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4-16 04:43谢维鹏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0期
关键词:建材机构管理工作

郑 强 谢维鹏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0)

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郑强谢维鹏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中建材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建材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工程质量和安全是否达到相关标准。本文主要对我国建材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建材检测管理;问题;对策

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测管理工作作为整个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安全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工作人员在检测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来进行,保证检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1 建材检测管理工作的概述

建材检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所有的建材必须验收达到要求才能够投入使用,同时,每一处验收环节都离不开对建材的检测和试验。

(1)建材数据的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始的人为检测读数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工作在记录数据信息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和错误的可能性,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1]。

(2)检测试样的留置。在实际的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留置要求来保留检测试样,对于破坏性的试样,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其留置时间3d;如该破坏性试验检测不合格需要留置时间7d;对于一些能够进行重复检测的试样,一般将其在检测工作结束后留置1~3个月不等;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果对检测的结果存在异议或者疑问的情况,可以随时对试样进行再一次抽查。

(3)检测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在我国,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关的证件才能够上岗并从事建材的检测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为不熟悉检测

工作的流程和操作而引发检测结果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的出现。

2 我国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最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建材检测单位的管理力度,对其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完善,由于建材监测管理工作系统性较强,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在对若干个建材检测单位考察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建材检测机构责任不明确,责任意识不强。建材的检测管理工作工序较为繁杂,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较多,比如说相关建材的分离性的检测,工作中不仅需要将抽取样品的不确定性以及确保样品检测结果保证差异性考虑进来,这样一来,给检测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是一些建材检测机构责任不明确,对于检测工作中的相关步骤缺乏责任心,一些机构甚至未经过检测而直接将检测结果列出来,或者对结果中存在的一些不合格的数据进行修改[2],这样一来,建材检测的结果缺乏精准性和科学性,直接造成最终建材检测问题的出现。

(2)部分检测机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对建材检测管理的考察中发现,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建材的检测结果科学与精准与否,对施工企业与建材提供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私下交易的现象出现。我国针对这种情况出台过相关的监督机制,避免出现监测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利益而修改或者不提供真实的建材检测结果的现象,但是,一些检测机构并没有形成相关的监督机制或者监督机制不健全[3],这样一来,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化,比如说,监督工作人员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监督,检测工作未能够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进行,从而给了检测问题和错误现象一个可乘之机,必然会对建材检测工作的正常健康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3)检测工作的流程和内容缺乏规范性。

虽然在建材的检测工作中,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流程和内容的规范,但是检测机构仅仅对送来的样品进行检测,检测机构的工作不能够跟施工现场之间保持关联性,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之间也只能够片面的了解建材的检测结果,不能够对建材的质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传统的检测工作中,主要是在建筑施工之前对建筑工程中要使用的建材的质量进行检测,缺乏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建材的检测,这样一来,虽说施工之前的建材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整体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和质量要求。此外,建材的检测工作中,所处的环境是开放性的,这也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和故障的出现,同时,一些检测机构缺乏责任意识,过于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整个建材检测工作流程缺乏规范性,检测环节减少的现象比较常见。

(4)建材检测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笔者在对一些检测机构建材检测工作考察中发现,一些机构检测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不高,缺乏与检测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同时,一些检测机构未能够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甚至一些检测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技术能力、检测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对于检测工作中的原理和相关指标参数理解程度不深,他们也只能够对一些简单的建材进行检测。这样一来,必然会给检测工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3 推动建材检测管理科学化的对策

要确保建材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符合相关要求,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明确检测机构的责任。

在对建材的检测管理工作中,明确检测机构的责任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在取样工作中,明确检测机构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作展开的流程,同时,检测机构要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负责,另一方面,当检测结果产生的时候,检测机构要通知施工单位[4],对材料的不合格情况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告知,这样一来,在确保检测结果精准的基础之上,施工企业能够对使用的建筑材料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这对于保障建筑施工过程正常进行和建筑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检测机构需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在这个环节上,一方面,检测机构可以加强监测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意识,形成检测机构内部的监督体系,比如说,检测人员可以对其他检测工作人员的违规、不合理的检测工作进行举报,确保整个检测工作的进行处于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检测工作人员,检测机构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对违规检测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可以组织和邀请建材检测相关行业的专家和学者来对建材检测工作的过程以及检测结果来进行监督,这样一来,检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同时,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更精准,更真实[5]。

(3)严格规范检测工作流程和内容

在规范检测工作流程和内容这个环节中,要使得整个建材检测工作能够取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要通过将建筑施工现场跟检测工作有效地结合,保证检测工作的流程和内容的规范性。在检测工作中,检测机构可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作为检测工作的开展地点,一方面加强对建材使用之前的检测,确保这一环节检测结果的精准和真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施工中使用材料的检测,给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严把关,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检测结果能够体现出建筑材料的真实质量。

(4)强化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检测机构一方面要提高检测工作准入门槛,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于没有相关证书和技术能力缺乏的工作人员,要坚决不录用,保证整个检测工作的队伍人员综合素养以及技术水平都达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检测机构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当下最新的检测技术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建材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方面的培训,强化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检测人员要提高对检测工作的重视,提高检测工作的责任意识,保证在检测工作中做到负责任、尽全力。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在明确检测工作的责任、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工作中、严格规范检测工作流程和内容以及强化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这几个方面来规范整个检测工作,确保检测工作能够有效地、合理的开展,才能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1]高慧娟.加强建材检测管理的具体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30~31.

[2]陈荣,张玉婕,黄雄开,陈旭红.建材检测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建筑安全,2015,04:14~17.

[3]陈荣,张玉婕,黄雄开,陈旭红.建材检测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建筑安全,2015,04:14~17.

[4]陈雨婕.计算机技术在建材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5,01:19~20.

[5]王琳.影响建材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30:135+233.

TU502

A

1673-0038(2015)50-0149-02

2015-11-28

猜你喜欢
建材机构管理工作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昊星建材
微生物建材诞生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CAUCHY PROBLEM TO THE 3D SPHERICALLY 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