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105例分析报告

2015-04-10 00:37靳三全申良才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26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

靳三全 申良才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的易感人群、原因、就诊时间、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2009年7月-2013年8月收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5例(105只眼),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只眼非手术治疗,99只眼手术治疗,其中6只眼修复伤口及时转院,4只眼行眼球摘除,交感性眼炎2例,治疗后视力≥0.05者42只眼。结论:基层医院是开放性眼外伤的主要首诊治疗场所,首次处理是否得当对伤眼的预后有直接关系,受伤者多为儿童、学生和农民,加强安全防护和教育,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生,伤后及时就诊和正确处理,可减少开放性眼外伤的致盲率。

关键词 基层医院;开放性眼外伤;致盲率

在基层医院的眼科,眼外伤属于一种常见病,而且还会出现开放性眼外伤这种危重型眼外伤,其致盲率很高。眼外伤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和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105只开放性眼外伤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5只眼,男89只眼(84.76%),女16只眼(15.24%),年龄2~74岁,平均32.56岁。其中0~10岁35只眼(33.33%),11~20岁24只眼(22.86%),21~30岁7只眼(6.67%),31~40岁20只眼(19.05%),>40岁19只眼(18.09%)。职业分布:工人14只眼(13.33%),农民38只眼(36.19%),学生及儿童43只眼(40.95%),其他10只眼(9.52)。其中,眼球破裂伤16只眼,眼内异物5只眼,合并晶状体损伤60只眼,视网膜脱离3只眼,虹膜脱出嵌顿61只眼,脉络膜脱出8只眼,前房积血35只眼,玻璃体积血19只眼。致病原因:飞溅物(各种金属和石块)27只眼(25.71%),外物击伤(棍棒、拳击、撞伤)20只眼(19.05%),爆炸伤14只眼(13.33%),锐器刺伤、车祸伤36只眼(34.29%),其他8只眼(7.62%)。

处理方法:①入院处理:首先在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眼伤状况,检查患者的视力,视具体的病情实施x线和CT检查。评估病情并及时告知患者,肌注TAT,需手术治疗者在实施手术前先给予镇静剂和止血剂,针对儿童患者需做好全麻准备。②手术处理:伤口<3 mm者,若伤口闭合好,眼内容物无脱出,可以不进行缝合处理,只需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伤口>3mm者,采用10-0尼龙线进行显微镜下间断缝合,有虹膜及巩膜膜脱出者,首先应该清除表面的血凝块、纤维渗出膜及异物,使用妥布霉素稀释液进行冲洗,剪除污染严重的部分。当发生前房积血时,应向前房内有计划地注入黏弹剂,以利用黏弹剂隔离角膜内皮与血液,平创口处将脱出的玻璃体剪除,进行伤口缝合时要准确对位,进行角巩膜连续伤口缝合时第1针要对齐角膜缘进行缝合,然后依次缝合角膜和巩膜,如果患者发生明显的晶状体混浊甚至破裂皮质溢出,应该先进行创口缝合,然后进行晶状体Ⅰ期抽吸或摘除,其切口选择在上方角巩膜缘。合并前房和晶状体异物时,应该在显微镜下进行异物去除,如果发生玻璃体和晶状体同时脱入前房,需要切除前段玻璃体,并根据患者的眼伤情况决定是否植入人工晶体。③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及局部运用抗生素、止血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散瞳治疗。视网膜修补术后可使用B超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或球内异物等情况,发现异常给予及时的处理和治疗。

结果

本组105只眼单纯加压包扎6只眼(5.71%);单纯角巩膜创口修补联合前房成形术43只眼(40.95%);创口修补联合白内障摘除50只眼(47.62%);交感性眼炎2只眼(1.91%);眼球摘除4只眼(3.81%)。在创口修补联合白内障摘除50只眼中,晶状体异物取出3只眼,前房异物取出2只眼,植入人工晶体50只眼,见表1。

105例开放性眼外伤,治疗后视力≥0.05者42例,视力<0.05者58例,5例不合作视力未检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视力<0.05者为盲,本组病例单眼致盲率55.24%,患者就诊时间越短,感染率越低,术后脱盲率越高,患者伤后就诊时间越延长,感染发生率增高,视力好转率下降。

讨论

开放性眼外伤属于一类复杂的眼科疾病,其致盲率较高,因此在目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重视。基层医院作为开放性眼伤的首诊场所,如果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伤眼的感染率和致盲率。

我们对每例患者都进行详细病史询问,视力及伤眼情况检查(需要时X线、CT及B超检查),详细评估病情,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组中角膜闭合整齐者共6只眼,入院时患眼的前房形成,并且无虹膜嵌顿,对于这部分患者仅实施了加压包扎和抗炎处理,有3只伤眼的眼球后段检查到异物,3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现了严重的积血,对于这6只伤眼进行伤口修补,然后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其余的伤眼均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均是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的操作,用缝线开睑,能够有效改善对眼球造成的压力,并且方便结膜下巩膜创口的探查和修补。手术中创口的修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角巩膜创口的修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做到还纳眼内组织,在创口边缘剪除玻璃体。可注入黏弹剂修复结膜及角巩膜创口。角膜伤口的缝合要沿着裂口周边缝向中央,要保证周边每针跨度大而针距密,中央每针跨度小而针距稀,缝合厚度达角膜厚度的75%~90%,缝线松紧应适当,以减少术后散光。边探查边缝合巩膜伤口,减少眼内组织脱出。发生球结膜下出血隆起、球结膜明显肿胀、眼球运动受限、眼压极低者,应环形切开球结膜检查伤眼有无隐形巩膜创口。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本组43只眼视力改善情况均良好。

对于眼球破裂严重,大量眼内容物流失,看似失去了修复成功的可能,但是也要尽可能的进行修复,因为这不仅能够保住患者的眼球,方便下一步的治疗,同时也是对患者自我心理和社会心理安慰。在本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眼球破裂伤,其中4只眼因眼球破裂严重污染采取了眼球摘除书,另外的2只眼进行修补缝合。

如果发生晶状体的破裂皮质明显混浊时,均进行Ⅰ期晶状体抽吸或摘除,虽然目前大部分学者建议进行Ⅱ期植入人工晶体,但是我们认为在眼球后段未损伤,眼内无感染并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晶体Ⅰ期植入,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早期视功能。本组50只眼植入了人工晶体,其中Ⅰ期人工晶体植入30只眼,效果均良好。

为了防止发生眼内炎,应及时清除眼内异物,本组中有3例存在晶状体异物和2例前房异物,在修复伤口和摘除白内障时将异物取出。开放性眼外伤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往往较为复杂,因此,为了不耽误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我们将这部分患者进行及时转诊。给予所有患者全身或局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防止眼内炎及交感性眼炎。儿童、学生、农民是开放性眼伤的高危人群,因此,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安全及防护教育,以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开放性眼伤的发生。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降低开放性眼伤感染率和致盲率的关键,应加强基层眼科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开放性眼外伤的处理原则,有效挽救患者的视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治中的体会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基层医院急诊药房退药现象分析与对策
损害控制性手术在基层医院治疗Ⅳ~Ⅴ级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