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催化过程可将藻类衍生的角鲨烷转化为高质量的运输燃料

2015-04-16 02:54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5年4期
关键词:鲨烯异构化烃类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筑波大学的同事于2015年7月25日宣布,已经设计了一个过程,可将藻类衍生的角鲨烷,即C30藻类衍生的支链烃,转化为较小的烃类运输燃料,无需经骨架异构化和芳构化,借助于以二氧化铈为载体的钌(Ru/CeO2)催化剂即可。他们的研究成果论文已发表在“ChemSusChem”杂志上。

对于所有测试的活性催化剂,产品主要是正烷烷烃,支链烷烃几乎没有观察到。这个结果是与那些藉助于固体酸催化剂达到的结果不同,藉助于固体酸催化剂,支链烷烃是通过异构化的主要产品。

液体烷烃,是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石油炼制得到。考虑到原油储量递减,生物质,作为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有望成为有前途的替代。液体烷烃的生产一直试图来自木质纤维素衍生的基质,如乙酰丙酸、呋喃化合物和纤维素。

某些植物或微生物可产生纯的(生物)烃类,如萜烯。一个例子是角鲨烯(2、6、10、14、18、22-六烯-2,6、10、15、19、23-六角甲基二十四烷),已有报告大量积累在Aurantiochytrium微藻类菌株中。

通常,生物烃类,特别是藻类衍生的生物烃类,是有许多分支的大分子。而某些数量的角鲨烯(来自鲨鱼)已经被用于化妆品,生物烃类需要提炼成小分子,大多才能进入其他应用,如生物燃料。

炼制大量烃类的传统方法通常使用固体酸,结合贵金属催化剂,许多副反应可以发生,如异构化或焦炭的形成等。虽然从线性烷烃基原料,如石油,生产燃料,采用异构化是有益的,但异构化在有支链的藻类烃类情况下是不需要的,仅增大了反应混合物的复杂性。

研究业已表明,Ru/CeO2催化剂通过选择性C—C氢解作用,可从生物烃类生产小型烷烃,而无异构化和焦炭的生成。

这一过程的关键一步是选择性C—C解离发生在内部二次(二次键上),借助于二氧化铈为载体的次纳米尺寸Ru颗粒,使用氢气来实现。

猜你喜欢
鲨烯异构化烃类
生物活性产品角鲨烯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
植物来源角鲨烯的制备方法和发展前景
碳四烃类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及其在油脂加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高苯原料油烷烃异构化的MAX-ISOM技术
失效吸附剂中残留烃类组分的分析研究
烃类高考常见考点直击
角鲨烯的健康功效及应用
低碳烯烃异构化/芳构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芳烃二甲苯异构化反应过程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