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4-17 05:15李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李磊

南阳市中心医院体检部,河南南阳 473000

近年来,随着医学理念的转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及需求的增强,健康教育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许多大型医疗机构将健康教育纳入到医疗护理全流程加以推广和研究。不过,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基层医疗机构在大力推广健康教育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导致健康教育长期处于缺失状态[1-2]。笔者以县级卫生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消化系统疾病60例,泌尿系统疾病33例,儿科30例,妇科21例,皮肤科20例,骨科13例,其他23例。其中男137例,女63例;年龄15~62岁,平均(40.4±3.3)岁;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73例;高中(中专)103例,初中34例。另选取5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生7名,护理人员43名。年龄22~54岁,平均(32.4±2.1)岁;工作年限1~18年,平均(5.3±2.2)年;教育程度:研究生2人,本科(大专)30人,中专18人。

1.2 研究方法

结合该院现状,采取随访和开展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健康教育认知、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等。其中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个体情况、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我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等,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成功回收197份,有效率98.5%;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谈话交流,涉及问题包括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措施等。问卷调查和谈话均由同一人负责完成并统计。

1.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总结患者组和医护人员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表现、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等[3-4]。

1.4 统计方法

涉及全部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通过查阅病历和随访,200例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9例,不良发生发生率9.5%,其中转上级医院抢救9例,死亡2例。

2.2 患者组和医护人员组健康教育识知情况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认知情况统计,忽视家属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切入时机分别为36.0%和42.0%,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知晓率为56.0%,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为60.0%。

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普遍较差,其中以个人急救措施知晓率最低,仅为29.9%,其次为定期复查,为29.9%,而有健康教育概念认知的患者仅有67例,占34.0%,详见表1、表2所示。

表1 50例随访医护人员时健康教育相关认知知晓情况

表2 197例随访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

2.3 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综合197例患者调查结果与50例医务人员调查结果,总结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认为健康教育重视不够203例,占82.2%(203/247);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过于单一224例,占90.7%(224/247);健康教育介入时机不当152例,占61.5%(152/247);健康教育资源匮乏183例,占74.1%(183/247);护士家属的健康教育186例,占75.3%(186/247);护士出院前健康教育200例,占81.0%(200/247)。

3 讨论

3.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包括家属),三者互为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分析健康健康存在的问题,不能单从单从某一对象进行延伸分析,而应全面综合考虑,寻找共性问题和主要问题,以破解制约难题[5-6]。

该组资料显示,调查50例医护人员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仅为60.0%,而相应的197例受访对象健康教育概念知晓率也仅有34.0%,由此说明医护人员和患者均存在健康教育重视不够问题。分析来看,一方面医护人员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既与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外界环境、机构本身未将健康教育列入重点护理计划等有关,还有许多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本身认知有偏差;而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差,原因或受文化素质、经济状况等限制,但医护人员重视不够也间接影响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在基层信息传播渠道单一的背景下,基层就医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受医护人员影响十分明显。医护人员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经统计共224例受访对象认可这一点,占90.7%(224/247)。对50例一线医护人员关于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知晓情况调查,知晓率也仅为60.0%,显著低于大中型医疗机构。许多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内容多局限于疾病本身知识和常规护理知识,而对之外的情志护理、用药指导、行为干预等掌握不多,造成对患者诸如心理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的干预,这影响到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而在教育方式上,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对双向沟通、导入式宣教等实践不多。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欠缺,再加上涉及公共关系、临床心理学等社会学知识匮乏,直接导致健康教育切实时机不当问题,该组研究显示高达61.5%(152/247)患者支持这一问题表现。切入时机对护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许多患者需要在治疗开始前即介入心理干预,以降低不良应激反应;而另有一些患者需要在出院前获得更多的康复护理知识,因此健康教育介入时机问题不容忽视。忽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也是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占75.3%(186/247),这仍与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或教育对象理解不到位有关。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具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本文调查结果为74.1%(183/247)。健康教育资源包括人员配置、经费支持及设备仪器等,这构成制约健康教育开展和扩大覆盖面的重要因素。

3.2 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教育缺失的对策

3.2.1 自上到下,强化健康教育意识 以护理人员为主要主体,转变观念,强化健康教育社会意义的认识,积极认真履行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职责。

3.2.2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增加沟通技巧 一方面通过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如举办讲座、培训班,选派骨干出外参观学习等形式,增强及业务素质,提升整体护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优化内部人员配置,根据其学习背景、专业熟练度、性格等因素配置到健康教育岗位,实现人尽其才。

3.2.3 把握健康教育介入时机,提高护理效果 有研究显示,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是在患者入院后的2~3 d,因为此时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抵触情绪少,愿意接纳来自外界的介入[7-8]。在介入过程中,坚持“闲时详细介绍,忙时言简意赅”的健康教育原则,在经有效沟通取得信任后在铺开健康教育。急诊患者入院时,健康教育的重点的是心理干预,稳定期焦虑情绪,缓解应激反应,待情绪平稳后再择机介入,实时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在针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通过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间接地实现对患者的干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医院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表现后,应根据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尽可能从基层自身角度纠正健康教育缺失状况,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1]陶秋珍.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4,7(14):1322-1323.

[2]叶玉华.基层护士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调查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03-1704.

[3]吴雪媚.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42-143.

[4]李家伟,景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6):1961-1963.

[5]杨琼,李若白.浅析基层医院临床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79.

[6]高延敏,陆晓云.对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的质量分析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34):111.

[7]李艳芬.基层卫生院健康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119-121.

[8]周兴平.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38-40.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