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让孩子们试试

2015-04-23 08:25那福忠
今日印刷 2015年1期
关键词:报业报纸年轻人

那福忠

2014年11月20日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签署的第25年,公约认定儿童享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及参与权。这一天挪威第二大城卑尔根的当地报纸Bergensavisen(BA)看起来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这一天的报纸全部出自儿童的手笔,由当地三所学校的学生负责编辑与写稿,这些学生的年纪从11岁到17岁(如右图)。

从2014年9月开始,报社就与当地学校接触,获得大家的肯定,然后由一位资深编辑负责规划与版面设计,再把新闻、体育、评论性文稿,分别交给三所学校撰写。

这些孩子们究竟能写出什么来呢?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公车涨价,学生如何与红十字合作探访阿滋海默症的老人,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访谈市议会领袖,圣诞节前的高消费,诺贝尔奖,军队里的女兵,当地影院的影视评论,当地的足球队,以及许许多多的报道与想法。也许我们真的是低估了这些孩子。

报社的总编辑Anders Nyland对“让位一天”感慨地说:“这个活动提醒我们的社会,儿童也有被听见以及表达意见的权力。年轻人对我们非常重要,他们是未来的报纸订户、新闻工作者或是我们的领袖,在电脑资讯的丛林里,我们要教导年轻人,由编辑掌控的新闻媒体与另类资讯的区别。”

世界报业协会 (WAN-IFRA) 对年轻人的参与非常重视,负责人Aralynn McMane对《卑尔根报》让位一天给年轻人的做法非常赞赏,她说这是新闻发行人最有力的工具,确保年轻的一代了解新闻不同于其他的内容,给年轻人亲身体验的机会,甚至于感受到他们认真工作的热忱。

世界报业协会把2014年11月订为青少年接管新闻月,希望全球各报在11月份,至少有一天让青少年接管,采访、写稿、编辑全由十几岁的孩子们自己动手,也许是整份报纸,或是部分报纸,让他们了解报纸的制作,同时也给报社一个知道年轻人想法的机会。全球如果有多家报纸同时让孩子接管,更可集体凸显报业对年轻人的重视,同时有更多年轻人的声音被听到。

不久以前,有120多年历史的《比利时晚报》(Le Soir),鉴于报业的老化,读报人数越来越少,编辑的年龄也越来越高,为了吸引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该报负责人打破传统雇用了一批25岁以下的年轻人当编辑,编写给25岁以下年轻人读的内容。这一动作,让报纸编辑部大吃一惊,要这些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共处一室,不知如何对待。

但渐渐的两代编辑从适应到融合,终于改变了编辑文化。怎么做到的?年轻的编辑先由老编辑领导,了解编辑的基本伦理,以免养成坏习气,然后老编辑学习年经人缺欠的政治与经济知识。电脑技术虽然也是必须条件,但对25岁以下的人不算难事。学习的认真感动了老编辑,开始把新闻的技术传授给新编辑,同时也逐渐从新编辑那学到了一些年轻人想的与做的事情。

年轻人给编辑部带来了活力,大家可以找一个晚上一起小酌,或发动一项社区服务,甚至一起野餐。报社位于一个公园附近,有一天全体员工出动,在公园中心野餐,让过路人分享他们的欢乐,大家玩得非常尽兴,对这家百年的传统报社来说,是以前从来没有过且难以想象的事。编辑部的新鲜气息带来了新鲜内容,发行量尤其是网络发行量开始慢慢回升。

全球报业的老化,从近年儿童与青少年的参与,看到一丝生机,各报社或编撰专刊,或邀约青少年亲自编辑,世界报业协会更以多项活动鼓励,例如联合报系的《好读周报》在2014年轻读者高峰会上荣获“数位优先银牌奖”。

世界报业协会提出来让年轻人接管新闻,说起来应该是最有效果、对年轻人影响最深刻的做法,当然对保守的报业也是挑战。老化的编辑部何妨敞开心胸,让出编辑的位置给孩子们接管一天?

猜你喜欢
报业报纸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年轻人如何理财
卖报纸
年轻人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