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科专业“以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5-04-27 09:10魏巧莉
企业导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魏巧莉

高校文科既存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知识型教育,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原样化地掌握已有的知识,一个人学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就看他对已有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上的。这个时期社会的总体知识有限,而百科全书式的大家在这种经济形态之下成为可能。他们往往以知识的仓储者身份出现,那时的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信息的获得手段也相对不足,因而知识拥有量就成为衡量一个人水准的重要指标。但是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后现代社会,即信息社会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各种新的知识在学科的边缘产生;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那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者已成为昨日黄花。而这样的时代,知识的获取手段与来源也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方便与丰富,知识的更新换代也相当频繁。我们刚刚学习的东西,转眼之间就可能成为过去,而大量的新知识早已出现在地平线上。因此,高校传统文科应由“知识中心”转至基于知识的“能力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让“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成为燕山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背景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乎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把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己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关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仅仅致力于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始终未改变“满堂灌”与“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从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来看,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延续,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也相当严重。由此可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木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己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从大的方面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也促进着其他传统文科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型。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案例分析

燕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着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学生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科发展情况,对比和借鉴了专业内著名高校的做法,探索并形成了“525读说写工程”系列活动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525”读书说写工程的核心部分是阅读50部经典并做读书笔记,背诵理解200首(篇)诗文,撰写50篇文章,持续进行读、说、写训练。第一学期启动,实行“导师责任制”,落实导师及所负责的学生,布置每月及每学期的任务,为具体实施做充分准备。第二至第七学期具体实施,按照计划每个月检查背诵、阅读和写作,经过连续4年不间断的读说写训练,毕业时每名学生至少要写出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写作原创作品6万多字,其中立体展示是全体学生参与策划、组织承办一场 “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

其中,“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以下简称“展演”)是此工程的重要环节,安排在学生在校的第五个学期。每年的展演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体同学以晚会的形式展开,演出节目涵盖话剧、戏曲、相声等多种原创或改编作品,仅09级学生就创作剧本10多部、相声3篇、诗歌若干篇(演出只选取一篇)、改编剧本多部。展演前,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先对节目进行筛选,最终根据同学们的优势和特长确定了参演节目。在节目编排的同时,拉外联、会场布置、道具制作(如2010级全手工制作汉服)、活动宣传等后勤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展演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整个汇报演出准备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是对该专业学生整体水平的集中检验,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娱演出,学生在其中得到的是立体锻炼,是专业特色、专业技能的综合演练。

该课程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与基础课、专业课及公共课同等的地位。不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学生参与一系列专业实习活动,做到学生不出校门,其学科基础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该活动在汉语言专业实施11年来,培养了汉语言文学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了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而深受考研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文学审美能力。“展演”的前期筹备工作,从广义上来看,涵盖了前几个学期所有的读说写训练。通过阅读经典并做读书笔记,背诵理解经典诗文,以及独立撰写文章,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文学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中期的展演工作,通常是以晚会的形式展开,演出节目涵盖话剧、戏曲、相声等多种原创或改编作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娱演出,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特色、专业技能的综合演练。同学们通过舞台表演,进一步加深了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展演同学和观看展演者的审美水平。

“展演”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毕业生在考研时占据有利态势。例如,2005级学生刘飞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时被导师问到关于博尔赫斯的问题,由于他在“五二五”读书中对这位作家已有研究,该生对答如流,导师大为赞许,最终刘飞顺利通过面试。2007级学生张翼驰因为对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着独到的见解顺利通过了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复试。

(二)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类节目,如诗歌朗诵、情景剧、相声表演等节目是展演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展演前期节目的编写过程中对于文辞句读的揣度,还是展演中期节目排练和表演时对字音语调的修正,都离不开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具体而合理的运用。例如,09级同学原创相声《燕大有个汉语言》,以鲜活有趣的校园生活为材料,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语言学知识,给燕大师生呈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不一样语言功底,晚会现场掌声不断。此外,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该专业学生在整个展演过程中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拉外联、会场布置、道具制作(如2010级全手工制作汉服)、活动宣传等,这就不得不与校外相关人员,校内广大师生发生交际互动,从而提高了汉语言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写作能力。在“展演”中,但凡属于语言文学范畴的节目大多是由本专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而成。因为有了前四个学期阅读、背诵和写作的积淀,“展演”前学生踊跃拿出自己改编或原创话剧、诗歌等作品原创和改编,仅09级学生就创作剧本10多部、相声3篇、诗歌若干篇、改编剧本多部。从另一角度看,在某种程度上,“展演”为学生不断创作提供了动力,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检测的一种手段,也为优秀作品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此外,“展演”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写作的结束,恰恰相反,经过展演过程中对作品的多次具体的排演,使该专业学生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对其进一步的创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由此可见,经过“展演”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的实践和思考,该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不断提升是不争的事实。

(四)合作协调能力。“展演”安排在学生在校的第五个学期,历时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很少甚至没有该专业老师的参与,该专业几十名同学要想让复杂繁琐的工作高效有序地展开安排,就离不开彼此的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比如,各个小组排练的时间、场地安排出现冲突,由于人数有限加之同学中不乏多才多艺者,一人兼多职的现象就很常见,此时同学间的彼此合作、相互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虽说“展演”是由汉语言专业学生独立完成,但也不也不能闭门造车,同样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群策群力,呈现出一场精彩丰富的汇报演出。

(五)创新思维能力。燕山大学“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展演”的生命力,应归功于每一届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其不断传承和发展。青年一代的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新鲜元素融入到展演之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10级学生自己制作的汉服展,11级学生的荧光舞节目等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系指导老师陈静说,“学生们的汇报演出往往有很多创新超出老师的预期。另一方面,作为该专业的传统活动,不同年级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将展演办出具有本年级特色的同时力求不断超越。例如,10级展演以“架子鼓”的磅礴气势拉开晚会大幕,11级学生倍感压力,最终几经筛选,以柔美整齐的“扇子舞”开场,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届届学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推动“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越办越好。

(六)实践能力。“五动一合作” 既是该项目的特色也是其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在展演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即:

“动脑”:进行展演的整体规划和作品的原创;

“动嘴”:语言艺术淋漓尽致的表现;

“动手”:身体力行,做好展演所需的细节(如道具制作);

“动腿”:展演前的公关实践和排演准备;

“动眼”:扩大阅读量,提高审美层次;

“一合作”:全专业所有同学团结一致,协作分工。

现就职于秦皇岛中阿化肥厂的2001级学生张帆是该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因为全程参与策划了“五二五”工程汇报演出而应聘成功,也因为有过这样组织大型活动的实践经验,工作上手比较快,深得公司领导信赖。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不同单位的宣传部门,很多反馈信息表明在展演中的锻炼以及展演后的自觉有针对性的积累是他们顺利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

1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燕山大学“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简称“展演”)是传统文科专业“以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探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带动下,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其他传统文科专业也开始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如展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采访制作展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的“广电DV作品展”也于2006年正式开始,法学、国际政治等专业也相继开展了自己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们需要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