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分析

2015-04-16 06:14毕玉顺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9期
关键词:林带营造树种

毕玉顺

(福建省光泽县林业局)

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分析

毕玉顺

(福建省光泽县林业局)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可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能够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以及减少自然资源的损失。本文重点就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进行了分析。

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分析

引言

森林防火工作是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以及经济进步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加,促使我国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 森林防火工作的问题分析

森林火灾的发生以及扑灭不及时等情况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因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多因打雷以及闪电等自然元素与植被相互碰撞所引起的火灾;人为因素主要是因为人在林区时不小心将火种留在林区加上气候干燥等原因所引起的森林火灾。

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将火灾立即扑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预防森林火灾的人员一般都是在附近生活的人员,以农民居多。在春播以及秋收时是农民最忙的季节,同时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农忙时会致使人员的缺失而导致森林防火工作出现脱节,在发生火灾时没有及时发现,最终使火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②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员,青壮年人员多数都外出打工,因此出现管理老年化的现象;③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人员较少,在进行火灾预防巡查时,有的地方巡查不到位,致使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出现漏洞,使火灾的发生机率有所增加;④火灾预防工作人员的薪酬较少,并且发放不及时,导致工作人员对于火灾预防工作的责任心减弱,同时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扑火训练,经验较少,导致灭火的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发生事故。

2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

2.1林区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繁茂,导致森林防火期内极易诱发森林火灾

林区一般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复杂,有高山沟谷,地势高、起伏大,地貌以山地为主。林区受全年降水分布不均的影响,春夏季雨量充沛,林内植物生长茂盛,合成含碳的物质增加,秋冬季干旱,林内可燃物多,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因此,进行综合治理,建立营造生物防火阻隔林带工程体系预防森林火灾十分必要。

2.2人为活动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到林区从事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人员越来越多。一旦引发森林火灾,受复杂的地理地形限制,人力物力到达扑救目标地也需要很长时间,火势难以控制,造成扑救面积增大。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生物防火林带措施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3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现代森林防火的发展方向

实践证明,防火林带不仅是一项功效高、时效长的防火措施,而且能维持森林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抑制病虫害的大量发生、改良土壤、美化环境、发展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也能增加经济收入,发展立体林业,实现森林多种经营目的。

3 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防火林带营造技术是生物防火的关键,营造林带的宽度、树种配置比例及抚育措施都关系到森林火灾的有效阻隔或抑制火灾相互蔓延的速度。

3.1防火林带宽度

防火林带宽度主要依据防火林带保护的森林类型确定。防火林带应有足够的宽度,才能起到效果,根据野外火烧和生产经验来看,面积在100hm2以上的针叶纯林,沿山脊防火林带一般10~ 15m。于林内的防火林带,山场坡度在20°以下,林带宽度一般为20m左右;坡度在20~30°,一般为20~30m;坡度在45°以上,则保留天然阔叶林。林缘和山脚田边的防火林带,其功能是阻止农事用火不慎引起的初发火的蔓延,一般防火林带宽30~50m即可,但在这些地方,如果阳光充足,立地条件好,营造经济林防火林带可考虑加宽。

3.2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

(1)造林密度。生物防火林带一般要求迅速覆盖林地,发挥生态效益,造林密度可适当大些,但应根据各树种的喜光性、速生树、树冠特征、根系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生物学特征、土壤条件和经营方式加以确定。株行距为2m×2m或1.5m×2.0m,造林密度为2500~3300株/hm2。如果是经济林树种还可再小,株行距为3m×4m或4m×4m,造林密度600~850株/hm2。

(2)配置方式。防火林带一般采用行状配置,即方形、品字形和正三角形等配置。方形配置常用于山脊防火林带,品字形和正三角形等适用于立地条件好的林内防火林带、林缘和山脚田边的防火林带,这样配置有利于保持水土、树冠发育更均匀。

3.3造林技术

(1)造林地清理。全面清除地面的杂草、灌木及枯枝落叶,在未成林之前可起到防火线作用。

(2)整地方式。穴状,规格60cm×40cm×40cm,做到表土回填。

(3)造林方式。造林应以植苗为主,使用苗木必须是经过挑选的一、二级苗。造林开穴深度,应大于苗木的根长根幅,栽植时应将苗木栽正扶直,深浅适宜,根系舒展,根颈低于地表2cm左右。造林时间一般在春季。

(4)防火林带抚育。造林需要连续抚育5年,进行松土除草,头3年抚育2次,第2次结合清理一切杂草和枯枝落叶,形成防火隔离带。后2年,每年抚育1次,在下半年结合清理林带内杂草及枯枝落叶进行。郁闭后每年在进入防火期之前,对林分进行整枝、抚育伐、卫生伐等措施,清除部分林内可燃物。

3.4防火林带更新

当防火林带进入衰老期,林木达到成材标准需要采伐时,应因地制宜,适时更新,确保防火功能。

4 生物防火林营造的几点问题研究

4.1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和结构调整的问题及措施

在光泽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是防火树种的当家树种,初期将木荷作为树种的唯一选择。在实际建设中,逐步根据立地情况和其他实际条件,将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选择从单一的木荷逐渐结合其他树种一起营造。特别是与立体林业综合开发和果业种植等结合起来,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在山脚、路边、田边等地段营造耐火、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如杨梅、油茶、厚朴、板栗等栽植或合理混栽。特别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公路沿线、山脚边等建设经济价值高的林果带,建成以防火效能为主又兼顾经济效益的经济林带、用材林带,变单纯性的防火投入为开发性的林业投入。树种结构上,用木荷树种建设核心带,在核心带旁边,营造以杨梅、油茶、厚朴、板栗等为主的辅助带。

4.2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抚育管理措施

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后,遵循“三分造、七分管”的原理。植后必须树立标志牌,严禁牲畜进入林带,派专人看护。由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地点的特殊性,如山脊处立地条件差、干旱,公路边和与农田交界处杂草生长迅速且茂盛等。因此,造好防火林带后,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是要加强除草、松土、施肥和水分处理。除草措施中,对以芒萁、小灌木和恶生杂草为主的地带采用人工铲草、劈草和割灌;对一些以蔓山类杂草为主的地段采用化学除草,因为蔓山类杂草根系太发达,萌生能力强,人工除草效果较差。施肥措施中,根据光泽县立地条件和土壤性质,种植后两个月进行抚育施促根肥,每棵树施肥20g尿素,50g磷粉,第二三年每年抚育两次,每棵树施肥100g尿素,磷粉150g,第四年秋季进行全带抚育一次,并结合松土培根作业进行。对于干旱贫瘠的山脊处,可采用保水剂等措施进行保水。此外,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相关的技术工作,确保管理到位。

5 结束语

作为一项防火基础性设施,生物防火林带具有投资少但收益长等优势,坚持不懈的抓好防火林的建设工作,形成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生物防护林带工程建设步伐。随着南方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其良好的多种效益正逐步展现出来。所以,光泽县更应加快对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探索,使县林业局在绿色防火方面取得突破。

[1]胡海清,张富山,魏书精,等.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森林工程,2013,1:1~8.

[2]武超,罗夏琴,刘春延,等.不同强度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可燃物载量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3,5:24~28.

[3]南海涛,刘礴霏,宋来萍.免机耕防火隔离带技术在森林草原的应用研究[J].森林工程,2013,5:73~75.

S727.29

A

1673-0038(2015)29-0261-02

2015-7-4

猜你喜欢
林带营造树种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珍贵树种红豆树生态位测定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