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书写系统视角下的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

2015-04-10 07:32周铁民吴成刚
关键词:同源语义启动

周铁民,吴成刚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跨书写系统视角下的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

周铁民,吴成刚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同源词是指两种语言里形式相似的对应词汇,主要包括语音和正字法相似两个方面(如英语与法语)。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是指因为这种相似而使同源词加工要比非同源词更快的心理语言学现象。由于不同书写系统的同源词(比如日语与英语)不存在拼写上的相似,此效应则多在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加以验证,研究者就此提出了与相同书写系统语言内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的不同理论解释。

同源词;启动效应;书写系统

全球化过程导致双语乃至多语现象变得愈发普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表征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这不仅是心理语言学问题,也是双语心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更是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的重要问题。对此,双语认知领域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如修正层级模型(RHM)[1]认为,在词汇层是分离表征的,而在语义层则是两个语言共享的;双语交互激活模型(BIA+)[2]则认为,双语词汇在词汇层是融合的,存在激活上的竞争。通过探究不同解释的研究发现,双语词汇表征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一是双语者本身的特征,如语言熟练度、语言习得年龄、使用语言的时长、环境浸入等;二是词汇本身的特征,如词汇的具体性、词频、词汇在语义、语音、书写或拼写上的差异和重叠(即是否为翻译对等词、同源词、同音词、同形词、语义关联词等)[3]。其中在词汇变量上,由于同源词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一直是双语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材料。本文试图在介绍同源词概念和加工优势效应的基础上,从跨书写系统的同源词加工优势研究(比如,英语和日语)的角度,对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的相关理论加以描述和分析。

一、同源词与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

同源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和侧重。在语言学领域,同源词一般指有相同词源的词汇,侧重语言演化历史中词汇之间的先后关系。但是,在心理语言学领域,同源词更强调词汇的心理表征特点,如正字法的相似性、语音相似性。心理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同源词是个体在某个情境下呈现的刺激与心理表征之间建立的联系[4],强调的是个体加工词汇的过程。因此,同源词在双语认知领域一般被定义为不同语言中词汇在语义和形式上全部或部分重叠的词汇对,如英语中的flower(花)和西班牙语中的flor。大量研究表明,同源词比非同源词在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过程中有明显的加工优势,并在多个认知任务中有所体现,如词汇命名任务、图片命名任务、词汇翻译任务、掩蔽启动任务、句子阅读任务等。De Groot和Nas[5]采用重复启动和语义(关联)启动范式考察了同源词和非同源词在语言内和语言间的启动效应。重复启动指呈现的词汇(启动词)与让被试做词汇判断(目标词)是相同的;语义启动则是启动词与目标词为语义相关词(比如猫和狗)。结果发现,在非掩蔽和掩蔽条件下,存在语言间和语言内的重复启动和语义关联启动,而在掩蔽条件下,语言间的语义启动在非同源词中消失,而在同源词中则依旧存在。实验结果说明了同源词在语义表征上表现为语言间共享,而非同源词则是分离的。Van Hell和De Groot[6]采用词汇关联任务研究验证了该结论,即要求被试在呈现一个词汇后第一时间说出想到的词汇,以此计算语义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具体性词汇、同源词和名词要比抽象性词汇、非同源词和动词要更容易获得语义关联词。

Dijkstra等人[7]使用荷兰语和英语同源词让被试完成词汇判断任务。结果发现,语义和拼写的重叠可以使反应加快,而语音的重叠则会抑制对词汇的判断,但同源词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于控制词,并得到了Lemh·fer和Dijkstra[8]采用一般性词汇判断(同时加入英语词、荷兰语词和假词)任务的验证。近来,Du.abeitia等人[9]运用掩蔽翻译启动范式研究高度熟练双语者的同源词和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发现同源词和非同源词都存在显著的启动效应,但是同源词的启动效应更大。同源词的加工优势效应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的验证,表明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的稳定性。

二、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的跨书写系统研究

以往大量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多集中在相同书写系统的语言中,即字母语言。但与之不同书写系统的语言,比如汉语、日语、希腊语、韩语等是否也存在同源词的加工优势效应呢?最早进行跨书写系统研究的是Gollan等人[10],他们用掩蔽翻译启动范式研究希伯来语和英语的同源词和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首次将同源词的定义延伸到外来词(loan words),并用外来词作为两个语言的同源词,发现在由优势语(L1)做启动词时,翻译启动效应显著,且同源词的启动效应大于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但是在非优势语(L2)做启动词时,并没有发现翻译启动效应,证实了翻译启动效应的不对称性。

Gollan等人的研究仅局限于词汇判断任务,Kim和Davis[11]则研究了不同任务对于翻译启动和语音启动的影响。他们让韩英不对称双语者完成词汇判断、命名任务和语义分类任务。结果发现,在词汇判断和语义分类任务中同源词和非同源词的翻译启动效应都很显著,但是差异并不明显;在命名任务中则表现出同源词的加工优势效应。Kim等人认为,在词汇判断和语义分类中并没有发现同源词优势效应的原因可能在于词汇材料的选取为高频词,而Gollan等人研究中所选词汇为低频词,被试对低频词的熟悉度要更低,也就更依赖于语音信息来加工词汇,而且Kim等人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任务也会影响到不同类型词汇的加工过程。

另一类研究不同书写系统下的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是从形态层(morphology)的角度探讨的。Voga和Grainger认为[12],对于同源词优势效应的解释可能源于不同语言间同源词有形态上的重叠,比如rich(富裕的)与riche(法语)之间有共同的独立于语言的形态表征,因而rich和riche的衍生词都连接在同一个词汇表征上。如果同源词的优势效应来自于形态之间的重叠,那么词汇间形态重叠的启动效应应该与同源词启动效应相似,而如果同源词的加工优势效应来自于词汇间语音的重叠,那么语音相似的词汇间的启动效应就应该与同源词启动效应相似,或者可以通过增加词汇间的语音重叠而使同源词优势效应抵消。在一个实验中,Voga和Grainger使用同源词启动、形态相似词启动和语音相似词启动,结果发现同源词启动效应要比形态相似启动词的启动效应大,排除了同源词优势效应是源于形态重叠导致的理论解释。而在另一个实验中,选取希腊语和法语两个不同书写系统的语言,就可以直接排除正字法重叠产生的效应,因而就只剩下语音间的重叠变量。在此实验中,Voga和Grainger进一步根据同源词重叠量的多少划分为高重叠量和低重叠量的两类同源词。实验结果表明,翻译启动效应可以分解成两个成分,一个是对语义敏感,另一个是对形式敏感。而就同源词本身而言,同源词的加工优势效应体现在形式上的要比非同源词有更多的重叠成分。在另一个补充实验中,Voga和Grainger只选取高重叠量的同源词和非同源词,发现同源词和非同源词在语音相似词减去翻译对等词的反应时得到的净启动效应是相似的,说明同源词优势效应是由形态(在不同书写系统的语言间指的是语音)和语义两个成分构成的。

Voga和Grainger的研究所选取的语言是法语和希腊语,尽管两个语言是不同的书写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字母之间是相似的,从而可能会增加拼写上的干扰。Nakayama等人[13]试图通过日语和英语两个更为不同的书写系统语言来验证Voga和Grainger提出的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的理论观点。因为日语和英语不存在任何拼写上的相似性,就可以完全排除拼写的干扰。Nakayama等人在一个实验中用日语同源词和非同源词作为启动词、目标词为英语词汇,也就是L1-L2的掩蔽翻译启动设计,并用托业分数表征日英双语者的英语熟练程度,并且同源词和非同源词根据词频划分为高频词和低频词两个部分,Nakayama等人假设,如果同源词优势效应包括语音启动和语义启动两个部分,而且语音加工与词频是无关的,那么同源词优势效应不会受到词频的影响,即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同源词优势效应是相似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个假设,并表明语言熟练度也会影响同源词优势效应,语言熟练度越低会表现出越大的同源词启动效应。在另一个实验中,Nakayama等人改变启动方向,用英语作为启动词而日语作为目标词,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存在L1-L2方向的启动效应,而L2-L1的启动效应(非同源词作为启动词)较难出现,表现为启动效应方向的不对称性(详尽综述可见Wang[14])。但是Nakayama等人用英语同源词作为启动词时,仍然发现存在显著的同源词启动效应。再次证明了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包括语音和语义两个部分,因为语音的加工不受语言熟练度的影响,因此即使较低语言熟练度的日英双语者也表现出L2-L1的同源词启动效应,而没有表现出L2-L1的非同源词启动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Nakayama等人的研究中,因为选取的语言为日语和英语,而日语与英语存在的同源词(外来词)是由片假名表征的(如レモン—lemon,柠檬),而在非同源词中则是用汉字来表征的(如女性—woman,女性)。而片假名和汉字本身就有差异,比如片假名要比汉字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与片假名要更复杂。因此在同源词和非同源词启动层面上存在本质的不同。为了使用相同的启动词,Nakayama等人[15]依据语音重叠量来区分高语音相似和低语音相似的同源词。这样,启动词都为同源词(片假名)而且如果语音成分是同源词优势效应的一部分的话,那么高语音相似的同源词会引发更大的启动效应。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理论观点。尽管Nakayama等人划分两类同源词,但是因为所选语言(日语)本身的特性而没有办法真正地获得相同表征特点的同源词和非同源词作为启动词。而汉语则可以实现同源词和非同源词的同质性,因为汉语中的同源词(如tank—坦克)与非同源词(如doctor—医生)都为汉字表征的。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选取汉语作为启动词研究同源词的加工优势效应。根据回顾以往跨语言系统的同源词加工效应的研究,可以发现加入不同书写系统这一变量的必要性和广阔前景。

三、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

显然,相同书写系统和不同书写系统对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有不同理论解释。相同书写系统的研究(比如西班牙语、英语)因为存在相同的词源和词根,因此同源词优势效应可能是因为形态的重叠。Daivs等人[16]发现西班牙语和英语同源词启动效应而没有发现非同源词启动效应,同源词的启动效应在语言间和语言内是相似的,而且该效应与语言学习历史没有关系。另外,Davis等人改变同源词之间的正字法重叠量和语音重叠量,却发现减少正字法或语音重叠量没有影响到同源词启动效应的大小。因此,Davis等人认为,同源词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因为同源词不仅受形式或语义的相似性影响,本质上是受到了形态的影响。因此,Sánchez-Casas等人在几个双语认知领域有影响力的模型中都加入了形态层来解释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在De Groot等人提出的分布特征模型(DFM)中,除了DMF模型本身对双语里各个类型词汇(如抽象词、具体词、名词、动词)的表征解释之外,加入同源词之间的形态重叠部分。在原始DFM中,De Groot和Nas认为荷兰语和英语的同源词在概念层是共享的,而非同源词在概念层则是分离的。Van Hell和De Groot则认为同源词和具体词、名词一样,在不同语言间的词汇间有更多的共享成分,从而使这些类型的词汇比非同源词、抽象词和动词有更强的关联启动。而在加入形态层后则同源词间因为有共享的词根而形态相似继而形成同源词启动效应优势。

在另一个模型——双语交互激活模型(BIA)中,Sánchez-Casas等人则认为加入形态层能更好地解释同源词加工优势效应。形态层可以调节语义和形式并由于同源词共享相同的词根和语义而形成一个单独的路径。而非同源词则形成两个路径,当目标词呈现时,因为没有共享的词根,目标词的词根也就不会受到启动词词根的启动,仅会受到相应形式的激活,也就解释了在较短启动词呈现时间的条件下没有出现非同源词启动效应的结果,因为非同源词翻译对等词间存在语义重叠,所以在启动词呈现时间较长时,可以出现非同源词启动效应。

对于不同书写系统的研究,Voga和Grainger认为,同源词并没有形态层的影响,而只受到语义和形式(语音或拼写)的影响。从而提出同源词在本质上与非同源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形式上两个语言的同源词间存在重合导致加工的优势效应。该跨书写系统的研究随后也得到了日英双语者的验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日英双语的同源词和非同源词表征本身存在差异,所以需要今后研究使用同质的非同源词和同源词启动来考察同源词启动效应。此外,因为完全不同书写系统的语言间无法考察形态对同源词加工优势的影响,因此想要真正区分同源词启动优势效应的形态解释或者语音解释,需要同时包括跨书写系统和相同书写系统的语言间的研究(比如日语和汉语)来验证。

[1]Kroll,J.F.&Stewart,E.Category interference in translation and picture naming:Evidence for asymme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bilingual memory representation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4(2):149-174.

[2]Dijkstra,T.&Van Heuven,W.J.B.The architecture of the bilingualword recognition system:Fromidentification todecision[J]. 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2(5):175-197.

[3]Sánchez-Casas,R.,&García-Albea,J.E.The representation of cognate and noncognate words in bilingual memory:Can cognate status be characterized as a special kind of morphological relation?In J.F.Kroll&A.M.B.De Groot(Eds.),Handbook of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226-250.

[4]Carroll,S.E.On cognates[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93-119.

[5]De Groot,A.M.B.,&Nas,G.L.J.Lexical representation of cognates and noncognates in compound bilinguals[J].Journal of Memoryand Language,1991(1):90-123.

[6]Van Hell,J.G.,&De Groot,A.M.B.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n bilingualmemory:Effectsofconcretenessand cognatestatusin word association[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1998(3):193-211.

[7]Dijkstra,A.,Grainger,J.,&Van Heuven,W.J.B.Recognition of cognates and interlingual homographs:The neglected role of phonology[J].Journal ofMemoryand Language,1999(4):496-518.

[8]Lemhöfer,K.M.L.,&Dijkstra,T.Recognizing cognates and interlingual homographs:Effects of code similarity in language specificandgeneralizedlexicaldecision[J].Memory& Cognition,2004(4):533-550.

[9]Du.abeitia,J.A.,Perea,M.,&Carreiras,M.Masked translation priming effects with highly proficient simultaneous bilinguals[J].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0(2):98-107.

[10]Gollan,T.H.,Forster,K.I.,&Frost,R.Translation priming with different scripts:Masked primingwith cognates and noncognates in HebrewEnglish bilingual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1997(5):1122-1139.

[11]Kim,J.,&Davis,C.Task effects in masked cross-script translation and phonological priming[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3(4):484-499.

[12]Voga,M.,&Grainger,J.Cognate status and cross-script translation priming[J].Memory&Cognition,2007(5):938-95

[13]Nakayama,M.,Sears,C.R.,Hino,Y.,&Lupker,S.J.Masked translation priming with Japanese-English bilinguals:Interactions between cognate status,target frequency,and L2 proficiency[J]. Journal ofCognitive Psychology,2013(8):949-981.

[14]Wang,X.Language dominance in translation priming:Evidence from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J].The QuarterlyJournal of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3(4):727-743.

[15]Nakayama,M.,Verdonschot,R.G.,Sears.C.R.,&Lupker.S.J. The masked cognate translation priming effect for different-script bilinguals is modulated by the phonological similarity of cognate words:Further support for the phonological account[J].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2014(7):714-724.

[16]Davis,C.,Sánchez-Casas,R.,García-Albea,J.E.,Guash,M.,Molero,M.,&Ferré,P.Masked translation priming:Varying languageexperienceandwordtypewithSpanish-Englishbilinguals[J].Bilingualism:LanguageandCognition,2010(2):137-155.

【责任编辑赵颖】

B849

A

1674-5450(2015)05-0157-03

2015-07-05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BBA120015)

周铁民,男,辽宁彰武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猜你喜欢
同源语义启动
两岸年味连根同源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语言与语义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雾霾来袭 限产再次启动
安发生物启动2017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虔诚书画乃同源
西部最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启动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