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家长资源的小窗

2015-04-14 19:06蓝小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义工特色家长

蓝小花

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家长渴望了解学校教育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与方式。学校特色社团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让德育“活”起来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活动,使学生获得道德教育,实现育人功能。引进家长义工,不但能够拓宽教育资源,丰富德育活动,还能促进学生成长,培养优秀人格,最终达到家校共赢的教育目的。

一、健全组织——保证家长义工制的顺利实行

家长义工们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孩子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不仅如此,我们也能从家长义工们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开拓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1.家长义工的组织与建立

学校在组织开展家长义工活动前,对本校的班级、家长情况做认真调研,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学校邀请专家论证开展家长义工特色活动的可行性,班子成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订出详细且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制订家长义工章程,包括家长义工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开课时间地点等。

2.建立家长义工组织机构,实行分层管理

学校家长义工室应在学校行政、家长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由学校德育处组建,学校分管副校长主管,联络处设在德育处。同时设立家长义工室的主任、副队长及其他负责人。

二、丰富活动——增强特色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和焦点,孩子的教育更是牵动着所有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一位家长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是作为家长,他们也有很多的困惑。独生子女如何教?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强烈怎么办?合作意识全无怎么办?离社会活动越来越远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和现状摆在家长的面前,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瓶颈。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通过活动育人,促进全面发展。

1.把家长义工请进来

依据学生家长资源广、特长多的特点,学校可积极引导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如传统特色活动:舞龙、香菇功夫;兴趣特长类:种植、养殖、烹饪。此外,还有心理团辅和烹饪活动等。由教师指导家长对孩子的特色活动进行组织,通过各类特色活动课程的开设,让家长义工广泛地参与孩子的教育教学中。在特色活动中,有家长义工组织的舞龙社团,传承了祖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种植队的队员们,不仅收获了满满的丰收的喜悦,更收获了劳动的乐趣;有戏曲社团的成员,在学唱中感受了戏曲的魅力。

2.让家长义工带着学生走出去

放手让家长义工们和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走出去的指导特色活动,使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增强自主独立性,增强合作意识等等,“走出去”在很大程度上能让家长与孩子擦出交流的火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活动的成效也才更加丰富自然而有特色。例如在外出活动中,由家长义工带领某一个班的学生们开展“我当小老板”的活动,同学们在家长义工的帮助下实习当一天的“老板”。从联系到实地考察,从咨询到洽谈,每一项活动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也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更好、更快地懂得感恩和合作以及沟通的重要性。

3.参加春游、秋游活动

利用小长假等时间,学校向班级家长委员会发出邀请,由家长义工进行组织,“重走红军路”“探访古村”“走进世遗”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成长,在体验中感受。事实上,让家长义工带领学生参与特色社团活动不仅能够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还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孩子的伙伴,了解全体同学的活动情况;更有利于学生们团队意识的形成,也能促进家校合作,体会老师工作辛劳,密切与老师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4.家长义工参与课程活动

结合地方课程,积极引导家长义工利用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如《家乡的野果》一课,让家长义工带领孩子寻找野果,认识野果。消防中队的家长则可通过工作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消防中队,带领他们进行消防演习,了解消防常识。

5.合力开展网络平台活动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活动指导中的,但是家长们的热情和执着又令我们所有人感动。所以学校通过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平台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更好地组织学生们的活动。如利用校园网络开展“感恩母亲节”活动。同学们在网络上写留言,运用网络送祝福,既环保又有创意。

三、多方指导——让家长义工的指导规范有序

有不少家长总是感叹,孩子不听家长话,他们说的孩子们都不愿听,更不可能从父母手中传承什么。所以,家长们即使真正有一技之长也力不从心,难以给孩子们什么。因此,通过学校,通过老师可以非常好地引导家长义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一方面使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艺,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生活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1.家长学校指导

通过家长学校为家长义工提供指导,让家长们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参与到各种特色活动的指导中,成为孩子们特色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家长学校指导,激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家长自愿做学校义工,为学校的其他孩子提供教育成长方面的帮助,需要一个引导和氛围营造的过程。一方面,家长并非专业的教育工作从事者,对教育儿童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平常比较少有这样的表现机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紧张和不安。通过家长学校指导,一方面切实进行指导,另一方面,突出鼓励和宣传,是活动得以开展好的前提。其实,家长平时在家中面对的是一个孩子的教育,缺少对群体孩子进行教育的经验,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弱化家长意识,以全面公平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眼中不再只有一个孩子,使得教育更平和。

2.特色社团活动指导

为了便于管理和实施,使课题开展更有效和规范,可以设计和制订“特色社团活动手册”,一方面记录同学们的实践,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们的指导凭证。

3.开展菜单式小课题研究

如何指导好家长义工工作,最终在学校形成一套有效地便于操作的策略。针对年级特点、班级特色设计小课题研究,通过菜单式小课题研究,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指导家长义工辅导特色社团活动,以一带多,促使学生开展有深度。

四、及时评价——让家长义工制葆有永久活力

建立评价表彰机制,激发家长义工工作热情。学校和教师及时总结家长义工活动的经验,一方面将有限的实践成果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可从失败的案例中找出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使家长义工制不断完善。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实现“家长义工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社团管理,对辐射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通过“星级义工”或其他类型的评比扩大鼓励辐射范围,形成隐形的激励氛围,促进家长义工制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动态循环。

家长义工进校园,让家长义工参与到学校管理,参与到学校岗位和社团活动开发和建设中,不仅架设了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让家校联系多了一份和谐,更让学校德育得到充实和完整,也打开了教育的另一扇窗,使教育更加开放、民主、和谐。

猜你喜欢
义工特色家长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中医的特色
我要当义工
完美的特色党建
爱心“义工”
完美义工进万家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