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与无糖尿病结核病人的三种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探讨

2015-04-16 15:15朱青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7期
关键词:药代抗结核结核病

朱青静

南阳市宛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5000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肺结核关系密切,肺结核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二者并存时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目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病状特点是:病情重、病程长且易复发。该研究具体探究了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与无糖尿病结核病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的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3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无糖尿病结核患者3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实施检测,现将具体的检测报道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无糖尿病结核患者3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探究并分析两组患者使用这三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氧氟沙星OFLX)在不同年龄组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10例,女性患者占20例,患者年龄在23~4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28.6±6.4)岁,患者体重在45~68 kg 之间,平均体重为(55.2±8.7)kg;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 27 例,女性患者占3例,患者年龄在42~68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6.3±3.5)岁,患者体重在50~89 kg 之间,患者平均体重为(63.2±12.1)kg,患者肺结核病史在1~3 个月之间,平均病史为(1.6±0.4)个月;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体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选用的抗结核药物包含:由北京燕京制药厂生产的异烟肼(INH100 mg/片)、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药厂生产的利福平(RFP胶囊150 mg/粒)、北京制药厂生产的氧氟沙星(OFLX200 mg/片),在对患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实施检测前,2 d内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药物,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药物继续服用[2]。在2 d后,让患者空腹服用0.4 INH、0.6 RFH、0.6OFLX,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后,分别在0.5 h、0.75 h、1.0 h、1.5 h、2.0 h、4.0 h、6.0 h、9.0 h、12.0 h、16.0 h 和24 h时间段对患者进行静脉抽血,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实施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做好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服用三种抗结核药物后的血清药物浓度和肝脏代谢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对所有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实施处理,计数资料实施 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应用(±s)来进行表示,用 t检验,当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的药物浓度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INH中参数tmax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RFP中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的药物浓度对比分析[(±s),n=30]

表1 两组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的药物浓度对比分析[(±s),n=30]

服药后时间(h)INH(剂量为0.4) RFP(剂量为0.6) OFLX(剂量为0.6)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0.5 0.75 1.0 1.5 2.0 4.0 6.0 9.0 12.0 16.0 24.0 7.52±3.01 6.84±1.89 5.67±1.84 4.65±2.01 3.54±1.88 1.37±1.03 0.71±0.63 0.18±0.13 000 2.31±2.50 4.12±4.71 6.23±5.50 6.87±4.63 6.80±3.32 4.53±1.93 1.89±0.97 0.56±0.31 0.18±0.10 0.05±0.02 0 1.55±0.04 4.70±3.00 7.70±3.51 11.07±4.34 11.25±4.23 7.57±2.99 5.23±2.20 3.02±2.11 1.64±1.63 0.75±1.64 0 0.66±1.14 3.22±4.60 6.13±6.43 8.37±4.27 10.62±3.86 7.42±1.73 5.34±1.40 3.33±1.63 1.55±0.93 0.62±0.47 0.05±0.10 5.21±2.84 8.41±2.65 9.60±2.30 8.84±1.75 8.01±1.33 5.81±1.23 4.72±1.10 3.65±1.01 2.57±0.80 1.72±0.64 0.84±0.51观察组 对照组0.31±0.30 1.18±0.87 2.44±1.36 3.75±1.53 5.13±1.57 5.04±0.83 4.01±1.01 2.49±0.54 1.40±0.46 0.65±0.23 0.16±0.07

两组患者在OFLX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OFLX 中参数 tmax(h)、t1/2(h)、Cmax(ug/mL)、AUC(ug/(mL·h)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OFLX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s),n=30]

表2 两组患者在OFLX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s),n=30]

抗结核药物 组别Tmax(h)t1/2(h)Cmax(ug/ml)AUC(ug/(ml.h)INH RFP OFLX观察组对照组P观察组对照组P观察组对照组P 0.55±0.17 1.88±0.50<0.05 2.35±0.97 2.67±1.12>0.05 1.08±0.35 3.12±0.94<0.05 2.71±2.98 1.57±0.21>0.05 3.14±1.92 2.68±0.56>0.05 7.01±2.88 3.65±0.48<0.05 6.87±2.37 7.24±4.72>0.05 9.41±3.18 9.96±3.52>0.05 8.91±1.88 5.27±0.73<0.05 1.80±10.12 30.8±14.05>0.05 78.56±56.43 65.32±18.79>0.05 81.89±20.45 45.89±6.12<0.05

患者服用INH药物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及不同时间段血清药物浓度,详见表3。

3 讨论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易患结核病,而糖尿病对结核病的影响要大于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临床普遍认为糖尿病的代谢失调是促发结核病的主要机制,二者相互作用。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且消瘦明显的特征,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咯血、支气管病灶、肺段或肺叶上出现炎症等[3]。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使得结核病迅速恶化,结核病的进展又加重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首先要积极控制患者糖尿病,也要对肺结核进行有效化疗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要积极给予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从而达到控制结核病继续蔓延的目的。该研究主要分析了三种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通过监测血药浓度,以便为患者后期治疗及时调整剂量,确保患者服药达到安全、可靠且毒副作用小的目的[4]。

表3 患者服用INH药物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及不同时间段血清药物浓度

该研究中,对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与无糖尿病结合病人服用的三种抗结核药物包含:INH、RFP、OFLX,其中INH能够对结合杆菌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要比同剂量的抗结核杆菌作用强3~5倍,该药物能够在患者肝脏内代谢为乙酰异烟肼和异烟酸;RFP抗结核药物主要经过患者肝微粒体酶脱乙酰代谢,对于肝药酶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治疗中,需要适当增加降糖药的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OFLX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该药物的分离效果显著,不会对患者肝脏造成任何损害,在控制患者糖尿病的同时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相比而言,结核病能够彻底痊愈,但是疗程比较长,而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5]。

综上所述,该研究中,通过对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与无糖尿病结核病人的三种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进行探究并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INH中参数tmax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RFP中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OFLX中参数tmax(h)、t1/2(h)、Cmax(ug/mL)、AUC[ug/(mL·h)]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要注意糖尿病病人是否存在隐性糖尿病肾病,避免患者在服药期间药物浓度升高,总之,临床医学界还需要进一步对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与无糖尿病结核病人的三种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进行探究,为患者后期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用药指导。

[1]姚永秀.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对抗结核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5(12):114-116.

[2]陈效友.糖尿病合并结合病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1):224-225.

[3]徐胜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5例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4(25):116-118.

[4]杨莹.肺结核病患者抗结合药物不良反应345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6(25):12-13.

[5]白大鹏.抗结核药物性急性肾损伤31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4(19):201-204.

猜你喜欢
药代抗结核结核病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医药国17条”出台 百万药代至十字路口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