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语翻译人才培养浅思

2015-04-10 11:28沈纯琼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日语日本人才

沈纯琼

(广东白云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50)

随着社会市场对日语人才需求的增加,企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翻译人才逐渐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在培养翻译人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掌握扎实牢固的日语语言基础以及较丰富的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异国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相应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当企业与涉外的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外贸公司、教育机构等进行洽谈工作时,能够满足其的需求。

1.日语和汉语的主要异同点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在汉语和日语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与其他语言相比,这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点容易让人忽视,从而产生混淆,这无形中就给翻译活动带来了额外的难度。

1.1 格式和标点

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格式和标点问题是最容易出现的,属于语言使用中经常被忽视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对翻译文章的质量有着很直接的影响。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标点使用不好时,出来的往往就是不地道的日文,容易让人对翻译者以及翻译文章失去信任,从而不利于企业展开进一步的工作。日语的格式有竖写与横写两种,在格式错误中,最常见的就是段落首行出现不正确的空格,正确的格式应该是空一格,然而在很多非正式出版或者发行的翻译资料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格式,在段落首行出现了空两格或者不空格的现象。

1.2 词汇和语体

在日语和汉语相互翻译过程中,在用词不当上也出现较多的问题,大概分为两方面:一个是一些日语词汇使用范围以及使用的意义超出了相应的汉语词汇;另一个就是汉语词汇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的意义盖过了对应的日语词汇。由于这两个方面的误用导致了翻译过程中很多不对等的错误存在。在语体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日语和汉语的简体以及敬体上,在这方面有关专家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已经发表见刊的论文也很多,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1.3 文化

每种语言的使用都要与该语言所在的国家的人文风情以及风俗文化相对应,任何脱离了本土文化的语言,都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传情达意的作用。企业在翻译中往往会涉及到应有的立场问题,企业的翻译人员所坚持的立场,在一定情况下不单单代表企业本身的,对应的翻译也不只是文字之间的转换,跨国的交流有可能会涉及到政治问题。例如,在几年前中日发生“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时,可以发现在企业翻译中钓鱼岛一词出现频率增加了很多,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企业在翻译过程中都把钓鱼岛翻译为“尖阴列岛”。然而,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不应该直接照搬日本人的说法,我们应该把它翻译成“钓鱼岛”,所以这就不单单是文字转换,这体现了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是否能够维护民族尊严,在这点上,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格外注意。

1.4 对于日文认识的误区

中国和日本都是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人长期以来在文学创作以及文献编写过程中以我们的汉字书写为主,就在与我国进行各方面交涉过程中也基本上书写汉文。这就使得我国很多人对日文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中国和日本是相同的文字,不用翻译就可以通用。这就导致一些对日文了解较少的中国人以为记住几十个句型后将其颠倒语序,就可以了解到日语的大概意思,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自从汉字被传到日本开始,日本人从写诗到撰写文章,都倾向于通过汉字来表达,并且将对汉字掌握程度的深厚当作衡量文人文化修养的标准之一。然而,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日本人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文学,翻译家们创作很多新词引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领域之中,这使得在翻译日语时难度增加。

2.企业中日语翻译的特点

2.1 规范性

在企业中,日语翻译过程的规范性首先体现在格式以及措辞上,其次在对简体以及敬体的运用上,在翻译的时间以及流程上也需要规范。这样才会使得尽管在不同的企业或领域,同一的文件经过规范的翻译后有相同的功能,保证文件翻译的统一性。

2.2 逻辑性

在日文翻译材料以及有日企文档特色的相关文件报刊中的翻译基本都要求很强的逻辑性,翻译文件应该根据要求进行逻辑翻译,如先翻译事情的结果,再翻译事情的原因。

2.3 广泛性

在日语翻译中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翻译人员要配合企业其他的各个部门,让翻译工作更广泛地应用在企业的各种活动当中。

2.4 重复性

在翻译过程中重复性主要体现在翻译的内容上,面对不同的接受客户可能用到的是较为相同的内容,因此,虽然是不同的客户但是签订的合同在内容上是大致相同的。

2.5 时效性

任何企业工作都是讲工作效率的,翻译也是如此,任何翻译都是有不同的完成期限的,随着企业的高效化,大多数企业对翻译时间的要求都很严格,毕竟在企业中时间就是金钱,这决定了企业翻译必须要求时效性。

2.6 专业性

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翻译大多数靠网络完成的现象,然而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双语转换,在此过程要求很强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术语翻译。目前来说,这是企业日语翻译人才需要加强的方面。

3.企业日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翻译越来越重要,通过翻译可以消除不同语言带来的隔阂,使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每个国家继承传统时也要吸收优秀的异国文化,这样才能使得文化交流更充分,翻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日本经济具有很强的实力,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是较为频繁的,这就使得我国的日资企业越来越多,最终使得很多企业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日语翻译人才。

随着与日资企业合作力度的增加,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了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企业非常迫切需要一批能在一线进行翻译工作的日语人才,最后是国际化的交际对日语翻译人才的各种素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单独的日语翻译知识以及基本的翻译技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使得企业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没有和社会需要衔接上。

4.企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学日语专业的扩招,我国大学的日语翻译人才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更加频繁的交往互动,国内日语的学习者也在不断的增加,我国是除日本本土外有最多人学习日语的国家。除了在大学校园内,很多与日本企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内企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逐渐重视起来。随着日语人才的不断增加,日语翻译人才就业原来越难,社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企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翻译人才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目标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这对企业的日语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翻译人员的能力:(1)对工作职位的理解;(2)听说能力;(3)读写能力;(4)翻译能力;(5)交际能力,第六项是对于日语人才通过日语能力测试的要求。在这其中最受企业重视的是翻译人员的听说能力,这是日语交际最重要的能力,体现了翻译人员交流沟通能力。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深入,企业对日语翻译的读写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这直接关系到翻译文件的质量问题。除了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在企业中往往对翻译人才的交际能力会有专门的要求,因为在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有着过硬的知识但是在表达上过于欠缺,属于高分低能型的人才,这种翻译人才只能做一些书面工作,无法把日语翻译用到面对面的熟练交流之中,因此,一些企业会特别的对日语翻译人才在日语交际能力上给予额外的严格要求。

5.企业对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面对企业日语翻译人才的主要特点以及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企业日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5.1 翻译能力培养

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直接关系到翻译作品的质量,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法可以参考现有的很多翻译学习理论中的相关翻译纲要分析以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报告,这对翻译人才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能力的培养中,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翻译活动中让翻译人才不断的得到磨练。在当代社会,企业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不单单是精确的翻译文章,更关键的是实现一种预期翻译的能力。这需要翻译人员要有非常好的双语沟通能力,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认真学习日语翻译的同时,要重视汉语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的修养水平。

5.2 综合素质培养

众所周知,日本人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敬业精神,因此在和日本人共同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很难令他们完成工作。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有时一定的环境下一个小小的因素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在做好翻译的同时要从点滴开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要谦虚懂理,尊敬他人,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对待他人。

6.结语

随着全球化、经济化的进一步增强,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依赖也在不断的增加,中国俨然已经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反过来日本也是中国经济上的第三合作伙伴国家。这使得日语的学习人员越来越多,企业所需要的日语翻译人才已经不再只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日语精英,日语翻译呈现出了更加大众化的趋势,因为日语逐渐从一种专业转变成一种交流的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更加的注重对日语翻译人才更深层次的培养。

[1]潘天翠.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访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黄友义[J].国际人才交流,2008(10):6-8.

[2]金田一春彦.日本器新版(上)[M].柬京:岩波害店,2000:172.

[3]刘和平.再谈翻译教学体系的建构[J].中国翻译,2008,3.

猜你喜欢
日语日本人才
人才云
日本元旦是新年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探寻日本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黄金时代》日本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