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的ESP英语教学探究

2015-04-10 11:28吴莹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英语教学目标

吴莹莹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基于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的ESP英语教学探究

吴莹莹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使大学英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常常不能实现教学中的各个目标。尤其在强调实践的ESP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凸显,而网络多媒体的介入丰富了ESP教学,现代化的虚拟语言学习环境更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身临其境完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但是英语教师如何将虚拟语言学习环境更好地利用到ESP教学中,必须先明确ESP教学目标,并能与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出生动的虚拟场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并建立相应评价体系以督促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学习效果。

虚拟语言学习环境;ESP教学;教学模式;虚拟现实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有了巨大改变,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版。大纲最为明显的特色是,要求各地各学校“采用基于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教育部,2007)。

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然而它在各方面都局限了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ESP课程注重对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双重要求,这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然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此带来契机,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虚拟语言学习环境与ESP课程的结合不仅体现了英语教学对传统课堂模式的突破,同时也体现了ESP教学“教学做合一”的特点。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语言学界在虚拟现实VR应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近些年涌现出很多在语言教学中运用VR的实例(Schwienhorst,2002)。随着VR的日渐成熟和普及应用,目前国外研究逐渐转向运用VR开发面向语言教学的三维虚拟学习环境,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欧盟的VILL@GE项目、俄罗斯的三维多用户俄语虚拟世界等。

国内语言学界较早关注虚拟现实(VR)的是郑艳群(1999),此后王琦(2001)、郭万群(2002)等描绘了虚拟现实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力。马冲宇(2009)提出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平台构建适用于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三维虚拟学习环境。张海森(2010)、马武林等(2010)分别介绍了他们在三维虚拟环境平台“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组织语言教学的经验和心得。“第二人生”(Second Life,SL)是美国林登实验室2003年推出的一款模拟现实世界的大型多人在线虚拟环境平台,其中一些著名院校如剑桥、哈弗等在SL创建虚拟校园,开设虚拟课程,使之成为教育领域最受欢迎的研发平台。

总体而言,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研究群体和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尚不明确。尤其针对ESP课程中利用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匮乏,绝大多数研究都是着眼于虚拟语言环境与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GE)教学的结合,而针对虚拟语言环境与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结合研究还远远不够。

2.理论基础

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Waters 1987)。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下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虚拟语言学习环境是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将目的语环境仿真在网络中,其目的是为学生营造更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被动灌输的学习转为主动探求的学习。从上述两个概念中不难发现,ESP课程的开展需要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进行,而虚拟语言学习环境是仿真社会环境,此社会环境既包含生活情境也包括工作情境,这也是David Kolb所倡导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获得知识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体验式的过程。体验式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中锻炼英语技能和专业技能,既实现了教学目标,也节约了现实的活动开销。因此,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完全可以和ESP课程有机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能将单纯的“学”转化为“做”,为进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3.实施过程

3.1 明确ESP教学目标

为了能有效的开展ESP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所教授的课程的教学目标。通用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一般是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但ESP教学是英语和专业的结合,不仅要设立语言目标,而且要设立技能目标。至于专业技能目标的设立,也不能建立在假想臆测之上,必须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资料,并到相关行业企业做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与企业专家沟通交流,获得一线的专业资源,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工作流程,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以鼓励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实现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双重提高。

我院的英语教学极其注重对英语的实践应用,开设了旅游英语、新闻英语、双语播音、酒店英语、会展英语、影视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我院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传媒院校,与省市电视台报社多家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我院的老师和学生都有机会到相应的单位顶岗实习,了解一线工作状况,对于新闻英语和双语播音的ESP课程教学也有指导作用。同时我院管理系与多家涉外旅行社和涉外大酒店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也为专业教师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并且可以对实习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以不断改进我们的旅游英语、酒店英语、会展英语的ESP教学目标和方法。

3.2 设计仿真实践场景

ESP教学目标明确后,需要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由于其强调实践学习的特征,而且实践学习往往在真实场景中更能有效进行,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在仿真社会情境中通过交际实践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应将虚拟现实(VR)的设计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要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仿真场景体验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而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的设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这对于语言教师是个极大的挑战,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作为英语教师在完成了上述第一个研究内容,就需要英语教师把你所设想的工作场景和任务,转达给软件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利用文字图像或动漫的形式呈现出教师的想法。为了更清晰直观了解这一内容,以2007年欧洲开展VILL@GE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的全称是Virtual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Edutainment Activities(寓教于乐的虚拟语言学习,笔者译)。在此项目的虚拟环境中,设置了一些英国生活场境,这些场景分为三类:

(1)地标物如大本钟、邮箱及红色双层巴士,这类仿真物可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

(2)虚拟超市、动物园、服装店等,这类三维模型为幼年语言学习者设计。

(3)虚拟银行、旅行社和房产公司等,这些仿真模型为更高水平的大学外语学习者设计的。从VILL@GE项目中我们得到启示,针对不同ESP课程,设置不同的虚拟场景,比如旅游英语,可以设置旅行社和旅游景点,学生模拟导游在旅行社办理接团手续,带领游客参观景点,一路上虚拟景点更换,学生扮演导游用英语讲解各个景点特色,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完全沉浸在场景中,将所学的英语和专业知识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3.3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不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虚拟学习环境的设立,都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技能水平。如何检测教学效果,检测学生水平,需要有一定的量化指标来评定。笔者认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各个开设ESP课程的班级发放问卷,并把班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验,一组学生是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习,主要是老师传授和学生回答的授课方式;另一组学生在有计算机辅助的虚拟语言学习环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虚拟工作场景中完成具体的任务,最后将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手段及自己的参与状态、达成状态等指标的评价结果通过SPSS软件系统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最后教师将回收的问卷调研结果将成为建立ESP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通过各项指标的反馈结果,教师能够对ESP课堂教学中虚拟语言学习环境进行修正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综合驾驭。

4.结语

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可以运用到ESP教学中有着理论基础,但在运用过程中需先要确立教学目标,再针对目标设计教学场景,最终建立评价体系以检测学生水平和教学效果。

[1]马冲宇,陈坚林.基于虚拟现实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J].外语电化教学,2012(11).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马武林,蒋艳.基于Second Life的英语教学途径新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 (20).

[4]张海森.基于多用户虚拟环境的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5]郑艳群.虚拟现实技术和语言教学环境[J].世界汉语教学,1999(2).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rought by modern teaching methods,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 hardly motivate English learners,and accordingly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cannot be fulfilled,especially in ESP teaching.Instead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enrich ESP teaching,and Virtual Reality is a virtual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where learners can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specific tasks in a vivid situation.However,in order to best utilize Virtual Reality in ESP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first clarify ESP learning objectives,and then design vivid virtual situations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echnicians,and finally set up an evaluating system to assess learners’proficiency in finishing tasks.

Virtual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ESP teaching;Teaching mode;Virtual Reality

G642.0

A

2095-7327(2015)-08-0053-02

吴莹莹(1979.9—),女,安徽合肥人,就职于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英语教学目标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浅谈虚拟现实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