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惠州学院服装专业服装工艺教学改革为例

2015-04-17 16:28冯麟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装工艺专业

冯麟

(惠州学院服装系,广东惠州516007)

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惠州学院服装专业服装工艺教学改革为例

冯麟

(惠州学院服装系,广东惠州516007)

论述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课题研究的背景,总结近年来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并对进一步深化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思考。

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服装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工艺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力度还不够,课堂教学仍然沿用教师围着教材讲解、学生看着教材听课的传统方式,忽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和大量的必不可少的实践锻炼,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1];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强调服装的形式设计、时装绘画等艺术教育,对工艺制作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造成毕业生能力单一。这种现状与服装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更难以满足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正是基于对服装教育现状的思考,着眼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服装教育更好地担负起为服装产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研究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实践活动,使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掌握现有知识并不断拓展新领域、钻研新工艺,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使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对接实际工作,适应服装企业的需求。

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

我校(惠州学院)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借鉴香港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香港制衣业训练局和生产力促进局等先进的办学经验,根据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服装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艺技术技能为目标,对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和实践。

1.科学设置服装专业课程

当前,我国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各有特色,但总体上仍然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校服装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推行了“优、实、新”三个方面的改革。

“优”就是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课程设置模式。比如,整合设计、工艺与纸样课程,对相互关联而又有交叉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讲授,既让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多门课程,又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综合设计性项目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实”就是在实用上下功夫。专业课程以实用为目的,以必知和必会为度,真正使学生掌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在课时分配上,学科基础平台课减少到686学时,专业课增加到960学时,专业课的占比达到58.3%;理论课总学时为1006学时,实践课总学时为992学时,实践课占比达49.6%。这种课程设置加强了各种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新”就是根据服装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发适用性课程,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我校教师紧跟企业行业需求,先后编写了《成衣跟单实务》《服装营销数据分析》《服装商检实务》等61部专著/教材,并开设了服装跟单管理、服装工业工程、服装市场营销、营销数据分析、服装电子商务、服装采买等适合企业需求的新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推广分组互动式教学

分组互动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课程中的内容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2]。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将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集体研讨交流三者结合起来,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和明显优势。在服装工艺教学中,分组互动式教学的课题确定后,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对如何查阅参考资料、开展调查研究给予必要的辅导。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课题小组,利用1~2周时间,分工查找资料、统计数据、制作样板、准备教案、编制PPT等。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代表进行课题讲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查阅到的新资料,然后由教师点评分析、补充重点和讲解难点。

以内衣生产工艺专题教学为例,学生把利用课余时间到市场上调研到的品牌内衣工艺款式特点、销售模式、价格定位等资料作了归纳梳理,然后自行设计、制作了一款内衣,并在课堂上讲解内衣生产工艺。课堂上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不但提出了内衣生产工艺要注意的细节,还就工艺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联系实际导入问题,把问题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最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再作精要讲解、排疑解难。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把在市场调研、查找资料中发现的新动态、新知识带到课堂上互相交流,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

这种分组互动、交流讨论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调研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创新的学习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工艺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开展全方位实训式教学

实训是通过学生亲自操作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年来,我校服装专业在工艺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工艺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创新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具体的做法是:

(1)边学边练。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紧密结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组织学生到车间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做到学习与实训同步,既巩固基础知识,又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口袋专题的教学安排了6学时,其中2学时教师讲解口袋的种类、功能、工艺原理与生产要领等基础知识,4学时用于学生设计新款口袋并制作成型。服装工艺课程基础知识专题和服装部件、各款成衣专题的教学,是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掌握工艺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仅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方法和要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综合能力实训。其中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的综合运用。从信息采集、流行趋势分析、主题确定、草案设计、效果绘图、立体造型、纸样修正,到选定用料、排料裁剪、工艺制作等全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从总体上给予指导,不作过多的具体帮助,强化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校服装专业每年都举办创意T台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大赛,2014年还举办了SDC国际设计大赛,设计作品充分展现出学生优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引起华南地区服装企业的关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产学结合。我校服装专业一直注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积极创造产学结合的优势和条件,与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富绅服装实业有限公司等服装品牌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实习基地。近年来,还与佛山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协同共建了T恤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山雪仙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数字化内衣实验室,与广州春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GST实验中心,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电脑横机室等,组织教师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研究,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我们每个学期都分批组织学生到制衣厂、纺织厂、印染厂参观见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类与服装生产有关的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每年暑假安排学生到服装营销公司或服装销售门店担任营销员或售货员,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又进行服装市场调研活动。在最后一学年,毕业生必须到服装企业参加为期8周的顶岗实习,掌握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多年来,我校服装专业通过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与服装企业合作的平台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既拓宽了教学改革、教研创新的思路,又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我校服装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许多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能独当一面,成为技术骨干或部门主管。

三、服装工艺教学创新的思考

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服装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服装工艺教学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围绕促进服装产业发展推行改革与创新

服装教育一定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优秀人才,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更好地为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动态性,及时把服装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最新科技纳入到课程中,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从服装工艺教学的实际来看,要着重培养学生工艺操作、工艺设计与改良、生产流程管理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服装工业化生产工艺管理方法,实现生产工艺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2.围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行改革与创新

在课时安排上,在保证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实训课时。建立产、教、研一体化教学,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培育学生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课程创新[4]。积极推进开放式教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破校园界限,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邀请制衣企业的工艺师举办专题讲座,也可到企业生产车间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模式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5]。在服装工艺教学中,专业基础理论的共性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可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业方向各不相同,如果始终用一个模式来组织教学,有可能忽视个性的培养,抑制个人的需求。应积极探索个性化、差别化实训,创造条件实施小班化、工作室的实训模式,对部分有潜质、有基础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并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纳入实训计划,造就更多技艺精湛的服装工艺人才。

3.围绕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推行改革与创新

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把教学科研与教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有利于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来谋划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教学创新的激励机制,实现教学创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推进研究式教学,制订工艺科研课题,成立学生科研小组,开展学生工艺科研活动,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协助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从中学习教师的科研经验。

四、结语

推动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适应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服装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要发挥好各类实验、实训资源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更多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服装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1]邹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多维”培养模式[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 (4):365-369.

[2]冯麟.“成衣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纺织教育,2011,26(3):221-223.

[3]张利云,袁水林.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4):48-49.

[4]辛斌杰,林兰天,刘岩,等.纺织平台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6):503-504.

[5]张朝阳.工学结合模式下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行业岗位素质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6):514-515.

G642.0

A

2095-3860(2015)01-0040-03

惠州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CG2011016)

冯麟(1969—),女,广东惠州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服装精益生产与工艺技术改善。E-mail:flin@hzu.edu.cn

猜你喜欢
服装工艺专业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