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山垦殖场:依托绿色起飞

2015-04-15 14:03高雄鹰华林山垦殖场柯凌云
江西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华林生态

◇文/高雄鹰(华林山垦殖场) 柯凌云(本刊记者)

华林山垦殖场:依托绿色起飞

◇文/高雄鹰(华林山垦殖场) 柯凌云(本刊记者)

华林,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华林,一部厚重的文明史;

华林,一首跨越的进行曲。

“日照光华,林木茂盛”,是国家3A级景区、全国生态镇之一的高安市华林山垦殖场名字的由来。该场面积164.2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属罗霄山脉九岭余脉段,境内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有“天然氧吧”之称,且交通方便,距离南昌110公里,距320国道27公里,东西南北分别有昌九、昌赣、武吉、昌铜四条高速公路相连接,景区内实现了组组通公路。该场文化底蕴深厚,有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和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华林农民起义遗址等。该场为乡镇、景区、垦殖场合一单位,2014年,全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2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939万元,引进外资3.4亿元,迎来了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集镇面貌变化最大的变革。

华林,因为她的厚重多彩而逐渐走出深闺,成为一颗璀璨的赣中明珠,让我们走进华林,欣赏华林的风光,丈量华林的厚度,体验华林的激进。

生态华林,高安“绿三角”领头羊

当汽车进入华林境内,记者看到的是一望无边的树木,或高或低的小山包或远或近,像羞涩的美女让人捉摸不透。从高安市区到华林山垦殖场有50公里路程,据该场场长黄四光介绍,全场森林面积超过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林业在华林有“五分天下有其四”之誉。

据了解,高安市政府将全市产业发展定位为“金三角”、“银三角”、“绿三角”,而华林山便是“绿三角”的领头羊。该场是高安市人口最少、地域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乡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场树立绿色发展方向,多管齐下保护森林资源,做到“一抓二禁三防”。一是稳抓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把植树造林宣传到每村每户,做到有组织、有规划、有检查、有验收、有人管,切实做到植一次树,成一片林,并为农户提供新苗,奖励造林大户。二是实行禁止闯放耕牛和禁止乱砍滥伐政策,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三是实行场、村、组三级联防和单位、个人、干部、村民四层布控的防火工作体系,真正实现处处防火、时时防火、人人防火。近年来,该场抚育造林面积2万多亩,迹地更新1000多亩,开修防火道50多公里。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该场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完善结合,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目标,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提升全场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水土保持、自然资源及原有历史古迹和文物得到完好保护,2014年,该场由全省生态乡镇一跃成为全国生态镇之一。

休闲华林,巧做绿色旅游文章

长期以来,华林山垦殖场场域经济总量不大,可支配财力少,但是自然资源丰富,综合发展潜力大。针对这些特点,该镇(场)立足绿色生态,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将生态和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大造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耀邦故里”华林胡氏文化声势,大做八百洞天、桂岩书院文化休闲旅游文章,加大对原始森林游览镇(场)域的保护力度,使华林成为环鄱阳湖地区新兴的生态旅游热地。

近年来,华林山垦殖镇(场)充分发挥优良的生态资源和高山气候优势,积极引导农民以“绿色农产品”、“开心农家乐”、“快乐山水游”等开发模式参与旅游开发,重点打造3000亩珍稀树木生态旅游园,种植楠木、红豆杉、三尖杉、沉水樟、冬樱花等珍稀树种100多种,扶持壮大集观光、休闲、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使垦区形象不断提升。

如今,华林山垦殖镇(场)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对内做强生态质量,对外做大经济总量,依托市级工业园镇(场)和建陶基地,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储备一个”的思路来招商引资;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强化对现有招商引资企业的服务力度,以高效率服务加快园镇(场)三星、金泰源陶瓷和众品鑫包装企业快速发展,促成台资建陶原料加工企业与佳业锂电、荣鑫纺织的建设,提高园镇(场)企业土地利用率、税收贡献率;扶大扶强现有2个竹木加工企业,促其升级达标,扩大规模,产生更多税收。2014年,该镇(场)招商引资小组先后外出招商引资5次,洽谈和跟进项目3个,新扩改项目2个,同时利用山区生态条件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茶叶、无公害蔬菜等适销对路的新、优、特产品,发展梅花鹿养殖、豪猪养殖等特色农业,将梅花鹿、豪猪养殖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华林垦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全镇(场)建立茶叶生产基地500亩、优质速生毛竹林基地500亩,建起毛竹产业协会5个,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200元以上。

“醉”美华林,镇村联动最美名片

据了解,近年来,华林山垦殖镇(场)紧紧围绕“依托景区优势,彰显徽派特色,做好山水文章”的理念,投资1.68亿元,举全场之力打造精品园林集镇,对集镇所有房屋进行“粉壁、黛瓦、马头墙,古树、青石、长流水”的徽派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搞一处建设,造一处景观”。

2014年4月,全省农垦危旧房改造现场交流会在华林召开,华林从贫困落后的垦区一跃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该镇(场)还发展以生态农业旅游为特色、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的农业观光旅游,做到田园观光与传统旅游、新农村游互动融合,栽种楠木、红豆杉等珍稀树种100余种,建立毛竹产业协会5个,种植观光油菜500多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有了健身广场、运动游园、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购物超市等公共设施。华林山镇党委书记黄旭介绍说,2015年,该场将按照“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文化靓镇、品牌强镇”的发展思路,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大力实施“135”工作举措:“1”就是一个目标,我镇是全市唯一的“全国生态镇”,目标就是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使生态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3”就是打造具有华林特色的“古村文化游、山水农家游和生态休闲游”三种模式;“5”就是利用镇区、垦区、林区、景区和移民区五块牌子向上跑项争资,努力完善华林的基础设施,努力做到出门见美景、饮食无污染、呼吸在氧吧,使华林真正成为世外桃源、天上人间。

猜你喜欢
华林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华林 加速全球布局
华林 向爱而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华林 一企千人助万家
华林 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