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纺织行业现状分析及提质增效的思路对策

2015-04-17 02:27左成懃焦念祖
纺织报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南通市南通纺织

左成懃 金 鑫 焦念祖

(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江苏南通 226007)

1 南通市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1.1 发展历史

南通纺织发展历史悠久,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清末状元张謇先生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以前,南通纺织家庭式手工作坊就非常普及,南通土布除了自给自足以外,还销往省内外,尤其蓝印花布、芦箕花纹布等花色土布更是闻名全国,现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生纱厂”创办后,南通纺织在中国纺织发展史上更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开创了中国民族机器纺纱业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基础,而且为南通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春天。张謇先生倡导“母实业、父教育”的实业救国理念,其创办的“大生纱厂”及其衍生出来的南通纺织等囊括各行业60多家企业的工业集群,各类纱行、布庄、贸易商行应运而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纱锭90万锭,南通大生集团旗下就拥有纱锭18万枚,占比为20%。

南通纺织快速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共党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全民动员大办工业,所有纺织国有企业、大集体企业纷纷“老母鸡下蛋”,乡村、城镇也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也就出现了一大批中国特有的“社办厂”、“村办厂”等小集体企业,这些也就构成了南通纺织多层次,多体制的立体轻纺工业体系。

南通纺织行业第三次快速发展的春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加上南通成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为南通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改革开放30多年,南通纺织如沐春风,随着党的经济政策的开放,国家经济的发展由计划经济进入真正的市场经济时代,棉花政策放开,棉纱等棉花制品不再受计划、票证控制,南通各类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就南通城区而言,纺织规模企业数量从解放初期几家,计划经济时代30多家,一下子发展到几百家。整个南通四区五县的纺织企业,据统计工商局登记注册有6000多家,未登记注册的家庭小作坊、小加工点多达上万家。

1.2 行业现状

南通纺织一直是南通经济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民生产业、最具竞争力产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通纺织在全南通经济总量占比高达70%,由于近30多年南通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纺织的地位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南通第一大支柱产业。2014年,南通纺织在南通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16.50%,出口占比31%,劳动力就业40万人,占比40%。在江苏省,南通纺织占比为六分天下有其一。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2028.74亿元,占江苏全省1.3万亿元的16.51%。占全国6.3万亿元的3.4%。南通拥有纱锭400万锭,占全国1.2万亿纱锭的3.3%。

1.3 产业结构

南通纺织门类齐全,棉纺织、服装、家纺为主体,尤其家纺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根据南通市统计局2014年统计数据分析,规模总量中排名顺序可看出:南通纺织的产业结构中,棉纺织、服装、家纺三大板块为主体,化纤、印染、茧丝绸三小板块紧跟其后。

棉纺织板块:2014年全南通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646家,现价工业总产值794.15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9亿元,行业占比38.41%,同比增长2.09%;利税总额87.54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利润53.14亿元,同比增长4.61%;产销率98.84%。

服装板块: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399家,现价工业总产值488.93亿元,同比增长4.51%,增速高于2013年同期2.3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1.16亿元,行业占比23.72%,同比增长4.75%,增速高于2013年同期1.33个百分点;利税总额60亿元,同比增长7.07% ;实现利润36.27亿元,同比增长4.99%;产销率98.81%。

家纺板块:2014年全南通市规模以上企业267家,现价工业总产值341.02亿元,同比增长2.83%;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9.73亿元,行业占比16.75%,同比增长3.74%;利税总额43.36亿元,同比增长6.26%;实现利润27.73亿元,同比减少3.82%;同比减少4.58%;产销率99.86%。

化纤板块:2014年,南通市规模以上企业72家,现价工业总产值305.6亿元,同比增长8.17%;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18亿元,行业占比14.80%,同比增长4.45%;利税总额28.45亿元,同比下降0.93% ;实现利润18.87亿元,同比减少2.52%;产销率99.55%。

印染板块:2014年全南通市规模以上企业86家,现价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6.58%;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亿元,行业占比5.72%,同比增长4.09%;利税总额10.42亿元,同比减少3.78% ;实现利润6.18亿元,同比下降14.03%,产销率98.69%。

丝绸板块:2014年全南通市规模以上企业30家,现价工业总产值64.35亿元,同比增长10.84%;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47亿元,行业占比3.79%,同比增长11.49%;利税总额5.47亿元,同比增长8.67%;实现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8.28%;产销率99.6%。

2 南通市纺织经济运行特点

南通是中国最老的纺织基地,也是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14个城市之一,大、中、小纺织企业同时发展,国有、集体、个体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目前南通市纺织经济运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2.1 纺织板块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2014年以来,南通市纺织板块面临的外部形势较为复杂,市场需求增长动力偏弱、国内外棉花价差大、国内染化料成本上涨过快、制造成本持续上升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仍然存在,行业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南通纺织企业紧紧抓住内需市场机遇,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扩大非棉产品比重,降低运行风险,大力深化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南通市纺织板块基本实现平稳运行,逐步适应“新常态”环境。

江苏联发集团有限公司是纺织板块中的佼佼者,在纺织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2014年实现税前利润高达4亿元。与其坚持“创新是企业不断进步的动力”理念,着力推进管理与技术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联发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用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并大力自主研发,先后研究应用了纯棉超高支纺纱等关键技术50多个,开发出了潮交联免烫面料、350s纯棉超高支高密弹力色织面料、全天然无莱卡弹力织物等新产品、新技术100多个,取得骄人的业绩。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合理利用技术优势,产品着力求新、求异、求变。利用拥有天丝、莫代尔等纤维的稳定货源优势,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加天枢、天丝、莫代尔等系列产品的占比,至2014年底,天丝、天枢类产品占比已达40%。开发了人棉80支在高档双面罗马布、长丝交织布等产品上的应用,毛利率达20%。面料上,以南通地区床品市场为依托,稳定扩大了天丝/天枢家纺市场,逐步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华强纺织有限公司拥有环锭纺25万锭,为应对棉花价格回落,华强坚持诚信经营,大幅降低库存,及早消化潜亏,企业仅保持10-15天的原棉与成品,有效防范了企业风险。华强产品畅销苏、浙、沪、粤以及港、澳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生产的“倍优特”牌纱线连续被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推荐为“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已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南通市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2.2 服装板块趋稳,效益小幅攀升

服装板块是南通的传统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效益下滑,2014年发展趋稳,效益小幅攀升。

南通东帝公司着力研发休闲粗支高密色织面料,用传统色织做成毛纺效果的最终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都很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做到不染色或尽量少染色,不仅为色织行业的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也对整个色织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促进推动作用。2014年,东帝公司与南通大学、江南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元色纺休闲面料精准设计及集成加工技术”,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南通三荣贸易有限公司,领导注重科学决策,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坚持诚信经营和服装高品质、高品位,赢得了广大客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家纺骨干企业仍取得较好业绩

罗莱家纺有限公司加速发展步伐,开启发展战略新篇章,将罗莱总部建成一个以家居生活为核心的商业中心,融合家居、艺术、人文三大核心元素,集办公、品牌展示、购物体验、互动交流、艺术创意为一体的开放式平台,并将其打造为国内中高档家居的、跨行业交流中心,致力于通过支持与鼓励软装艺术设计及创作自由,汇聚家居人文艺术及生活文化,使之得以重塑和再生,在全面提升家居馆档次的同时,使得罗莱从家纺向家居战略升级更进一步。

南通大东有限公司凭着领导的科学决策,诚信办企的务实精神,建立产品精致化生产线和毛巾制品基地,提升适应高档需求的差别化生产能力。他们强化大销售、小生产的快速应对机制,进一步历练“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大东特色,提速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创新驱动,以生产更多引领时尚的新产品,其销量数字依旧喜人,出口中国名牌“DD”及大东旗下品牌“艾森Upxon”、“都豪Doout”在实体渠道做得风生水起,在同行中取得良好口碑。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品牌形象、产品品质管理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金太阳家纺有限公司是国内顶级的家纺面料供应商之一,集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家纺配套企业。2014年,金太阳公司征地150亩,用来建“新纤艺基地”金太阳创业园。作为国内家纺面料业最早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的家纺面料企业之一,金太阳公司以设计为龙头,研发为中心,每年销售面料4000万米,占南通面料总量的70%。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型,不断开拓市场寻求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紫罗兰家纺有限公司坚持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秉承“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将品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融入科技元素,以此作为龙头家纺演绎传统产品的突破口。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充满活力的研发人才,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凝心聚力,积极探索”的研发团队,还与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强强联手,深入研究生机家纺对人类睡眠的改善。紫罗兰公司开无菌科技家纺事业之先河,不仅拥有自己研发的特色设备,还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权,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模式,带来全新的体验。

2.4 化纤板块总量增加,经济效益大幅缩水

化纤业(不含醋纤),由于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加速开发适销新产品,前几年上升势头迅猛。2014年,化纤业行业占比虽然超过了10%,但是经济效益整体大幅下滑,不过也有一些企业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取得不错的业绩。如江苏文凤集团注重加大技改投入,加速技术改造。最近几年,文凤集团本部共投入1.23亿元对传统设备进行锦纶高速纺细旦设备的改造,同时批量推广自主专利产品“40D/48F微细旦长丝”、“12D超细旦袜用长丝”等市场紧销品种,企业利润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3.5%。

1.5 丝绸板块注重调整,平稳发展

南通是茧、丝、绸生产大市,具有良好的蚕丝基础、较强的缫丝加工能力。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丝绸行业中的排头兵企业,他们成功探索的“公司+工厂+农户”和“组合售茧、缫丝计价、二次返还”的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模式。2013年的数据显示,他们与15家丝厂和11.4万户蚕农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得到国家商务部茧丝办、农业部、丝绸协会等部门的肯定。其下属18家分公司、15家丝绸控股加工企业,辐射带动了海安近50家丝绸企业,全县97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受益茧丝绸产业。鑫缘公司还结合丝绸业实际,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创新目标,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建全国丝绸行业技术创新标杆,以科技为先导,构建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高度关注。鑫缘公司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发展,2014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年度工作会议发布了2014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鑫缘公司品牌价值为10.93亿元,荣登“201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品牌价值50强企业”。

1.6 印染板块发展与整体不配套

关于印染板块的发展,近年来南通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瓶颈。南通市纺织工业主要竞争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而印染在纺织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服装、家纺等纺织终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面料的支撑。目前南通市高档服装家纺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高价面料,所以提升印染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优质面料自给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南通市纺织工业对价值链的控制力。

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中间产业,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纺织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其产品对于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起着关键作用,是南通实现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转变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3 实现南通市纺织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路对策

3.1 延伸产业链,打造南通纺织价值链

南通纺织发展100多年来,运行质量虽然在不断提升,但和江南纺织强市相比,后道成品加工尤其是印染仍是短腿。就调查了解到的数据分析,南通后道加工的主要产业链中,印染的发展一直滞后,南通所产坯布,除少量出口外,四分之三是发往江南,甚至运到广东、福建去染整,大量的利税也随之外流,价值的流失不算,整个行业产业链发展也受到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打通南通纺织发展的最大瓶颈印染这一环,建议市政府考虑在纺织相对密集地区开辟印染工业园区,以重振南通印染雄风,让南通纺织各大板块相对协调发展,这对打造南通纺织新的价值链至关重要。

3.2 加快创新步伐,形成南通纺织新特色

创新就是加快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研发、推广。纺织作为传统产业,必须不断在“专、精、新”上下功夫。做“专”,就是做出自己的特色;做“精”就是以客户的标准为标准,跟着市场的感觉走;做“新”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品,勇于追求时代潮流,善于追求最大效益。为此,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建立南通家纺联盟,做强南通家纺板块。南通家纺历史悠久,现在外贸全国占比9%以上,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17%以上,是中国最大家纺市场,也是世界最大家纺市场,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全国乃至世界做强做大的板块,品牌有1000多个,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10多个,国家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但是中小企业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鱼龙混杂,外省市工商局经常检查曝光。建议一是由市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协会、商会筹划,尽快建立南通家纺联盟,推出南通家纺品牌,重新树立南通家纺优质品品牌形象。二是拓展南通丝绸影响力。南通以海安鑫缘丝绸为龙头的茧丝绸行业已经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以一个集团之力,采用公司+基地+农户+高校院所模式,带动270家中小企业,127万人就业,以每亩6000元收入帮助28万户家庭依靠养蚕宝宝脱贫致富。建议南通市政府在全市推广海安经验,并从政策上支持鼓励更多地区,更多农民一起来做强做大南通茧丝绸产业,如果从40万亩拓展到100万亩,茧丝绸不仅成为富民强国的产业,帮助更多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而且可以成为南通百亿元产业。三是加速服装品牌建设,叫响南通纺织大品牌,这是南通纺织的重头戏。这几年,南通服装业利润率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贴牌生产多,自主品牌少,造成附加值低。解决这个问题,各纺织企业要牢固树立:品牌就是资产,就是效益,就是出路,就是企业发展本钱的思想,增加对创新项目的认知度,寻找适合自身企业的创新项目,满足服装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所需,搭建产业链合作的多功能平台。叫响南通纺织大品牌,特别需要市政府政策方面的引导,从具体政策上、财力上予以支持。

3.3 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南通纺织全新产业链

加快纺织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政府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很多时候,一个特色产业园区,一个特色产业集群,一条全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都会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最佳引擎,随着地区和城市纺织经济的崛起,将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会为政府带来丰富的税源。同时为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3.4 重视人才建设,提升南通纺织竞争力

南通纺织要提质扩量,从纺织大市建成纺织强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提升南通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特别是企业高、中、低档各类人才的培养,确保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建议南通市委、市政府加大对纺织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重点培养创新型高端领导。通过各种途径的培养,使他们真正掌握现代企业家必备的素质,真正成为有理想、有诚信、负责任,敢担当、勇投入,敢拼搏、不守旧,勇创新、能吃苦,爱员工的优秀领导者。 二是重点培养实用型管理人才。企业的成败决策层面的作用很重要,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凝聚力同样重要。对企业实用型管理人才要强化职业培训,完善高、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更加注重看重能力和实绩,鼓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术有专攻、学以致用。建议市政府扩大各类先进评比的比例和增加一定的新的评比项目。三是重点培养动手型“蓝领”技师。加强企业“蓝领”技师队伍建设,让技术工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建议南通市工人技师的评聘要制度化、常效化, 激励措施配套,鼓励岗位成才,为企业争创效益。

猜你喜欢
南通市南通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通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