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作业评讲的探究
——以《综合英语教程》为例

2015-04-10 11:28毕秀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作业语言

毕秀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桐城231400)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作业评讲的探究
——以《综合英语教程》为例

毕秀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桐城231400)

作业在课程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小组合作学习、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和“负面”输入的教学理念,进行了由学生来评讲《综合英语课程》作业的尝试。这种互动性的作业评讲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

作业;小组合作学习;可理解性输出;“负面”输入

0.引言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作业;作业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学生而言,它能具体、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到的新知识,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商的重要方式;对教师而言,作业能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情况,从而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障碍。在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业也成为改革的一项热点,如前几年提出的作业“减负”就是其中的一例。新课程改革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理念亟需我们重新审视作业在教育教学中的目的,其目的可以简单概括为:“(1)扩展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个性发展,锻炼合作精神;(3)注重素质提升,不忘愉悦心灵”[1]。

1.我校《综合英语课程》作业讲解现状

综合英语课程是我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无疑,作业的地位在课程的实施中举足轻重;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校很多教师还是处在传统、较落后的作业理念中,即:布置作业后,学生课下完成,教师课上讲解并给出标准答案;还有些教师因为课时量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等原因只将作业答案上传到学生QQ群里供学生参考。笔者曾对我校8位综合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3位教师认为作业讲解很重要,所以每单元的作业一般都用一至两个课时认真讲解,但是讲解后的效果无法保证,因为很多学生不愿参与互动,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一人苦口婆心地讲解;还有5位教师认为作业的讲解较重要,但苦于学生基础薄弱,课时量有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课文的讲解上,在作业方面只得做出如下处理:稍难一点的作业就讲解下,容易的作业就直接给答案。笔者认为,以上两种作业的处理方式都是静态、机械的、缺乏师生互动,二者很可能都远没有实现作业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此外,在每学期末的《综合英语课程》的考试中,有25分的分值内容来自书本作业原题,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做错,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完全不会做,这种情况令我校广大教师非常困惑:明明是讲解过的作业,或者是已给出答案的作业,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解答呢?又由于近十年间(2004-2014年)英语专业方面的作业设计研究较少,鉴如此,笔者进行了由学生评讲《综合英语课程》作业的尝试。

2.三种教学理念在作业讲解中的体现

《综合英语课程》曾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配有大量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练习题。在笔者的实践中,这些练习题从布置到讲解的程序如下:(1)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准备,并做出简单的PPT(以便讲解时更清楚、直观);(2)学生课堂讲解;(3)教师反馈。这一教学活动主要遵循三个教学理念:一是小组合作;二是可理解性输出;三是“负面”输入。这里需要做出说明,学生的课堂讲解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呈现出正确答案,而是让他们把会做的、不会做的或者有可能做错的内容都呈现出来;举个例子:这套教材每单元的第三部分都有八题翻译作业,学生课堂上呈现的不仅仅是他们小组都一致认可的正确答案,小组认为的重点、难点或者其它很相关的内容也都可以呈现出来;同时,教师是随机点名讲解学生的,而且是较倾向于下游学生,目的是避免下游学生以小组为“保护伞”而偷懒或者上游学生借机表现自己的现象。下面具体谈谈以上三个教学理念在作业活动中的作用:

2.1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课下准备作业的活动中

小组合作学习已被众多国内外学者证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习时效”[2]。笔者所教授的班级正好有42名学生,学生分组运用了裴娣娜教授所提出的“固定合作小组”的组建方式,即全班同学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3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3],每小组基本各由一名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学生组成。此外,每组推荐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参与准备作业的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事先印制好的表格),记录内容如下:地点,成员,作业讨论情况,心得和体会(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教师每隔一周找组长访谈,其中还特别强调要注意下游学生的情绪,要让他们体会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感。

2.2 可理解性输出体现在学生讲解作业的环节中

本套教材的编写组在前言中就这样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把语言产出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活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讲解,这种讲解最好在小组活动或者对子活动的过程中提供,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4]。笔者为何在处理作业方面也要让学生来讲解呢?原因有三:

(1)利用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本身就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构造者,而每位构造者所获取的知识、技能都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知识、技能都是教学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隐性资源;“如何利用这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带入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环境”[5],所以说,利用好了这项资源,就是师生们在共享知识。

(2)应用教材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众所周知,这种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创造性发展”[6],其作用是“能够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7]。

(3)应用语言可理解性输出的教学理念;可理解性输出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wain认为,“语言的输出活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语法结构和词汇,语用使用得体性,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从而有效促进二语习得”[8]。学生讲解作业也是一种可理解性输出活动,这种活动还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讲解;它的实施实现了资源共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2.3 “负面”输入体现在教师的点评活动中。

“负面”输入指的是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得到有关其语言错误的信息[9]。近年来对“负面”输入的研究虽然不多,但现有的研究都证实它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极为重要;此外,“负面”输入的机会主要存在于师生互动中,所以在给定“负面”输入内容之前,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在学生讲解时,教师要快速记录学生输出的错误内容,以便事后根据笔记逐条向学生提供纠错信息;(2)教师自身的语言基本功必须非常扎实,对学生语言错误的判断要十分准确;(3)提供错误信息要即时即地,不要留在课后时间。当然,除了提供“负面”输入外,教师还要适时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3.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全班同学都一致认为这种学生讲解作业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收获甚多,其中最突出的三个方面如下:

(1)学生的学业成绩全面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那些下游学生,以前试卷上出现的书本原题根本不会做,但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这种现象不再出现,而且答对率百分之百。

(2)学生的学习面貌很有改善,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以前早上7:40之前教室几乎没有学生(我校早上8点钟上课),这学期早上7:40左右全班学生几乎到齐;此外,在让学生谈本学期合作学习的感想时,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心声:小组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有位后进生这样写道:现在才发现小组合作这么有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是真理啊!也有同学说,现在离不开小组了,就连听写单词之前,我们三人都要自发集中在一起,一人当老师报词,二人当学生听写,轮流来三遍;还有同学说,小组合作太有用了,我们都自发地把它带到其它课程的学习中去了。

(3)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在本学期的小组合作中,很多同学学会了谦让、学会了感谢、学会了鼓励和赞美别人。在期末访谈中,很多后进生都提到要感谢组里两位成绩好的同学,倘若没有他们的鼓励,没有他们的帮助,没有他们积极带头学习的精神,我也不会进步这么快,这将是我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

4.结语

总之,每门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在课程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高效、动态的作业处理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中作,做中学”的快乐,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处理作业是一项长期、细微但又容易忽视的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从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教学问题着手进行研究,以便能更好、更全面地实现作业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尹路,张文静.高教英语作业布置的改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2):131.

[2]蔡青,张惠.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高级英语》课文文化背景介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67.

[3]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4]《综合英语教程》编写组.综合英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尹路,张文静.高教英语作业布置的改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2):131.

[6]张建勇,潘海涵,陈煜.以学生为中心的学评教体系构建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3):68.

[7]崔佳颖,戚幸东,张丽峰.改进本科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2):126.

[8]李芝.语言输出假说与外语教学[J].社科纵横,2010(4):171.

[9]《综合英语教程》编写组.综合英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G642.0

A

2095-7327(2015)-08-0097-02

毕秀(1981.1—),女,汉族,安徽桐城人,助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作业语言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作业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我有我语言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