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散养与标准化规模养殖

2015-04-13 21:57冯晓敏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南乐县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摘要:发展现代畜牧业,核心任务是改变传统散养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生态养殖,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传统散养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能力低、环境污染大、抵御市场能力风险差等缺点。标准化规模养殖具有综合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低、安全有保障等优势。市、县政府要在加大畜禽标准化奖励、减免收取相关费用、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题、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南乐县;发展现状;传统散养;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势;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46

畜牧业作为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支柱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畜牧业,核心任务是尽快改变畜牧业基础脆弱、生产条件落后和发展方式粗放的现状,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养殖,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1南乐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以南乐县为例,近年来,南乐县按照“扩猪、壮牛、提禽、强奶”的工作思路,以生态化畜牧业精品园区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推广为先导,以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狠抓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使畜牧业步入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轨道,先后荣获“全市畜牧养殖业发展重点县”等荣誉称号。2014年,全县肉类总产达到7.3万吨,禽蛋产量达到6.45万吨,奶产量达到0.88万吨,同比增长5.8%、2.4%、10%,畜牧业产值完成23.5亿元。但目前,全县传统的散养模式仍大量存在,标准化规模养殖所占比重还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2传统散养模式的不足

农村传统散养在促进农民增收、节约粮食资源、解决肉食供应、保护畜禽品种多样性、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也存在着先天不足。

2.1生产效率低

传统散养养殖户素质较低,掌握新科技、新信息较少,不能用正确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养殖,资源转化利用率低,生产上呈现规模小、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等弱点,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2.2疫病防控能力低

传统散养饲养条件相对较差,养殖户畜禽疫病防治、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利于疫病的防治。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一旦发生问题,特别是传染性疫病,很容易扩散,造成大范围的影响,这对畜禽产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危害性因素。比如肆虐全国的禽流感就对传统散养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受到的冲击就小很多。

2.3环境污染大

传统散养布局分散,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建在村庄边上,有的甚至建在村庄中心,畜禽粪污直接排放,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2.4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传统散养模式因饲养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户市场信息不畅通,受市场的制约性强,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变化,很难抵御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发展空间小。

3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1综合效益好

标准化规模养殖在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生产效率高,有利于疫病的防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资金的最佳组合,提高了产业集聚效应和养殖效益,综合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且稳定,成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大发展的重要载体。

3.2科技含量高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提升了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已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集成转化的基地。

3.3环境污染低

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妥善处理畜禽排泄物及病死动物的处理问题,杜绝随意排放、到处乱扔等问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3.4安全有保障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兽药、饲料使用、动物疫病控制等方面较为规范,从生产源头开始,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技术法规,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合理用药,不滥用药物,能够长期、较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控。

4对策与建议

4.1继续实行畜禽标准化奖励

市、县财政要将畜禽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重点对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贷款贴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防疫、技能培训等进行扶持,保障畜禽产业发展投入。

4.2减免收取相关费用

利用闲置厂房发展养殖,涉及房屋使用权等项变更的,三年内缓交相关费用;畜禽养殖场用电按照农用电价标准执行,用水免收自来水入户费用,修建圈舍所用木材指标按农民自用材对待优先审批;组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工商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免收注册登记费用并免予年检;环保部门要做好规模养殖场环境评估,减免收取评估费用。

4.3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题

金融部门要拓宽信贷担保渠道,加大养殖贷款投放总量;扶贫部门要将扶贫小额贷款、贴息贷款、互助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向畜牧产业倾斜;人社部门要安排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支持规模养殖业发展;保险部门要继续做好育肥猪保险,积极探索新的畜种保险产品,将肉牛、蛋鸡、肉鸡、肉羊等畜禽纳入保险范围,设立具有梯次的缴费比例和赔付比例险种,提高畜禽产业抗风险能力。支持成立现代畜牧业担保公司,创新担保模式,简化担保手续,为畜牧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4.4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发改、农业、畜牧、财政、环保、科技等部门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原则,整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沼气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先支持标准化示范场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新技术应用等。

作者简介:冯晓敏,本科学历,南乐县畜牧局,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养殖。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乐县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南乐县
多次醉驾酒驾被刑拘
濮阳市南乐县教育局举行“腾讯智慧校园”试点区(校)启动仪式
南乐县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