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马兰峪

2015-04-25 08:35郭景芬
侨园 2015年1期
关键词:东陵戏楼马兰

文 / 郭景芬

古色古香马兰峪

文 / 郭景芬

初冬时节,我和几个朋友到被誉为京东名镇的马兰峪游玩,回来后,感觉应该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因为这是一次值得留念的旅游———

马兰峪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23公里的蓟(县)遵(化)兴(隆)三县交界处。传因此地驻守过名叫马兰的边将,并在此处栽植些马兰花而得名。初名马兰谷营、马兰城、马兰峪,又因清道光年间在此建兰阳书院而名兰阳。

古镇建年无考。明初洪武年间,大将徐达为扼守马兰口关,在此建城池以作屯军扎营之用;后戚继光镇此期间,又在原城墙外包上一层砖,顶端筑垛口,门洞加岗楼,使城池固若金汤。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修建陵寝后,这里成为守陵驻地。

马兰峪底蕴深厚。解放前,这里有三座塔楼最为著名:一是鲁班庙前大戏楼。据说是仿照北京颐和园大戏楼而建造,有“京东第一戏楼”之称。二是永旺塔。据传明万历十年,当时镇蓟总兵戚继光为保国泰民安而建造。三是药王庙。它是当今马兰峪仅存的古建筑之一,名为药王庙,实为诸多庙宇之冠。 “兰阳八景”亦名传于此,特别是老柏、神槐、古磨、更钟尤为神奇。

道光年间建兰阳书院,又名兰阳,蒙古名为马赖,后称马兰峪。在市区西北23公里的府君山下,清东陵东面风水墙外。东临名胜汤泉,南与陵区三镇之一的南新城相对,西接清东陵,北靠长城要隘马兰关,为遵化市西北部重镇。

抗战时期,马兰峪成为“三足鼎立”之地,建有三个组织。东陵办事处:其前身系东陵总管内务府,为清亡后优待皇室组建的管理机构,一直由溥仪堂弟溥贤执事,地址在横街南部路西原称“东府”的马兰峪民族医院家属院内;东陵地区管理处:系伪满洲国溥仪所属由热河省派出看管清东陵的机构,实为日本人统领,地址在东关路北;兴隆办事处:为“长城抗战”之后所设,辖长城外兴隆县境的32个村和马兰峪特区,属汉奸殷汝耕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管辖,地址在西关的原清公爷府。另外设有日本驻马兰峪领事馆,系专门为日寇服务的机关,地址在东门外路南当铺院内(今之供销社旅店)。计有日伪派来的守备队、特务队、警察所、满洲队、武装矿警等近千人之多。此外,还有与此相配套的白面馆、妓院等。

作为满族集居之地,这里一直被清王朝和日本政府所重视。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京营总兵官到职后,便奏明皇上创办起“兰阳书院”,后又连续建义学多处,使其八旗子弟和绿营兵的子女们及时入学识字。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这里后,立即在南大村创办“东陵学院”,以此来奴化中国人民,为其侵略行径效劳。

掌故、传说丰富了这里的文化内涵。如神猴变成了“猴儿山”;永远拆不掉的“二郎庙”;康熙皇帝驻跸的“麒麟山”;镇南面的乾隆一怒“扳倒井”;城北震慑徐二老虎的“刀把官房”;城南的“水漫金星山”;城东奉圣夫人墓的“康熙娘娘奇闻”;城西“双妃陵”的故事等。

游走在古镇各处,看那星星点点的故居、古迹,我的脑海中涌出一句话:历史悠悠,思绪千万,难忘今日,录以为据!

猜你喜欢
东陵戏楼马兰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堡中堡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生活之上,最朴素的理想
——论紫砂壶“东陵瓜壶”的韵味与内涵
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化龙村柏树庙戏楼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我帮爷爷放绵羊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