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 引爆女婿与岳父争房大战

2015-04-17 13:22莫特
法庭内外 2015年8期
关键词:按揭岳父购房

文/莫特

银行不良记录让彭放夫妇无法办理按揭,而相中的房子实在割舍不下,于是,彭放让在银行信用良好的岳父周铁钢出面,借岳父的名义签订合同、办理按揭、登记房产。换了一身“马甲”,房子顺利买到手了,可住进新房没多久,夫妻俩感情破裂,分道扬镳。女婿的房子登记在岳父名下,问题来了——

“房子是我的。”面对前女婿,周铁钢毫不客气。在银行信用良好的前岳父翻脸不认账,有出资无名分的彭放不愿善罢甘休,一场房屋争夺大战就此开打。谁会笑到最后呢?

银行不良记录让他无法办理贷款

时间回溯到2000年元旦,在湘西南某县城宾馆,热恋两年的彭放和周芸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婚姻生活远没有恋爱那样浪漫,柴米油盐很快便成为了生活的主角,锅碗瓢盆交响曲中,日子过着,时间流逝着,变化也在悄然间发生着……

周围朋友、同事接力似地乔迁新居,这强烈刺激着彭放夫妇。结婚后,彭放和周芸居住在一套60来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夫妇俩做梦都想改善居住条件。结婚以来,彭放夫妇经营着一家小商店,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挣得不多,家庭的开支却很大,特别是婚后第三年儿子出生,奶粉钱、托儿费、学费,陡增的抚养费带给了夫妇俩更大的压力。穷则思变,如何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呢?夫妇俩思来想去,只能从最熟悉的事情——做生意着手。可做生意需要本钱,而夫妇俩没有本钱,怎么办?银行不是可以贷款吗?夫妇俩决定一试。

2005年初,经过努力,彭放夫妇终于从银行贷到了8万元。这对于经营小商店的彭放夫妇来说,可是一笔大数目。银行贷款8万元加上积攒的4万元,一共12万元,就是他们与朋友合伙做木材生意入股的本钱。然而,做生意对于彭放来说,缺少的不仅仅是本钱,还有运气,此前木材生意好做,他入了行,却做得十分艰难。折腾了两年,钱没赚到,连本钱都赔进去不少。贷款有还款期限,一年的偿还期到了,无力偿还的彭放夫妇托亲友周旋,续延了一年;转眼又到期了,彭放夫妇没有办法,只能坐等银行一次又一次地催讨。好在,银行没有到法院起诉,可这逾期不还的信用记录总是逃不掉的。

2010年,彭放夫妇果断决策,从几年来耗费了大量精力又没有赚到多少钱的木材生意中退出,用退伙拿到的钱偿还了银行贷款。彭放用剩余的钱买了辆小货车跑运输,周芸则继续经营小商店。没了当大老板的奢望,夫妇俩的日子慢慢地滋润起来……

到2012年初,彭放夫妇手中又有了几万元积蓄,埋藏于心底的买房愿望再一次迸发。然而,此时的房价相比于几年前,早已突飞猛进。看一看房价,摸一摸腰包,彭放夫妇知道,要马上实现购房梦,他们只有一种选择——到银行按揭贷款。

总价30万出头的“绿城花园”一套房子让夫妇俩心动了。选中房子后,下一步便是办理购房手续。夫妇俩早已准备好了三成首付款。按售楼员要求,彭放提供了相应材料,便坐等签订购房合同,不料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售楼员告诉他,因为他有曾在银行贷款逾期不还的不良记录,被银行列入“黑名单”,不能办理按揭贷款。相中的房子买不了,这可怎么办呢?

以岳父名义按揭购房

买房或者不买,彭放夫妇面临抉择。几番思索之后,彭放想到了一个主意:“以自己的名义贷款不行,借用别人的名义按揭购房,行不行?”对,何不借名买房!可借谁的名呢?“用我爸的名义买房,我爸一没有到银行贷过款,二没有办过信用卡,银行信用没有一点问题。”妻子提议道,彭放想了想,真没有比岳父更合适的人选了,他点头同意。

两人立即付诸行动。2012年3月的一天,彭放和妻子一起来到了岳父周铁钢家,向岳父提出,欲以岳父的名义按揭购房。房子的首付款由女儿女婿支付,每月的按揭贷款由女儿女婿偿还,周铁钢呢,就是挂个名,以自己的名义办理银行贷款。虽然说办理银行贷款,有一定的风险,假如女儿女婿不按期还款,银行可要找他周铁钢还钱,可女儿女婿开了口,房子又登记在自己名下,还在银行作着抵押,周铁钢认真想了想,觉得对他而言,风险也不是很大。亲情与风险一番较量,亲情占据了上风,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怎能不为女儿女婿分忧呢!周铁钢爽快地答应借名为女儿女婿按揭购房。

借用岳父名义,彭放在银行有不良记录的拦路虎消除了,按揭购房就此顺风顺水。2012年6月,彭放夫妇以周铁钢的名义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由彭放夫妇借用周铁钢名义办理相关手续,所有费用缴纳都以周铁钢的名义出具票据。而最为关键的银行按揭,也与其他购房手续同期办理,贷款人自然是在银行无不良记录的周铁钢,周铁钢再与银行签订委托付款授权书,从彭放的活期账户中定期向银行付款。

由于购买的是期房,签订购房合同半年后,房地产开发商才把房屋交付到彭放夫妇手中。作为房屋实际上的所有者,彭放夫妇担当起了该房屋装修的“总工程师”,设计由他们定,材料由他们买,工钱由他们付,质量由他们监管,当然,最重要的,装修好的房子也由他们居住。2013年7月,彭放夫妇乔迁新居。

住进新房,感觉当然不一样。然而,夫妻俩物质生活改善了,感情生活却出了问题。结婚十多年,在外人看来,彭放和周芸和和睦睦,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和谐的表象下,其实暗流涌动。2013年底,彭放与几个朋友打麻将,一晚上输掉2000多元,还被妻子抓了个正着。彭放恼羞成怒,对着妻子吼道:“不要你管,滚回家去!”还甩手给了妻子一巴掌。

事后,尽管彭放很后悔,不停地给妻子道歉,却换不回妻子的原谅,2014年6月,乔迁新居不到一年,周芸走上了法庭。

借助他人信用 惹来产权争议

2014年7月,法院开庭审理这起离婚案,周芸和彭放分别坐到了原告、被告席上。自妻子提起诉讼到法院开庭,1个月的时间,彭放理智了许多。法庭上,他准备采取不同意离婚的策略,但他更关心的是房子如何分。法庭调查中,周芸对于绿城花园房屋性质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没有异议,这让彭放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然而,对于共同财产的分割,两人各执己见。财产分割的羁绊,让两人在离与不离的问题上背道而驰,法官调解不成,最终认定双方夫妻感情尚未破裂,判决不准离婚。

离婚诉讼进行的同时,周铁钢也出手了。为了女儿的利益,他要帮女儿一把。2014年7月,周铁钢来到银行对按揭贷款的相关手续进行了变更,重新办理了以自己为户名的活期账户,自7月开始,房子每个月的还款不再从彭放的账户中扣划,而是从他的账户中支付。

法院驳回了二人的离婚诉求,但周芸和彭放的离婚之路没有就此止步。诉讼离婚之外,还有协议离婚,仅仅3周后,两人自行协商,签订了离婚协议,随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而对于绿城花园B区7栋1702号房屋,两人采取了搁置不理的处理方式,离婚协议上不记录,不分割。

婚离了,房子却没有说法。没过多久,彭放突然明白过来,这事对他极为不利。毕竟,房子归谁所有?得看房产证。房产证虽然还在办理中,可按照购房合同,将来肯定没有他的名字。房产证上没有一席之地,离婚后又搬了出来,连还贷款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假以时日,这房子还跟他有什么关系?想到这里,彭放意识到,对该房他得要个说法。

2014年底,彭放一纸诉状以周铁钢为被告、周芸为第三人将父女俩告上法庭。彭放诉称,与周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准备购买住房,因在银行有不良记录无法贷款,遂借用周铁钢的名义办理相关购房手续,房屋交付后,由其与周芸装修并居住,购房款、装修款均由其支付,贷款亦由其偿还,直至2014年7月周铁钢变更还款账户为止。后其与周芸离婚,离婚诉讼中,周芸对诉争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没有异议。彭放请求法院确认诉争房屋为其所有,并提供了定购协议书、取款存款凭证、支付房贷款清单、装修付款凭证等多项证据予以证实。

面对前女婿的起诉,周铁钢辩称,诉争房屋是其通过合法途径购买,依法享有合法的、完整的房屋所有权,请求法院驳回彭放的诉求。周芸支持父亲的说法,但未能提供任何证据支持。

根据当事人举证,法庭查清了事实,这是一起借名买房引发的产权争议。怎么处理?确认房子归实际购买人所有,还是让名义购买人成为房子主人并由其支付相关款项补偿实际购买人?法院认为,诉争房屋的购房合同系以周铁钢名义签订,但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是彭放和周芸,且房屋交付装修后,彭放与周芸及孩子一直在该房内居住,直至彭、周双方离婚。周铁钢与彭放是前岳父与前女婿关系,相关证据足以认定,彭放借用周铁钢名义购买诉争房屋的事实成立。当事人约定一方以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实际享有房屋权益的,房屋应确定归实际购买人所有。但彭放要求确认诉争房屋归其一人所有的诉求不妥,因诉争房屋系彭放与周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购,系夫妻共同财产,应归彭放与周芸共同共有。2015年5月,法院判决绿城花园B区7栋1702号房屋一套归彭放与周芸共同共有。

历经诉讼,彭放打赢了这场房屋确权官司,而他之所以能打赢这场官司,关键在于证据,在于他能证明房子的确是他买的。正因为有证据,他才最终没有让换了“马甲”的房子变成他人的财产。

借名买房,类似彭放打的这种官司不是第一起,也绝不会是最后一起。可以肯定地说,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还会有不少人会走借名买房这步棋。或者趋利而动,或者被动而为,借名买房肯定附随着风险,最好不要走这步险棋,如果一定要借名买房,那就像彭放学习,主动收集好相关证据,证明自己才是房子的出资者和真正的主人吧。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按揭岳父购房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互联网背景下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分析——以HD“线上购房”为例
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不得不防
固执的岳父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论我国房地产按揭法律制度
蹭饭
政府“团购房”何以变身非法建筑
婚前按揭房产分别所有制的法理反思——以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为对象
英国不动产担保制度之历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