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及应对

2015-04-10 11:28余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余靖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60;2.南开大学软件学院中国天津300071)

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及应对

余靖1,2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60;2.南开大学软件学院中国天津300071)

新媒体的高覆盖率和普及率能够让不同程度的文化群体所接受,也可以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进行渗透,特别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处于建立阶段的青年大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得以加大。因此,务必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新媒体的价值积极发挥出来,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同时,就如何应对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媒体;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0.前言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开发性、个性化、交互性等显著的特点,它为现代世界构筑了一个全方位、多媒介、全球性的信息空间,向社会大众传递着大众文化和价值理念,对社会及个人产生较大的影响[1]。而大学生群体往往是新媒体技术的最大接触人群,新媒体已经融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会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得以加大[2]。因此,务必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新媒体的价值积极发挥出来,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本文就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1.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1.1 新媒体价值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1.1 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素材、文献著作等都能够利用微博、飞信、微信、QQ、电子邮件等载体进行迅速传播;而且还可以对学生思想政治动态信息利用新媒体来予以收集、传播,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氛围[3]。

1.1.2 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首先,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一种声情融汇、愉悦轻松的情境,能够让教育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更加吸引大学生,让原本有些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具有感染力、吸引力,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参与性、自主性和主动性能够在最大限度地得以调动。其次,新媒体能够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理论前沿予以更好地掌握,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动向予以准确、全面、及时地获悉,这样一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4]。

1.1.3 创设了师生交流的教育环境

新媒体的开发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点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即时、微距、平等的教育环境。既可以基于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能够便于形成协同互动的良好教育氛围,能够让广大师生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民主、更加平等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

1.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2.1 侵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关人”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担当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关人”的角色,他们完全可以全局掌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计划性、目的性和层次性。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到来终结了他们“把关人”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将原来的固有思维和教学模式打破,必须要以开放的方式来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而接受更大信息量的挑战,如若不能,那么不进则退。

1.2.2 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一,基于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生活行为方式、文化观念、思想道德理念备受质疑;第二,事物的善恶倾向被新媒体技术呈几何数级放大,这样必然会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6]。第三,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很容易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缺乏独立思考,出现快捷、简单的倾向思维。而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所带来的不良信息(如反动、暴力、色情、虚假信息等)、快餐小说、网络游戏等都很容易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造成他们的行为方式、政治立场、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出现偏颇[7]。

2.如何应对新媒体价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加强互动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向性,而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双向性,这无疑有利于学与教的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但是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且内容繁多,再加上大学生存在着独立判断力不强、易受诱惑等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加强互动,在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及时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建设和完善,多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对网站的教育形式及教育内容予以改进和丰富,而学校各部门则应倡导健康文明上网,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地营造良好互联网环境。另外一方面,可以利用微博、博客、论坛等载体来与大学生开展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方式可以是多对多,也可以是一对多,还可以是一对一,基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有的放矢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某高校就建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主要建设“校情概览”、“招生就业”、“党建思政”、“校园文化”等栏目,其中“党建思政”栏目由“组织建设”、“宣传时空”、“统战园地”、“学生广场”、“马列主义”和“团委在线”组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2.2 利用新媒体来开展学习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又要不断提高利用新媒体的能力及媒介素养,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新媒体的能力[8]。在高校“两课”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动画、图片等形式,主动发掘网络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予以及时更新,这样一来,便于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生动、内容更充实、更加容易被接受。同时,还应该主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和形势任务及时事政治等理论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来,深入学习了十八大以来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而在日常管理中,还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卷调查及测评,以便能够对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心理状况、思想动态予以更好地掌握和了解,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真正正地走到到广大学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2.3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正确指导广大青年学子对大众传播资源进行正确理解和使用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准确的媒介批评能力,第一,可以通过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媒介实践活动,开设媒介素养选修课程,到校广播站、校园网、校报进行实践锻炼等方式来增强大学生甄别信息、分辨信息的能力。第二,对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及新媒体的发展动向进行密切关注。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活跃,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很强的兴趣,但是还不能较为理性、较为成熟地去认知判断纷繁复杂的媒介现象,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及时、有效、主动地引导。

3.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要立足于将他们的潜能、积极性、主动性都在最大限度地予以发挥、予以调动,满足广大青年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需求。新媒体价值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有利于其的发展和创新。

[1]王婧.“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9,18(05):131-134.

[2]阚宝奎.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6 (15):100-104.

[3]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17(07):109-112.

[4]朱白薇.虚拟社会中青年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3,21(03): 151-154.

[5]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1(02):108-112.

[6]葛超.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2,20 (06):190-192.

[7]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03):111-114.

[8]唐琳,徐昕.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9(06):103-108.

The high coverage and penetration of new media allows different degrees of cultural groups accepted,you can,in all areas of infiltration at every level,especially for life and values are in the establishment phase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ll produce more large impact,but also makes more difficul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ncrease.Therefore,be sur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value of new media in a positive play,an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s well a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

New media;Value;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fluence

G641

A

2095-7327(2015)-08-0116-02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网络时代高职学生德育素质提升系统建设研究”2013szxm108,2015年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弱关系信息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研究”SK2015A690。

余靖(1981.11—),女,安徽芜湖人,南开大学在读硕士,安徽医专思政部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思政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