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临床观察

2015-04-19 06:29甘文云王腾李海明王运李春苗翟展艺赵冲刘辉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胆碱能噻托溴铵

甘文云 王腾 李海明 王运 李春苗 翟展艺 赵冲 刘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特征是以气道慢性炎症,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伴有气道高反应的疾病。未正规治疗,病情加重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治疗COPD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有三种: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及胆碱能受体拮抗。GOLD标准[1]和COPD诊疗指南[2]均强调COPD是可以防治的疾病,并推荐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是COPD的一线维持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噻托溴铵,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改善、运动耐量增加。本文通过观察吸入抗胆碱药物-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及气道炎症细胞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相关性,为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在本院呼吸科治疗后处于稳定的COPD患者68例。排除疾病包括: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肿瘤、心功能不全、1月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青光眼、重度前列腺增生、对抗胆碱药物过敏、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曾有肺切除术病史及伴有除COPD以外的其他明显的疾病。入选患者肺功能符合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FEV1%预计值<80%。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年龄58~75岁。药物组年龄(54.1±4.5)岁,身高(163.1±6.8)cm,体重(57.6±5.9)kg;对照组年龄(63.8±3.7)岁,身高(169.2±5.2) cm、体重(60.6±4.3)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茶碱、吸入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吸入短效β激动剂缓解急性发作。(2)药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规律吸入噻托溴铵18 μg(正大天晴公司,18 μg/粒),1次/d。治疗期间,按病情需要常规应用祛痰药,允许患者按需应用沙丁胺醇喷入剂(100 μg/喷)以缓解COPD急性症状。治疗期间禁止应用其他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

1.3 肺功能检测 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量的百分比(FEV1/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应用德国JAEGER肺功能仪测定上述指标。

1.4 血清炎症介质 抽空腹静脉血约10 mL,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8的浓度。试剂盒购自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炎性介质IL-8、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x-±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的比较(x-±s) μg/mL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因病情加重中途退出本实验。药物组出现咽部不适1例,排尿不畅1例,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可自行缓解。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两组的肺功能通气较前明显改善,炎症因子(IL-8、TNF-α)有所下降,提示说明常规治疗及规律吸入噻托溴铵均可以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但是噻托溴铵组改善肺功能、减少炎症因子较明显,且没有患者急性加重中途退出实验。说明噻托溴铵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减少气道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推测两者的相关性。

COPD是气道、肺实质、肺血管受损的慢性疾病,导致肺功能不可逆受损,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人们普遍认为慢性炎症,免疫失衡,贯穿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最终导致肺的弹性回缩下降,气道结构重塑,气道受限不可逆。COPD患者M胆碱受体激活,气道狭窄、炎症(包括气道黏膜水肿)及黏液栓子导致气流受限,过度充气,残气量增加,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VC出现下降[3]。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吸入性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其受体有3种亚型(M1、M2、M3),噻托溴铵与Ml、M3受体亲和力强,解离缓慢,显示出其独特的动力学选择。因此每天1次用药即可达到较好的扩张支气管,降低支气管张力,舒张支气管,减少肺过度充气。同时噻托溴铵减少腺体增生及分泌,促进黏液细胞清除,从而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减轻气道阻塞,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所以,规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制剂治疗COPD,降低胆碱能神经张力,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Casaburi等[4]研究结果显示,以安慰剂作对照,每天1次单剂量用噻托溴铵,治疗l周后噻托溴铵组FEV1谷值上升。本文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药物对肺功能均有一定改善,其中药物组对肺功能的改善更明显。

本研究显示规律吸入噻托溴铵后患者TNF-α、IL-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浓度趋化性降低,说明噻托溴铵可以阻断M胆碱受体所诱导的炎症反应,抑制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聚集,减轻气道炎症反应,起到长效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TNF-α作为强有力的诱导剂,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使机体中IL-8合成和释放增加,加速诱导的炎症反应,导致肺功能的下降[5]。有研究显示规律应用噻托溴铵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推迟急性加重时间[6]。因此,测定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浓度是反映COPD病情、间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

本文证实: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后通过不同机制、不同环节发挥作用,安全有效改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尚待更多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加以明确。

[1] Rabe K F,Hurd S,Anzueto A,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GOLD executive summar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45):532-555.

[2]柳涛,蔡百蔷.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3] Belmonte K E.Cholinergic pathways in the lungs and anticholinergic therap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Proc Am Thorac Soc,2005,2(23):297,304.

[4] Casaburi R,Briggs D D Jr,Donohue J F,et,al. The spirometric efficacy of once-daily dosing with tiotropium in stable COPD:a 13-week multicenter trial [J].Chest,2000,118(56):1294-1302.

[5]周玉民,王小平,曾祥毅,等.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6):577-582.

[6] 迟玉敏,杜俊凤,姜明明,等.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与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吸入在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32):322-355.

猜你喜欢
胆碱能噻托溴铵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益智醒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认知能力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维持慢性炎性痛的神经通路机制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天麻提取物对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