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建设迫切需要理论研究支持

2015-04-18 06:38叶静漪
中国机构编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基础性劳动法支柱

文/叶静漪

叶静漪: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社会体制改革走向了纵深,社会法建设在提速。2010年前后,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就业促进法这四个法是比较重要的,社会法比较支柱性的法律的起草和出台,对整个社会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的协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当然,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法建设方面,欠缺还是挺多的。社会法的两大支柱,一个是劳动法,一个是社会保障法。相比较而言,劳动法相对成熟、完善一些,体系也好一些,当然仍有很多基础性的法律没有出台,像工资法,它是非常基础的,既有税收的因素,也有社会保障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问题,现在有一部分的法律涉及了相关内容,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基础性的东西。劳动标准方面的一些法律也还没有出台,尽管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中有一部分涉及,但仍有欠账。社会保障法的欠账更多,现在只有社会保险法出台了,社会救助法多年仍未出台。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社会法需要有几个基本法的支柱。社会体制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以前关注得多一点,这几年慈善、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立法也开始受到关注,但是还有很多具体的,比如未成年人保障,虽然有未成人年保障法,但涉及未成年人保障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毕节出现的弱势孩子、留守儿童,具体的保护、措施其实在法律上还有缺失。

此外,社会法理论准备也不足。现在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社会法体系,需要从理论上多一些建构,给立法提供支撑和支持,同时加强和实践部门的合作,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

猜你喜欢
基础性劳动法支柱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贯彻《劳动法》 且行且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与完善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她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