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的译介及出版

2015-04-10 11:28袁琳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类书籍类图书译介

袁琳艳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建国以来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的译介及出版

袁琳艳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本文旨在梳理建国以来日译中文儿童类图书的译介及出版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特征。以改革开放为中轴线,将建国以来至21世纪初期的近60年分为三个阶段,并辅以具体的数据加以分析,通过分述每一时期的概况,编织出发展演变的脉络,分析建国以来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的译介及出版的规律及特征。

建国以来;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

0.引言

中日两国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都起步较晚,建国以来随着历史潮流的起伏,中日两国在儿童文学方面的交流有过空白期,但更多的是相互交流和借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的译介及出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本是中国儿童文学重要的引进国之一,对建国以来至21世纪初期从日本译介并出版的儿童文学类图书进行相关梳理,将有利于更加宏观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促进译介及出版进一步发展,推进中日儿童文学的交流。

1.建国以来(1949-2011)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译介概况

1.1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1949—1978)

建国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图书译介活动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谭汝谦曾进行过统计,“第二次大战后—1978年这32年间,中译日书多达2896种,每年平均90.5种,为任何时期所不及”[1]。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的近30年间引进出版的各类日文书籍中,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哲学、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文学和工业技术类,政治和社科类引进数量较少。

建国初期由于和苏联的密切联系以及引进马列主义理论的需要,政治和社科类文献大部分从苏联翻译引进,儿童文学翻译较多的是早期苏联作家的作品。从日本主要引进的是工业技术类书籍,从日本引进的文学类书籍虽然仅占该时期从日本译介引进书籍的17%,却明显反映了国内的时代特征,如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小林多喜二及德永直等,作品均与革命相关,而儿童文学类图书只有8种,仅占该时期文学类书籍的5%。

究其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迫切需要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以促进工农业的发展,日本作为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邻国,引进日本的工业类书籍,存在地理上的优势。民众的首要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对于文学的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因此日本文学类书籍的引进数量总体较少。

1.2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期(1979-2000)

1978至1990年间我国出版翻译图书总计2.85万种,年均2192种;1995至2003年的9年间增为9.44万种,年均1.05万种,年均增幅约4倍。[2]在如此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日译中文图书的数量增幅也很可观。笔者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只有804种,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截至1999年数量猛增为9484种。文学类图书也从142种增至1367种,增量为1225种。对于儿童文学来说,1978年可以说是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一年。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类图书有180余种,占文学类图书总量的13%,与前一时期相比,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尤其是进入90年代,据有关研究者统计,中国内地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中译单行本数量达2466种,其中,英美国家最多,日本为139种[3]。

1.3 21世纪初期(2000-2011)

进入新世纪,日文中译图书的出版加快了增长步伐。2000年国内实际出版日文中译图书数量仅541种,2011年增至1176种,这10年间译介的日文图书总数相当于过去50年间译介图书的数量[4]。就国内儿童文学创作来说,在儿童文学的译介倾向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果说之前的译介主要是以译者为主体的话,到这一时期更倾向于以读者为主体,更加注重国内读者的阅读意愿。

这一时期文学类书籍的引进势头依然强劲,题材更加丰富。除了沿袭之前的译介特点之外,这一时期随着中日两国交流愈加频繁,国内读者相比以往更有了解日本流行事物的兴趣和意愿,在文学上表现为日本热门的文学作品很快能在国内译介出版。儿童文学类书籍这一时期约引进了380余种,题材多样,拓宽了少儿读者的年龄层次,图书按册成套译介出版。

2.建国以来(1949-2011)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译介及出版特征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国内儿童文学译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有三种交流路向:一是50年代与苏联、东欧,二是八九十年代与欧美国家为主流的西方;三是八九十年代与东南亚华人文化圈以及与日本等亚洲国家儿童文学的交流[5]。可以说,改革开放前,国内的儿童文学几乎鲜见日本儿童文学的身影,尤其是在50年代,大量译介俄苏文学已然成为一大特色。日本儿童文学的译介出版真正繁荣于改革开放以后,自此逐渐成熟。

第一,译介和出版呈现规模化、有序化的趋势。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前,儿童文学类图书屈指可数。改革开放后至1999年,儿童文学类图书数目增至211种,图书题材有动物小说、童话、民间故事、少年推理故事等丰富多彩的类型,作者包括椋鸠十、岩崎京子等儿童文学名家,而且新增了漫画、绘本、连环画等新形式,出版社也全国遍地开花,不仅仅局限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各地的各类出版社都开始关注日本的儿童文学类图书。可是就引进的文学类图书总体而言,儿童文学类图书所占比例仍然较少,同时图书的译介及出版尚未形成系统有序的局面。以椋鸠十的动物小说为例,这一时期共引进了19种椋鸠十的动物小说,却涉及7位译者、5家出版社。到了21世纪初期,儿童文学类图书进一步增至433种,图书题材除了沿袭之前的类型之外,新增了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图画作品,反映了国内读者越来越重视学龄前儿童教育的趋势。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同一作者的同一系列作品基本上均由同一译者译介并由同一出版社出版,出版更加有序规范,涉及的儿童文学作家除经典作家外还有大量当代畅销书作家。仍以椋鸠十的动物小说为例,2000至2001年,共出版了约27种,且全部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第二、译介体裁多样,反映时代发展潮流。

二十世纪早中期的儿童文学译介作品,主题大多是成年人的革命、救亡、战争、运动、意识形态等,而二战时期的日本,由于军国主义抬头,无产阶级儿童文学遭到残酷镇压。虽然二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毁灭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受国内反修正主义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至1976年,日译中文儿童文学几乎是空白。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译介活动逐渐恢复,不仅数量和规模逐渐增长,题材也反映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

改革开放以前译介体裁主要是经典童话,包括转译西方的经典作品,如龙平二郎的《皇帝的新衣》,宫泽贤治的《小木偶拉大提琴》。改革开放后,为了满足少年儿童对异域童话的阅读渴求,童话故事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不仅有宫泽贤治的经典童话,还有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松谷美代子的《龙子太郎》,中川美枝子的童话《不不园》等等不胜枚举。

相对于童话既有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儿童小说逐渐异军突起,成长为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形式。而科幻小说则以其构思新颖、题材广泛、情节跌宕受到欢迎,介绍了眉村卓、丰田有恒、矢野彻等科幻作家的作品,激发儿童开拓性思维,体现无限可能。还有那须正干的探险小说也深受欢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确立,通过阅读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与此相关的动物生态小说炙手可热,译介作品更加成为我国儿童文学对外交流的必要内容,椋鸠十的动物小说曾是90年代译介作品数量最多的作家。

3.结语

通过对建国以来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的译介及出版的梳理,可以发现日译中文儿童文学类图书在规模数量上、体裁形式上和视野角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一方面表现在译介和出版呈现规模化、有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译介体裁多样,反映时代发展潮流。但还有诸多方面有待改进,比如要相互推荐优秀作品并共同组织翻译出版;要及时沟通儿童文学创作、评论、出版等方面的信息;组织相关学术交流会、论坛、学者互访等活动。

[1]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0:104.

[2]李景端.翻译出版事业风雨三十年[N].中华读书报,2008-06-02.

[3]陈晓莉.20世纪90年代外国儿童文学译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93-97.

[4]田雁.日文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现状(2000—2011年)[J].科技与出版,2014,02:106.

[5]王泉根.20世纪下半叶中外儿童文学交流综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28-35.

[6]江建利.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演变与得失[J].名作欣赏,2014,7:159-161.

[7]蒋风.中日儿童文学交流的回顾及前瞻[J].文科教学,1995,02:14,30.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ed children literature book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UAN Lin-ya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Jiangsu Nanjing 211167)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ed children literature book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s analyzed.Reform and Opening-up as a central axis,dividing the 60 years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the analysis is supported by specific data.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file of every stage,the development course,the law and features is describ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ed children literature books;Translation;Publishing

I046

A

2095-7327(2015)-08-0182-02

袁琳艳(1988.1—),女,汉族,江西宜春人,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类书籍类图书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我的小书房
读一本心灵鸡汤类书籍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浅谈中职图书馆丰富茶类书籍的必要性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