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

2015-04-16 22:48李艳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

李艳芳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义工服务;社会支持

据新华网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单亲子女的数量已经达到上千万,并且每年以50~60万的数量递增,这当中70%左右是单亲母亲家庭的子女。

房新枝和陈钟林(2000)在其研究中从社会工作的福利、服务、保护和增权,干预和解决问题,分门别类服务与综合服务这三个基本视角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抚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屈勇和刘刚(2008)以四川省某乡镇为例,总结了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单亲家庭的三个空间,即单亲家庭面临经济困难却难以获得物质支持、单亲家长面临情感困惑却难以获得情感支持、政府有介入单亲家庭帮扶的意识却欠缺社区支持,并提出了发展单亲家庭互助小组和积极发挥社区作用等专业帮扶策略。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家庭科学的副教授克莱尔·坎普-杜什在研究了过去30年(研究跨度为1979年~2009年)采集自全美约5000个家庭(包括4910名母亲和11428名孩子)的信息后发现,只要家庭结构稳定,出生和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业成绩、行为表现方面并不比来自双亲家庭的孩子差。研究 称:“我们的研究显示,对许多孩子而言,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于一个关系稳定的家庭——孩子最好不要经历父母离婚或其他家庭。”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江门义工服务总队开展的两届“护苗行动”——关爱单亲家庭儿童义工服务项目的筹备与实施,我们提出要运用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对单亲家庭需求进行指导和分析,构建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打破学校或家庭单一的教育模式,加强各项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亲家庭成员的主体性和潜能,重构良性的单亲家庭亲子关系。

一、社会生态系统下的单亲家庭特点

社会生态系统涉及三个系统:微观系统,指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对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中观系统,指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单亲儿童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之间的顺利转换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方面;宏观系统,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不直接参与的系统以及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一般指组织、社区和社会文化。

因此,在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没有把单亲儿童独立出来,而是将其作为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环境中考察,同时又把家庭放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我们不仅要关注单亲家庭本身的家庭状况,同时也要考察单亲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受教育水平,运用生态视角理解这些家庭成员在互动交流中形成的相互支持关系,运用家庭网络支持系统改善单亲儿童的学习状况和家庭沟通交流状况。

在单亲家庭工作中,我们将焦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增强家庭成员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除环境中阻碍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

二、内外影响力范式与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关系

内外影响力范式认为,单亲家庭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力量促成了他们用某种方式行事,正是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内部”是指个体内在的动机,而“外部”则是所有对个体行为施加影响的外在因素。自身及其环境中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个体用某种方式行事,正是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

如图1。

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种资源。非正式的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它能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同时还能提供具体的服务和资源。非正式资源系统还常常帮助个体获取和使用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的资源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群团组织,包括工作单位、各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它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短期或特别需要的机构。在单亲家庭中,正式的资源系统属于内外影响力范式中的宏观因素,非正式的资源系统属于中观因素,两者都属于导致行为改变的外部力量。

在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强调通过外在力量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行为。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我们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三、构建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可行性

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实践从优势视角强调对象的优点,强调单亲家庭成员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相信他们有优点,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能够有效解决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的,要增强单亲家庭的能力,随时做好改变的准备。

优势视角还特别强调单亲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是正常的家庭形式。单亲母亲的问题不是单亲母亲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福利不足、社会歧视观念等导致的问题。单亲家长具备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纯粹的可怜的弱者。

因此,单亲家庭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加上自身的内在努力,是可以增强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的。

四、以“护苗行动”关爱单亲家庭儿童义工服务项目为蓝本,构建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实践主要是通过广东省江门市义工联开展的“护苗行动”——关爱单亲家庭儿童义工服务项目的筹备与实施来实现。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中,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包括市义工联、市义工联弘志义工服务总队、市教育局、五邑大学、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台山玉石协会等,这些组织和部门主要为项目提供支援,其中市义工联弘志义工服务总队负责活动策划、招募义工、联系场地和监督评估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包括义教老师、巾帼义工、心理教师。

因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才是项目活动落到实处的一线执行者,我们把重点放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上,具体的操作如图2。

义教老师通过对单亲家庭上门调研和“二对一辅导”的方式开展义教陪护活动;巾帼义工负责招募义工,对单亲家庭上门调研,每个月追踪慰问家庭情况;心理教师负责培训义工,对单亲家庭儿童进行简单的个体心理辅导,处理义教老师和巾帼义工反馈的问题,对单亲家庭进行个案督导,组织单亲家庭开展户外拓展活动,负责对单亲家庭儿童和家长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义教老师、巾帼义工开展个案点评会等,具体安排如表1。

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科学、规范的过程,从项目的规划、实施到评估,心理教师起到督导的作用,运用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对单亲家庭工作进行分析和指导,运用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让整个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发挥功能,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全面地解决问题,最终改善亲子关系,完善家庭功能。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江门,529000)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
惠州市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社会支持研究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研究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