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能本位、理实一体”视角探析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2015-04-10 11:28李蕾丁闯王学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素能理实一体

李蕾丁闯王学住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0;2.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基于“素能本位、理实一体”视角探析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李蕾1丁闯1王学住2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0;2.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从“素能本位、理实一体”职业教育理念的视角探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丰富高职体育教学资源,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实现“素能本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高职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0.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多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始终以“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1]。所谓“素能本位”强调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实一体”突出了培养过程,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习到工作的零跨越[2]。高职体育教学既具有普通体育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职业教育的个性,也即是高职体育教学既要完成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又要为职业技能教学和专业特点服务。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在高职院校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够弥补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缺憾,同时更好的实现“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职院校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3]。

1.“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对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安徽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虽然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是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在关注身体健康和技能的同时,容易忽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内容单一、陈旧,职业特征不明显,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等现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的把握不当,要么过多的放任学生,学生课内课外体育活动脱节。

上述问题都成了阻碍“素能本位、理实一体”实现的绊脚石[4]。若想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真正发挥高职体育的作用,实现“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的目标,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亟需正面上述问题,因此,我们需另辟蹊径,打破多年来竞技体育垄断校园的局面,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各取所长,共谋发展。

2.“素能本位、理实一体”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2.1 是实现“素能本位”的基本条件

“素能本位”是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基础和目标,不能重视一方的教育而忽视另一方的培养。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职校园,作为教育内容纳入体育教学课堂,会对“素能本位”的实现起到推动作用[5]。首先,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活动,势必具有体育教育的特性和功能,也即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整情绪,调节心态。作为民族传统活动,来源于民族,是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他本身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职业道德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其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民俗、风土人情,也代表了某一区域的地域特点,掌握这些背景资源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是有所裨益的。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多是面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民族特点,练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增加其知识储备量,并将应用于自己的职业中,辅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6]。

2.2 是落实“理实一体”的基本要求

“理实一体”是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也就是要求高职的教育内容设置能够使学生利用所学,直接运用于自己职业中,体育教育也同样存在“理实一体”的需要,体育教育应该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能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还要在生活中,甚至于他们的一生都能够有所收益。目前的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学生在校的这一阶段集中进行的学习,而对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仍然没能拿出好的对策[7]。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能够极大限度的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当中,保证了体育教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这对所学所用一体化的实现是极其有效。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广泛、项目繁多,且规则简单易操作、趣味性、参与性高,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便于推广和普及,适应不同性格、不同体质学生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形式,利于学生“理实的结合”[8]。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进入课堂能够推动“理实一体”的落实和体育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2.3 是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寓竞技性和技巧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体育活动,包括:传统体育舞蹈,竟技性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传统体育项目,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9]。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仍然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束缚,教学目标虽制定全面,但落实效果不好;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体育学习意识薄弱,制约高职培养目标实现,教学评价片面等问题依然是制约高职体育发展的因素。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改进、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并应用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多样的运动形式不仅能丰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而且还能体现体育课程的选择性和地方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解决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的问题[10];其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简单,参与度高,同时这些项目多是集体、团体性的活动,需要全员参与,因此作为教学内容,能够体现较高的参与度,学生们在团体性的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拼搏意识,抗挫折能力[11];再次,民族传统体育便于组织,利于课内课外的开展,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那么,教学评价在无形中就会注重参与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结果之上了;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时代性、发展性和民族性,满含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中揉入民族教育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品德,更能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12]。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进高职是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高职教育处在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发展的阶段,然而,通过调查分析,高职体育教育面临体育教学改革停滞不前的局面,“素能本位”作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理实一体”作为改革过程中的任务,同样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直面的困难。因此,我们应另辟蹊径,打破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僵局。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有着现代体育教学不可企及的优势,集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竞争性、凝聚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职校园是实现“素能本位”的需要,是落实“理实一体”的需要,也是突破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更是保护、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要。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高职体育教学相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并在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民族与现代体育教学优势,在实现体育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注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文化素质、合作精神、职业能力,同时能够保证高职体育教学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更好的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1]蒋雪娟,兰树茂,王志斌,et al.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前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49-50.

[2]蒋永忠,张颖,李红梅.基于理实一体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88-91.

[3]黄涛.浅谈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J].神州,2013, (11):80.

[4]赵礼华.高职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6):164.

[5]徐挺.创新“素能本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1-4.

[6]杨伟,谢德体,李晓华,et al.基于素能本位的高职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214-218.

[7]李东东.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1):117-120.

[8]贾辉艳.高职教育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研究——以金融证券专业为例[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2):59-63.

[9]阳源.民族体育项目引入民族地区高校教学的现状及实践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02):109-111.

[10]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3):139-141.

[11]王亚琼,李康林,王有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线促进贵州民族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2):84-87.

[12]徐培文,徐淑斐.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21-23.

G807.4

A

2095-7327(2015)-08-0081-02

李蕾(1983—),女,安徽凤阳人,硕士,讲师,就职于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素能理实一体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职业教育赢在素能
以“学练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能
让数学语言的美丽之花在数学殿堂中绽放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