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涉农专业政行企校联动理实职岗互通育人平台的建立

2015-04-10 11:28季慕寅张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岗位

季慕寅张爽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高职涉农专业政行企校联动理实职岗互通育人平台的建立

季慕寅1,2张爽1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在高等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联合办法机制指导下,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的合作办学思想。其涉农专业在多年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中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政行企校联动,理实职岗互通育人平台,创新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工学结合;融入;高端技能型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紧密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时代。但是,当前职教行内有一个公论——“农业职教,是底层的底层;困难中的困难”。这该是一个发力要从传统农业国家走向创新型现代国家应该面对甚至长期面对的无奈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涉农职教的发展是政府的、社会的、教育的、个人的责任。

笔者所在单位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引领下,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拓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不断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涉农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教科研以及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实效。相关涉农专业始终坚持打造一支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实践动手能力扎实、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科研能力突出、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学团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学工三位一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建立了政行企校联动、理实职岗位互通的育人平台,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服务产业能力,获得政、行、企、校的广泛好评,社会效益显著,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1.以“融入”为基础,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

深化“融入式”校企合作制度改革。在政府主导,学校“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的合作办学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方式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把企业文化、工艺流程、职业技能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战略合作,政、行、企、校四方共同组建专业建设理事会,形成合作育人的机制,把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在企业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实质性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专业与产业同步发展。解决了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及实习保障问题,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全程化管理、同工同酬、拓展顶岗内涵,购买实习保险,保障实习学生基本权益、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制度化建设,把学校、企业、学生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校、地、企、生等多方联动机制,制定并完善了校企合作招生、订单班管理、工学结合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校企合作育人制度,有效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实践育人。学校牵头,召集政行企相关人员,针对合作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举办至少一次校企合作恳谈会、座谈会、专业建设研讨会,交流沟通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探索校企业合作新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新内容。

2.以“服务”为起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产业的人才需求紧密挂钩,有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和合作企业特点,结合职业岗位特点完善适应产业发展和合作企业需求的“全程式、四阶段、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下、发展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全程式:学生从进校时在涉农专业教师指导下,全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技能实践,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的感性认识;在进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即分组进行自负盈亏的全程实操训练,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理性认识的升华。

四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进校就全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各类实践,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巩固专业思想;第二阶段,通过对涉农专业课的学习,结合校内生产基地进行自负盈亏的全程实操训练,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结合;第三阶段,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全面实施顶岗实习(待遇与厂方员工同工同酬);第四阶段,通过就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和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开展就业讲座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产学结合:在专业建设理事会的指导下,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产学融合,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出企业需求的职业素质高、创业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会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以现代化实训中心建设为纽带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校企合作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窗口,立足学院,采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面向社会开放性产学结合形式,提升专业教师产学研素养。在有特色的的人才模式引领下,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政行企校联动,完善运行机制

由学校、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理事会,根据“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思路,推进校企对接,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契机,把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把在企业实习、实训等环节实质性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在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积极探索创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评考核体系,与就业实习单位开展多方位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标准,统一合格学生与合格员工的评价标准,以《顶岗实习学生手册》为基准,量化考核指标,体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通过在校学习、实训和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了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强化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配备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推行实习指导教师驻点联系制度。在保障学生实习安全的前提下,与实习单位深层次合作,促进学生在实习岗位的流动,熟悉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与与要求。

结合专业群建设,与地方涉农行业紧密对接,形成了专业技术人员互聘互用、校企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产品研发的校外实训基地长效运行机制。

4.理实职岗互通,强化实践育人

依据当前涉农专业职业岗位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需求,整合现有实验实训设施,组建融教学、实验实训、培训、技能鉴定、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型、开放型实训中心,完成实践教学的系统设计,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校内基地职场化的目标,使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项目更为客观有效。在政行企校联动平台起到服务示范作用,解决专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校内实训中心的推动,完成校内外专业相关岗位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任务,建设具有浓厚职业氛围,融教学、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考核体系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确保校外实验实训和“实践育人”的需要,“双证书”达到全覆盖,所有学生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核,持双证毕业。行业、企业等方面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学校相关专业人员共同探索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和改革,结合对口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构建了“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围绕学生职业岗位定位和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定位实现零距离无缝衔接。以“教、学、做”合一为基本要求,转变培养方式,从理论、实践、职业、岗位等方面实现互通,推进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5.政策建议

当前形式下,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联合办学机制,促进学校与专业关联度高的,有良好公信力的规模涉农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毕业生定期跟踪回访制度,调查企业满意度,以及就业创业成效,完善跟踪调查长效机制,以全面详实的毕业生数据库,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跟踪调查的无障碍互动;根据岗位职业技能、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专业发展趋向等方面调查结果反馈信息,掌握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就业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关系并作出分析,及时推进政行企校互动,促进理实职岗互通,随时掌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促进涉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涉农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1]王少兵等.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实习—就业无缝对接教学模式的建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15-16.

[2]师承瑞.校企一体化创新高职办学模式[J].高职教育在线,2012(19):53-55.

Under the mechanism that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under government’s leadership,occupation’s guidance and businesses’involvement,as one of the first group of higher professional colleges for national demonstration,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stablishes the ideology of“cooperation in education,involvement in management,integration in culture and agreement in employment”to run the school. Guided by the idea,in years of explor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of college and businesses,working and learning,the agriculture related majors establishes the original linkages between college and business,strengthening the interflow platform in profession and position education,innovating training mode of unique talen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oper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Integration;High-end technical type

G521

A

2095-7327(2015)-08-0023-02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技能大赛有效反馈机制的建立与探索》(2014zdjy154)中期成果,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波尔山羊育龄相关的繁殖力衰退的影响因素研究》(KJ2014A284)中期成果,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强化过程控制,创新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管理模式》(2012jyxm632)成果,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3zy101)成果,安徽省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55)成果。

季慕寅(1974—),男,安徽无为人,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博士在读,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防控研究。张爽(1975.9—),女,芜湖人,硕士,副教授,食品检验高级技师,长期从事食品检测技术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与安全。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岗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