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生产中的技术管理

2015-04-17 02:27王秀清
纺织报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服装生产质量

王秀清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 330201)

技术管理部门是服装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部门之一,主要是负责组织、协调、控制、指挥企业的所有技术活动。加强技术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不断丰富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种类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物资消耗,在确保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将生产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服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大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适体性、外观造型美观性、个性风格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服装生产企业已经转换了服装生产形式,这也使得技术管理在现代服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1 加强服装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现代服装企业经营者为了获得最大的经营利益,会综合考虑国内外贸易的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企业各项生产技术活动进行预测、组织、计划、指挥、控制、协调、创新、挖掘、鼓励等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使企业能够处于同行业竞争中相对领先的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技术、生产、计划、劳动人事、成本、设备、质量、经营、物资等诸多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体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秩序是否正常;是否可以按时完成生产计划;相关的机械设备是否适用;消耗的物资是不是合理;企业经济效益高低;产品成本高低;劳动人事安排是否合理等等,这些管理内容都和企业质量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紧密相关。

有的企业为了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以及技术管理,往往会执行总工程师负责制,同时也会安排专职的技术副厂长协助厂长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按照《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厂里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由厂长亲自负责,这些都说明了企业质量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2 服装技术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产物

服装企业技术管理是随着企业生产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生产发展慢慢产生形成的。在个体经营管理阶段以及作坊式生产阶段,服装生产的管理技术以及生产技术并没有严格区别,基本上都是个体经营者一个人独立完成业务承接、服装裁剪、人体测量、用料计算、缝制、熨烫、锁钉、包装、产品运送、收款结算等各项作业。个体经营者不仅仅是服装生产的经营者,也是服装生产者,而且还是兼职管理,由经营者本人自己独立协调处理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随着服装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服装实际生产过程中引进了一些专用的设备配备,服装的生产形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原本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生产方式逐渐由批量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不管是服装流行趋势,还是生产效益、产品质量改进等方面分析,现代化服装生产形式相对于个体手工业生产形式而言,会更加依赖技术管理,基本上没有技术管理的情况下,无法确保正常的生产。现代服装生产已经形成了一项系统的工程,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应该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但每一道生产工序之间也会存在某种必然的相关性,从而有机结合各生产工序。因此一件服装产品往往是由多个人共同合作制成的,如果缺乏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没有合适的指挥者、组织者的话,很难有效协调、督促、检查工序系统,这样也就不可能确保能够有序地进行各项生产活动。技术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同时按照现代服装生产特点可能还会向其他的单位延伸,如外购件生产单位、联营单位、外协作单位等,对和生产相关的各方面都进行严格控制。技术管理工作只有全过程、全面地开展才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

3 服装生产的基本特点

3.1 服装生产之间的相互协作

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加上各种先进专用设备配备的引用,服装生产形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以往的个体生产方式逐渐由批量性成衣生产代替,这种转变也大大增加了生产管理难度。实际上这种困难主要体现生产过程中更需要良好的相互协作,比如应该怎样做好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怎样有效衔接每一道生产工序,如何使涉及到生产方面的各方建立有效、和谐的协作关系。

3.2 依赖材料

实际上服装也就是进一步加工处理纺织工业生产产品所得,服装生产加工并不会使面料的质地以及性能出现改变,只会使面料以及辅助面料的用途以及形状发生改变,将辅料的位置适当转移。因此,只要是涉及到面料、辅料的问题都会出现在服装产品上,这样只会影响到成品服装的质量。因此,服装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面料上的任何瑕疵,包括纬斜、色差或者疵点等等,同时也要严格控制辅料的质量缺陷。如果原料以及辅料经过检查,并没有合格的情况下严禁投入生产应用中。

3.3 生产技术比较专业

相同的服装市场可以发现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服装,然而因为生产专用设备以及专用生产技术的限制,一个企业很难生产出每一样服装,就算是大型服装公司,在一个生产车间也不可能生产出所有品种服装。根据面料结构划分的话,服装可以分为皮革、针织、梭织等几种类型;根据实际用途划分的话又可以划分成工作服、制服、睡衣、睡袍、时装、休闲服装、礼仪服装、雨衣、男衬衫、防寒服等等。因为大多数企业生产服装都是应用流水作业模式,生产过程中也会应用到各种相应的专用设备,因此服装生产技术的专业性比较突出。

4 服装生产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服装企业一定要进一步完善技术管理措施,形成全面、系统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局面,有效的管理、控制服装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而确保服装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人为因素对于服装生产的影响最大,而技术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生产稳定性不足,这样很难有效控产品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服装企业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标准的技术管理文件。具体的职责以及内容如下。

4.1 主要职责

服装生产技术管理职责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严格根据国家以及上级组织制定的相关技术文件执行;制定各种具体的技术工艺文件,并且严格贯彻落实;在积极开发新的产品过程中,也应该对原有产品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改进、升级;深入研究相关科技,积极广泛推广和应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开展质量教育,加强技术培训,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水平,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将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将企业所有技术资源高效整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工作程序;积极引进现代化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以及措施,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应该严格控制,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不断降低服装企业生产的各种成本,将服装生产周期尽可能缩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收集产品售后,客户的反馈信息,做好相应的处理。

4.2 主要内容

服装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严格监督执行,不断修正完善;收集、整理、传递各方面技术信息;研究、开发、鉴定新产品;制订工艺文件,并且全面贯彻落实执行,加强过程的监督、检查;在材料投入生产之前应该做好理化检测,同时应该做好相应的技术预案;积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改造、创新、引进新的技术;制定好科学、合理的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的科学技术研究;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并且加强档案但管理;对用料进行定额管理以及定额控制;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统计功效,做好工时定额。

总而言之,服装生产技术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会直接影响服装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在现代这种拼质量的时代背景下,服装生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标准文件不断提高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严格把关服装生产质量,促进服装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1]李 萌,张小曼,王 颖. 由品牌自主化窥探中外服装企业发展差异[J]. 神州. 2014(18).

[2]做服装生产“一进一卖”学问大[J]. 家庭科技. 2007(11).

[3]方建园.服装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 2003(02).

猜你喜欢
服装生产质量
让人心碎的服装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质量投诉超六成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