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物流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研究

2015-04-27 00:06郝杨戴晶晶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际物流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郝杨 戴晶晶

摘要:国际物流课程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将会受到更多企业地青睐,然而国内高职院校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存在问题,这不利于人才培养。主要研究了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内容,并简述了国际物流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物流;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041-01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内高职院校的国际物流课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现有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内容

1.1课程培养目的性改革

国际物流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处理国际物流中利用信息、报关纳税、运输、流通加工、营销等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再拘泥于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实践和案例让学生更贴近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

1.2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是改革后的课程必须保持原有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改革之后的课程还应该具备更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知识不仅要与理论知识相关,还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

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应该满足:一是理论知识授课课时应以够用为主,教师应该保证理论知识授课课时,但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知识地教学;二是课程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打破正常授课顺序,将知识模块化进行教学。

2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

2.1教师引导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授国际物流相关理论知识时,应该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提问引导式教学方法和讨论引导式教学方法都应该基于预习的质量上。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积极做好预习工作。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积极解决教师上课时设置的问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就可以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引导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2.2能力分层教学方法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都是层出不穷的。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将国际物流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实施教学计划:一是基础教学模块,该模块适用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二是巩固教学模块,该模块适用于能力良好的学生;三是提高教学模块,该模块适用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实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都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能因为学生能力有问题就加以冷落,这样不利于分层教学地实施。

2.3项目实践教学方法

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实践。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现有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实际物流作业中的经验。项目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践项目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启发,将学生置身于项目实践过程中,并让学生积极、独立完成项目中的各个任务。在完成相关项目之后,教师应该根据项目实践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际作战能力。项目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交流能力、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2.4理论案例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中不能缺少实践教学,但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也应该进行改革。理论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启发性强并兼具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进出口检疫、国际货物流通、进出口货物入境等相关知识時,应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案例,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5多媒体教学方法

国际物流课程会跟码头、口岸挂钩,但是某些学校并没有时间或者财力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进行参观。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港口、口岸实际工作情况,国际物流园区的工作情况,以此增加学生整体性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物流的实际背景,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考试手段改革

考试手段的改革是国际物流课程改革内容中的一部分。传统考试形式无疑是选择、填空、解答、名词解释等等。这种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并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考察。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死记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长进,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

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就是要在考试中加入分析题、计算题、制作表单题等等,这种类型的题目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还可以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感觉到,考试不再是考试,物流问题离自己根本不遥远。

3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物流课程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地培养,避免学生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地改革,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兴武,张鉴民,芮宝娟.基于职业岗位能力本位的通关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孟泽云,黄亚静.基于工作过程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J].人才,2011,(11).

猜你喜欢
国际物流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