供给减少,这又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利润增加,养殖户开始再次进入,猪肉供给又开始增加,又导致猪肉价格再次下滑,养殖户又一次退出市场,这样周而复始形成猪肉价格和猪肉产量涨跌循环的周期。这是经济学中典型的 “蛛网模型”。在这样的周期波动中,我们最关注的是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因为猪肉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一篮子商品中权重在3%左右,权重相对较高,同时由于猪肉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此猪肉价格对CPI增长率的影响较大。

8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9.6%,CPI同比增长率为2.0%;与此相对比,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5.3%,CPI同比增长率为0.8%。由于猪肉价格在CPI中所占权重相对较高,因此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势必会对CPI的变动产生同向带动作用,故坊间的“价格跟着猪肉跑”不无道理。通过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观察CPI环比增长率和几大类主要食品价格对CPI上涨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比较清晰的看出猪肉价格波动对CPI的涨跌影响较大。

据农业部相关部门统计,本轮猪肉价格上涨始于3月18日。对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我们认为无非是供给端相对紧张所致。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规模没有出现大幅增长,人们对猪肉的喜好没有明显的上升,近期经济增长率还比往年低,因此需求端不存在过度增长的问题;从供给端看,受近两年的能繁育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的持续减少,猪肉供给出现了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1季度猪肉产量同比下降3.1%,上半年同比下降4.9%,因此是供给相对不足导致价格上涨。

对于猪肉价格的未来走势,我们认为经过7、8月份的高歌猛进,猪肉价格或将接近封顶。一方面,当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之规模化的专业生猪养殖加速了生猪库存的填补;另一方面,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转变,以及猪肉替代品的增加,对于猪肉的需求偏好已经出现了下降。另外,猪粮的主要成分豆粕、玉米的价格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起走低,降低了生猪的养殖成本。截止8月19日,中国农牧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猪粮比已升至7.66,远高于6.0比1的盈亏线,这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加速了猪肉供给的恢复。

全年不会形成通胀压力

经过我们初步的跟踪测算,随着6、7、8月份CPI同比增长率的反弹,CPI的拐点已经到来。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增长率应该继续回升,不过囿于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低,故总体来看全年不会形成通胀压力。受2015年低基数影响,预计2016年的CPI同比增长率或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就2015年下半年CPI同比增长率的反弹,我们认为猪肉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蔬菜、粮食、奶制品等均存在拉动下半年CPI增长率的潜力。我们认为,导致2014年到2015年第一季度CPI同比增长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分别是猪肉价格的下跌、石油价格的下跌,以及2014-2015年的暖冬。

对于猪肉价格的未来走势,我们认为经过7、8月份的高歌猛进,猪肉价格或将接近封顶。图/东方IC

猪肉价格的下跌,直接拉低CPI同比增长率是显而易见的。但从今年2月末开始猪肉价格进入上涨的周期,对CPI的带动也由负转正。7月份猪肉价格反季节大幅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7月份猪肉价格环比增长9.9%,但是进入8月份猪肉价格的涨幅有所收敛,环比增长7.7%。对于猪肉价格的走势,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猪肉替代品的层出不穷,人们对于猪肉的偏好有所下降,再加之生猪养殖技术的提升对市场需求补给及时,我们推断本轮猪肉价格上涨或将封顶,即便价格进一步上涨,上涨空间也有限。但是受前期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尤其是7月份的小高峰,它对CPI增长率拉动的影响 (部分通过翘尾因素)将延续至2016年年中。

2014年下半年石油价格的下跌和暖冬交织在一起,影响了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CPI同比增长率。一方面,以乌克兰危机为导火索引发全球能源价格的骤跌,对中国经济形成良性供给冲击,降低了商品的运输成本,尤其体现在冬季鲜菜、鲜果等时令性商品的价格环比增长率显著低于历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据气象部门报道2014—2015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2.3℃,较常年同期的-3.4℃偏高了1.1℃,温暖舒适的冬天在增加了果蔬供给的同时,又带来了畅通的运输环境。因此,石油价格的下滑和暖冬构成了2014年下半年至今拉低CPI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预计这种负向的影响将持续到2016年初。

对于当前来说,受反厄尔尼诺气象影响,6、7、8月份蔬菜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季节性的下滑,蔬菜价格的上涨对于CPI增长率的影响亦较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7、8月份鲜菜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0.5%、15.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0.46个百分点。 另外,根据高频数据的跟踪,我们发现鸡蛋、奶制品、水产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趋势。

过去拉低CPI的因素影响日渐衰退,而拉高价格指数的因素累计效应日渐凸显,故综合来看CPI增长率下半年及未来一年或将持续走高,在2016年全年有可能突破政府的通胀目标上限。预计下半年CPI增长率继续走高应该源于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其中猪肉、蔬菜年内仍是主要带动因素。

货币政策建议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CPI同比增长率虽然已从5月份的1.2%,连续三个月回升至2.0%,但仍是处于历史低位,与全年3.5%目标的上限相距甚远。PPI同比增长率由年初的-4.3%降至8月份的-5.9%。PPI增长率是工业品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的是工业品的价格波动。PPI同比增长率降幅持续扩大,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工业不景气的继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际经济整体低迷,大宗商品出口国为了确保本国GDP增长率和国际市场地位坚持降价不减产。从真实利率的角度来看,CPI、PPI同比增长率的较低水平对应的是真实利率的上涨,尤其是PPI同比增长率的大幅下降,在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工业企业早日走出困境。

我们预计2016年CPI同比增长率高于3%的概率较大,这对明年货币政策的走向构成了影响。按照目前的情况,明年的经济形势不甚乐观,所以政府明年可能面临经济增长下滑和通货膨胀率较高同时并存的局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滞胀”。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明年的CPI增长率。明年CPI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2015年基数较低,因此,应该主要关注CPI的环比增长率或者结合其他价格指标。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明年CPI增长率较高也是因为食品价格增长率较高引致的,我们通过对多种食品价格近10年的环比增长均值的对比发现,很多主要食品价格的环比增长率已从5月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迹象。因此,2016年CPI增长率较高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总体过热。相反,明年的主要政策目标应该还是稳增长,不应该因CPI上涨率的提高而采取偏紧立场。

猜你喜欢
增长率猪肉月份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猪肉卷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2月份国内煤炭需求依然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