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斯里巴加湾

2015-04-16 01:39王岐朋
轻兵器 2015年7期
关键词:射手手枪我军

王岐朋

2015年1月21日~2月1日,第11届文莱国际轻武器技能大赛(Brunei International Small Arms Meet,简称BISAM)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我军选手使用制式武器参加了手枪、步枪、机枪等共14个科目的比赛。本文将分三部分对各项赛事纪实展现——

文莱国际轻武器技能大赛是文莱现任国王苏丹于1985年发起,每3年举办一届,今年已是第11届,赛事起初仅有东盟部分成员国参加,现已扩大到东盟十国,为进一步扩大交流,举办方今年又邀请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英国参加,文莱本国派出了3个参赛队,共计16个参赛国家18个参赛队478人参加本次射击技能大赛,这也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我军参加比赛使用的轻武器为军队列装的手枪、步枪、机枪等,共14个比赛科目。

手枪比赛科目共计4个,其中前3个科目既计个人成绩,也计团体成绩,最后一个科目只计团体成绩。比赛中,每个科目在4个不同的比赛距离射击,射手需要一气呵成完成射击。成绩评定为4个距离的成绩总和。射击比赛的具体要求为射手每个弹匣内装弹量不超过6发,目标出现后射手要快速射击,射击距离15~50m不等;射击姿势包括坐姿、跪姿、立姿、透过窗户、利用高墙或矮墙等有依托射击姿势;目标类型包括人身靶、30cm的方靶、15cm的钢靶、运动靶。我军选手使用我军列装的92式5.8mm手枪参加了4个科目的角逐,共获得1个团体第三,3个团体第四的比赛成绩。遗憾的是,比赛中,我选手未获得个人奖牌。

大赛组织者为加强各国参赛队员间的相互交流,在每天的正式比赛前,都会专门安排一场打“牛眼”的公牛赛。比赛条件是距离30m、立姿无依托、每人使用弹数10发、对身靶目标射击,目标的中心区域标示有一个1.5cm的白色圆圈,即“牛眼”,命中1发奖励13~30文币不等 。

第一天的小试牛刀后,当组织者现场宣布命中“牛眼”人员名单时,在7名命中队员中,中国队员占据2名,令参赛队员显露出敬意,刮目相看。

1月23日,手枪的正式比赛开始了,第一个科目要求射手在目标出现后,快速跃进50~30m地线,50秒内(含跑步时间)射击18发枪弹(3个弹匣),期间要求变换3种射击姿势(立、跪、坐);而后依次在25m立姿20秒射击12发弹(2个弹匣);20m立姿每3.5秒射击2发弹(共8发、1个弹匣);15m立姿5.5秒射击6发弹。该科目比赛,虽然我代表队未能进入前三,只取得了团体第四的比赛成绩,但有两名队员在30m距离上打出了超上届记录的好成绩。

1月25日,手枪比赛的第二个科目为40~50m精确射击和20~30m的运动目标射击。该科目对手枪的精度要求极高,有着多年参赛经验的东盟十国为取得好成绩,专门定制了比赛级的枪、弹,而我军参赛队员仍然使用军用手枪。在参赛武器略逊一筹的前提下,努力打出好成绩。而就在这一天的打“牛眼”比赛中,我军选手4人打中了“牛眼”,是当天最大的赢家。

借着开局的良好局面,在接下来的正式比赛中,我军选手给传统强队制造了极大的压力,第一名上场队员就打出了上届铜牌获得者的成绩(146分),后面的选手虽然没有在整个科目中再取得突破,但在对运动目标的射击中取得了第二、第三名(82分、81分)的高分,以自身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我军的射击技能。最终本科目我军参赛队取得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1月26日,手枪应用射击比赛开始,22个目标分布在3个区域内,目标距离20~32m,每名射手最多发射36发枪弹(6个弹匣)。要求射手利用不同依托物在最短时间内使用最少的弹数击倒所有目标,而后根据时间、击中目标数、剩弹数计算个人成绩。此科目考验的是射手的综合技能和心理素质。

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军参赛队员便来到比赛场地,开始了赛前的准备活动。当时细心的队长发现科目目标的设置与之前通知的不一样——第二个距离上利用高墙模拟墙角射击。对前方10个钢靶目标射击的设置中,10个钢靶散布面比以前宽了2m,且放置钢靶的支架也很宽。该比赛项目的射击位置正对10个钢靶的中心位置,10个钢靶散布面加宽后,射击最左侧的目标时更不容易,且目标的受弹面减小,使靶不易被击倒;另一方面,靶的支架加宽后,使目标靶立得更稳固,也不易被击倒。这一变动,事前比赛方没有通知。依据大赛比赛规程,我参赛队及时提出异议。但比赛方的解决方案是10个钢靶的散布宽度不予更改,只同意将钢靶后移至距离支架边缘3cm处,靶标后移增大了钢靶被击倒的概率,但就我军轻武器的打击力而言,这个改变无实际意义。正面的扩大使射手利用高墙时对最左侧靶的受弹面减少1/3;加之我军使用的是军用制式枪弹,弹的侵彻力大,停止作用相对较小。如果不正中目标,很可能出现命中不倒或发生旋转的情况。协商无果后,为不影响队员参赛,带队教练将队员全部转移至不远处的空地进行适应训练。

上午8:45,我代表队第一名选手登场,在开局极好的情况下,不想见到的一幕出现了,当他打到倒数第二个钢靶时,命中目标靶发生了旋转但没有倒下,按照大赛要求,击倒方才有效,结果连打三枪才将该目标击倒,从而浪费了宝贵的15秒。更糟糕的是,接下来的比赛,全队6名队员有5人出现了上述情况,目标全部命中而旋转。但这项比赛,以速度、精度综合评判,由于发生上述情况,计分过低,只有一人位居第三,失去了夺金及团体奖的机会。为取得第一手证据,我们对每名队员的比赛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在赛后提交组委会,举办方看后也承认中国军人的射击技能很出色,但称这是趣味比赛,不是作战,所以比赛成绩不予更改。

1月27日,手枪比赛的最后一个科目,团体对抗射击,这是手枪科目最具观赏性和最精彩刺激的科目。要求为:每组3名射手,每人使用弹数10发(2个弹匣),目标为10个15cm的方靶,距离25m。比赛方法:看到开始信号后,首先跃进50m至射击地线,以最短时间击倒所有目标者获胜。

18个参赛队各组成2个小组,共36个小组,分成上下半区进行比赛,而后按照成绩依次排名。赛前的通风会,临时改变为赛前抽签确定比赛分组,这种方法极有可能出现一个国家的两个小组出现在同一区内。抽签结果我军选手分在了上下半区,多个国家出现了分在同一区的局面。

比赛于上午11:00开始,第一轮比赛过后,东盟十国传统强队发挥出了极强的水平,均大幅打破往届记录。经过两轮比拼,我军两组选手沉着应战,顺利进入各区的四强,传统强队则有两组被淘汰出局。面对中国队稳扎稳打的推进,也许是文方太想取得金牌的缘故,在接下来的进二比赛中,突然检查中国队的护目镜及装具。习惯了举办方善变的风格后,我军选手不为所扰,从容应对,有一组进入了前二。最终,这组队获得团体第四。

回顾5天的手枪射击比赛,其中有许多有益的回味。

比赛科目难度大,要求射手具备各种射击技能。如每个比赛科目均为组合科目,射手要完成4个距离的射击,且每个距离的目标显示时间各不相同,射击姿势各不相同,射手既要有射击速度又要有射击精度。

比赛突出实际作战的应用射击条件。如快速运动后射击,快速更换弹匣及排除故障射击,对运动目标射击,利用不同遮蔽物射击。

比赛根据实战中目标的特点及实际作战距离设置目标。设置目标为战场常见目标,如不同速度的运动目标、隐显目标、集团目标等;目标距离15~50m;显示时间最长达2秒,最短的只有0.8秒;目标位置多方向无规则高低错落。

东盟十国成立专业射击队伍并使用定制的比赛级枪弹参赛。东盟十国由于每年要参加3~4场竞技比赛,且国内军人较少,为取得优异成绩,从全国范围内招募优秀射手组成专业射击队,并专门定制了比赛级武器及枪弹,因而参赛人员的射击水平极高,射击武器超优,亦令人刮目相看。

编辑/刘兰芳

猜你喜欢
射手手枪我军
一起来认“邦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超级射手
花生射手
鱼会爬树吗?
我不是手枪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
我军第一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