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15-04-10 11:28苏园园蒋磊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4000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4300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意识大学生

苏园园蒋磊(.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4000;.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43000)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苏园园1蒋磊2(1.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

感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心,促使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主动承担起自身对社会、家人、朋友的责任。本文在分析影响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师道德建设、重视示范作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视教材资源建设、与家庭协同教育、优化教育方法等建议,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系统探究。

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创新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越来越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大自然、社会、亲人、朋友、国家的感恩之心更加强烈,责任心也明显加强。但另一方面,在学校、社会、家庭、个体消极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也逐渐暴露出感恩缺失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目前,我国高校的感恩教育在各方努力下已经取得喜人成绩,感恩对象逐渐增多,感恩方法趋于多样化,感恩载体不断更新,感恩内容更加丰富。但不可否认,当下高校的感恩教育在课程建设、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因此,必须全面研究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并提出创新性意见。

1.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若要创新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首先必须弄清楚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述,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教育环境不利于感恩意识的培养

恩格斯曾说:“所有的道德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经济的产物。”可见,社会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同样要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假冒伪劣商品等负面想象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人类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其行为意识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难免要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会注意到老人摔倒没人敢扶、公交车上无人让座、见义勇为者被人误解等现象,思想意识受到猛烈冲击,感恩意识也随之淡漠。

1.2 现行的道德教育模式不科学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模式成“倒金字塔”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感恩品质与道德素质的发展。按照人类的身心发展需求,基础教育阶段应当教学生做人做事,对他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大学教育阶段则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他们实行政治道德教育。但纵观我国的道德教育总趋势可以发现,当前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倒置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才接受法律常识、公民读本教育,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政治道德教育则被放置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这种道德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不利于其感恩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对生命和生活充满了疑惑和漠视。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让学生过于重视智力的提升,忽视了自身的感恩意识和道德素质,进而产生自私、冷漠、绝望、藐视生命等心理问题。

1.3 教育形式僵化单一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发达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首先,原有的感恩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显性教育,当然不能忽视认知的灌输,但同时也应广泛关注和尝试其他感恩教育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感恩教育,过于重视“灌”,而轻视了“输”,以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不管对象、不问条件、不讲实效的强迫性感恩教育现象。

其次,传统的感恩教育形式缺乏必要的民主性。在这种旧有的教育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教师说学生做,教师讲学生听”,这显然未能尊重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处于对立地位,违背了感恩教育的内在规律和要求。

再次,传统的感恩教育形式过于知识化和观念化,忽视了教育的实践性。导致许多大学生只会背诵或议论感恩知识,却缺乏感恩实践能力,无法做出实际有效的感恩行为。此外,传统的感恩教育形式过于老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象和环境都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高校逐渐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办学主体也趋于多元化,后勤服务则日益社会化,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逐渐在高校校园内普及,这些变化都对感恩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感恩教育手段就显得过于陈旧,需要及时更新。

2.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创新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素质的提高,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我们必须在感恩教育中不断探究和实践,创新教育模式,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优化感恩教育方法

与所有教育模式一样,教育方法在感恩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创新感恩教育模式,就必须优化感恩教育方法。首先要优化实践教育方法,所谓的实践锻炼主要是指教师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劳动锻炼、志愿服务,以及各团体、学会、协会组织的各种感恩活动,从而促使大学生增强感恩意志,提高感恩能力,并巩固感恩认知。其次要优化典型教育法,所谓的典型感恩教育法主要是指引导大学生学习、比较和对照典型感恩人物与事件,从而增强感恩意识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增强感恩教育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感染力。要优化典型教育法就必须正确选取典型事例、典型集体和典型个人,并采用正面型教育法加以开展。第三要优化激励教育法,这种感恩教育方法依据大学生的主观动机与客观需求,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激励法主要包括目标激励、精神激励、行动激励、物质激励和榜样激励,施教者可以根据教育形式和目的从这几方面加以入手。

2.2 革新感恩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若要使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及时革新感恩教育理念。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形势与需求,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感恩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理论,还包括感恩能力与精神。此外,还要革新大学生感恩教育目的。感恩教育与高校的专业课有本质区别,专业课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但感恩教育则是要引导大学生超越世俗的利害关系及个体生物的需求,抛弃功利性和实用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感恩素养。只有认清这一点,高校感恩教育才能确定培养方向,并稳定有序的开展。

同时,还要创新感恩教育的过程。在传统的感恩教育模式中,许多施教者将感恩教育过程视为知识的灌输,将感恩教育程式化和简单化。就感恩教育的本质而言,它应该是情感教育过程、认知教育过程、感恩信念教育过程、感恩意志教育过程、感恩习惯教育过程、感恩品质教育过程的统一,单纯的追求或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会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

[1]勤儒,王燕芳,陈昌龄等.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2006.

[2]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

[3]旭峰,刘晓萍.关于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

[4]方思刚,刘海彬.打造感恩教育品牌创建校园特色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08.

[5]刘波.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

Contemporary Thanksgiving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 Students

Su Yuan-yuan Jiang Lei
(1.Wanjiang College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2.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hui maanshan 243000)

Thanksgiving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it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has to benefit students strive to enhance the lives of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ssum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society,family and friend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mpact on Thanksgiving Education,proposed to strengthen teachers'moral construction,attention to role model,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family,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suggested for Thanksgiv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models were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College students;Thanksgiving;Education model;Innovation

G641

A

2095-7327(2015)-08-0033-02

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究》(编号为2013szxm172)。

苏园园(1987—),女,河南南乐,硕士,就职于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思政教研部,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蒋磊(1986—),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就职于安徽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