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纪委官网的影响力和口碑

2015-04-16 11:32张紫
计算机与网络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纪委痛点廉政

■张紫

2014年中纪委官网的影响力和口碑

■张紫

自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同志上任以来,“网络反腐”这个词被拉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纪委官网不仅成为网络反腐的风暴眼,同时也与整个网络舆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改变的不仅是一个执政党的网络问政能力与形象,更加搅动了政府网站一向以“安全”和“稳定”为运营教条的沉闷湖面,并极大地提升了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未来的信心。

那么,中纪委官网的网络价值实现路径究竟是什么?

1、抓住用户痛点:中纪委官网深谙用户痛点,懂得如何运用用户的力量,解决多年来普通民众“举报无门”的尴尬,因为其在首页显著位置都是围绕“举报”设立的入口和信息,包括举报指南、举报查询、举报地址、电话及网上举报通道,此外还上线了移动客户端。

2、“反腐O2O”:中纪委对互联网思维已经研习得非常娴熟了,开通网上举报渠道,接受所有网友的实名举报,线上收集信息,线下实地调查,玩了一把“反腐O2O”。

3、“去官僚化”:当前诸多政府网站首页焦点图及显著位置发布最多的还是“领导很忙”的信息,但中纪委官网除了在导航呈现外,一改了这种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的惯性思维,玩起了“屌丝思维”,首页要闻都是“少谈领导活动,多谈工作进展,顺便看看人民的反应”,在人们越来越反感的那一部分,中纪委官网心领神会,做得恰到好处。

4、传媒即活水:跟很多政府网站惧怕、拒绝和不懂如何与传媒互动不同,中纪委官网对工作领域内的传媒信息非常重视,积极转载并推送显著位置,能与之相媲美并能从中看出个中端倪的是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转了《博客天下》的专题文章《李克强破壁》,与媒体的互动程度与态度直接体现了一个政府网站在运营能力和内容制作能力上的自信。

5、也玩点情怀:在对廉政教育的宣传上,不仅树立廉政榜样,还引经据典,以史为鉴,还在《聆听大家》栏目请来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知名作家二月河等谈人生、谈文化、谈历史、谈反腐,谈古论今,这种看似“敲文化边鼓”的工作手法,其实是一种非常互联网化的品牌塑造手段,利用最广大用户共同的文化偶像,传播一种最易造成共鸣的价值观。

中纪委官网的意义已经从网站价值的本身“溢出”,并“蔓延”,不再局限于“反腐”与“廉政”的价值,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冷媒介”(麦克卢汉语),其包容性的扩张已经在影响整个中国的网络政治生态。

猜你喜欢
中纪委痛点廉政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被中纪委报告点名的4个事件
直击“走出去”痛点
廉政之歌
解决痛点
中纪委巡视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吗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