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木属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2015-04-27 07:27李林英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变种种质山西省

王 浩,李林英

(1.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马 043000;2.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茱萸科(Cornaceae)梾木属(Cornus L.),约有42种,多分布于两半球的北温带至北亚热带,少数分布于热带山区。中国有25种(包括1种引种栽培)和20个变种(原变种亦计算在内),山西省有6种1变种。梾木属植物是集园林绿化、水土保持、生物能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优良树种,目前对梾木属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对山西省梾木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及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山西省梾木属植物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使梾木属植物在山西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梾木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状况

1.1 梾木属植物的形态特性

落叶乔木或灌木,稀常绿。冬芽顶生或腋生,卵形或狭卵形。叶对生,纸质,稀革质,卵圆形或椭圆形,全缘,通常下面有贴生的短柔毛。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无花瓣状总苞片;花小,两性;花萼管状,顶端有齿状裂片4;花瓣4,白色,卵圆形或长圆形,镊合状排列;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花丝线形,花药长圆形,2室;花盘垫状;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或盘状;子房下位,2室。核果球形或近卵圆形,稀椭圆形;核骨质,有种子2枚。

1.2 梾木属植物在山西省的分布状况

梾木属植物在山西省共分布有6种1变种。6种分别是红瑞木(Cornus alba L.)、沙梾(Cornus bretschneideri L.Henry)、红椋子(Cornus hemsileyi Schneid.)、西蜀梾木(Cornus ulotricha Schneid.)、椋木(Cornusmacrophylla Wall.)和毛梾(Cornus walteri Wanger.);1变种为细梗沙梾(Cornus bretschneideri var.gracilis Wanger.)。各种及变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布见第39页表1.

表1 山西省梾木属植物主要形态特征及分布

2 梾木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

2.1 园林观赏

该属植物多为落叶灌木或乔木,株型优美,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适宜庭院、公园、广场、绿地等城乡环境绿化和植物造景。如,红瑞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园林中多丛植于草坪间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达到红绿相映的效果。

2.2 油料利用

我国油料植物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已研究开发的仅限于麻疯树、油茶、文冠果、黄连木等少数种类。梾木属多数植物种子含油率高,如,毛梾果实含油率达31.8% ~41.3%,果皮含油率达24.9% ~25.7%,可食用或作高级润滑油,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但目前尚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袁立明等对毛梾果实油的28种嗅味成分以及非皂化物中的20种碳氮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得知,毛梾油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为大豆油、菜籽油的2.4倍。对梾木属植物进行开发利用研究,将有助于拓展我国生物质能源研究开发的新领域。

2.3 水土保持

梾木属植物根系发达,萌蘖力强,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在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适宜在山坡、林缘、湿地、河岸等立地环境下栽植,具有固土防蚀、涵养水源的作用,是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

2.4 其它价值

梾木属部分树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毛梾油含有人体所需脂肪酸,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瘘症、肺结核,疗效显著。另外,该属植物木材细致均匀,坚硬,纹理直,易干燥,车镟性能好,是建筑、家具、玩具、雕刻、农具及制胶合板的良好材料;树皮可提制栲胶,叶可用作饲料及绿肥,花是良好的蜜源,果肉及种子还可用来制作肥皂、油漆等。

3 开发利用的对策

山西省发展梾木属植物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繁育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强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全面推动梾木属植物快速发展。

3.1 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

对山西省梾木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在摸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选优工作,筛选优良类型,并进行无性繁殖,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以便于今后开展区域性试验及推广栽培工作。

3.2 加大引种力度

根据生境相似的原则,开展引种试验,加大引种力度。通过引种驯化,并结合现代育种方法和传统的育种手段,定向选育、开发出集用油、用材、观赏为一体的优质品系,形成种植开发一体化的可持续利用的生产基地,既丰富了山西省梾木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也为我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3.3 开展综合利用研究

目前,关于梾木属植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是导致人们对该属树种重要价值认识不足和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优良品种选育、快速繁殖、高效栽培技术和油脂开发利用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尽快形成一批实用技术成果,为梾木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林培育提供技术保障。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秦利军,李昌珠,蒋丽娟,等.梾木属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及展望[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3):81-83.

[4] 李东林,向其柏.梾木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32(2):95-100.

[5] 梁 栋,吴德军,李善文,等.毛梾种质资源分布及其良种选育繁育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13(2):101-103.

[6] 袁立明,王静萍,李京民.毛梾油中嗅味及非皂化物成分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3,8(1):43-48.

[7] 楼浙辉,郭赋英,邓习金,等.江西省梾木属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J].江西林业科技,2010(1):12-13.

[8] 谭运德,朱延林,沈植国,等.河南省毛梾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与变异类型[J].河南林业科技,2010,30(2):1-2.

猜你喜欢
变种种质山西省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避免污名化!世卫组织改用希腊字母命名变异新冠病毒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变种队的复仇之路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奇妙变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