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年受命组建驻港部队与驻军香港始末

2015-04-27 09:52丁晓平
党史文苑 2015年3期
关键词:驻港部队驻军江泽民

丁晓平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郑重向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作为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主要标志之一,人民解放军将进驻香港,这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1年4月,中央军委成立“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时任总参谋长迟浩田担任。1992年上半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在总参谋部成立了“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976”。这个代号意味深长,蕴涵着要在1997年6月前完成驻军香港的全部准备工作。1992年10月,张万年出任总参谋长,随后接替迟浩田兼任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组建驻港部队和驻军香港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中央要求确定驻港部队组建工作的大政方针

1992年12月16日,张万年主持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传达中央军委有关加快香港驻军准备工作步伐的精神,具体部署驻港部队的组建工作。主要任务有两大项:一个是驻港部队的组建时间,由原计划1994年底组建完毕提前到1993年第一季度完成;另一个是深圳基地工程建设,由1994年底建成提前到1993年基本建成。与此同时,香港驻军其他各项准备工作也都要相应提前。

会上,张万年宣布了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的《驻香港部队编成方案》,对组建驻港部队的方针原则,以及驻港部队的名称、规模、任务、编制体制、指挥关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组建驻港部队提供了基本依据。根据香港未来防务的需要,以及体现祖国对香港地区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采用陆、海、空三军合成编制,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如何组建好驻港部队?遵照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指示,张万年在会议上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进驻香港的部队在政治上要特别过硬,一定要拒腐蚀,永不沾。当务之急是要把驻港部队领导班子配起来,把几个主要领导干部定下来,给他们压担子,由他们参与筹划部队的组建工作。请总政尽快研究几个主要领导干部的选配意见,春节前提出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核后呈军委审批。驻港部队领导同志确定后,先集中在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办公,一方面筹划部队的组建,一方面熟悉有关香港驻军准备工作情况。”

对驻港部队的组建,张万年指出:“原则上以广州军区为主,总部业务部门对口负责组织。机关干部的主体从广州军区选调,也要从组建驻港部队的单位中选调一定比例的部队干部,以利于机关工作和部队建设。”他明确要求三总部有关部门、广州军区、海军、空军的各项准备工作都要相应加快,必须保证在1993年3月底前完成驻港部队组建任务,同时保证组建后的部队能正常展开工作,形成战斗力。

这次会议把驻港部队组建工作的大政方针全部敲定,标志着驻港部队组建工作真正步入“快车道”。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张万年提出了“从现在起,驻港部队组建工作一定要从‘一国两制的情况出发,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工作指导思想。从此,“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成为驻港部队建设工作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负责组建驻港部队和香港驻军准备工作

1993年1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命令。

驻港部队是执行特殊使命的部队,其军官和士兵的入选条件和要求必须高于现有部队。为此,总政治部下发了《选调驻香港部队干部条件的规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驻香港部队士兵条件的规定》。遵照江泽民关于进驻香港部队在政治上要特别过硬的要求,张万年强调:“要选调具有光荣传统而且现实表现最好的部队,以保证这支部队的质量特别过硬,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入选驻港部队的大多是战功卓著和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主要是:驻港部队步兵旅的前身是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中走出来的“红一团”,其中有产生“大渡河十七勇士”的“大渡河连”,有击毙侵华日军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功臣炮连”,还有“密云尖刀连”“突击英雄连”等英雄集体;驻港部队深圳基地还有一部分是从著名的“塔山英雄团”中抽调的官兵组成;驻港部队海军舰艇大队中有在解放万山群岛战役、“八六”海战和西沙海战中建立过卓越功勋,被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的“海上先锋艇”“海上英雄艇”;驻港部队空军航空兵团是一支多次担负援外和抢险救灾任务,为祖国赢得过许多荣誉的光荣部队。也就是说,驻港部队自组建之日起,就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战功赫赫的精兵。

1993年3月底,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驻港部队筹备小组。同年4月,驻港部队步兵旅、舰艇大队、深圳基地及部分直属单位组建完成。4月22日,到广州军区调研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代表中央军委专门到深圳、汕头、柳州等地,视察了这支部队。“因为刚刚组建,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住在临时营区,条件相对艰苦一些。但大家都深知驻军香港使命的光荣、艰巨,部队很团结,情绪也很高昂,决心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这一光荣任务。”

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和深圳基地在广东东莞临时营区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副总参谋长徐惠滋受张万年委托,代表中央军委向这支刚刚诞生的钢铁部队授旗。一支人民解放军的崭新部队,出现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

4月,根据张万年的指示,总部机关高标准地制订了一份既具体实在又可操作执行的《驻香港部队四年建设规划》,着力全面打造这支未来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实践表明,驻港部队真正成了培养过硬干部的摇篮。

针对在中英谈判过程中,英方一再在中国驻军香港问题上的无理阻挠,遵照邓小平“干什么事情都要两手准备,两手硬,两手抓”的指示,中央军委同时部署“两手准备”,特别是做好应付突发情况,做好“用另外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准备。在外交谈判拉锯战一波三折的时候,根据邓小平的意图和江泽民的指示,张万年开始着手军事斗争准备,拟制了具体方案,有力地配合政治和外交斗争。很快,这个方案经中央军委讨论通过。邓小平审阅后指示:“此事,我想请泽民、华清、张震、万年同志来专议一次。”随后,中央军委决定由张万年代表中央军委向邓小平汇报。endprint

11月3日,江泽民、刘华清、张震和张万年来到邓小平家,汇报香港回归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邓小平听了汇报后,对中央军委通过的这个方案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按照邓小平的指示,中央军委修订了原来设计的方案,并迅速组织解放军在香港附近进行军事演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动,立刻引起香港、英国的强烈反应。1994年6月30日,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终于结束了自1987年5月开始的长达7年16轮的漫长谈判,在军事用地使用问题上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香港39处军事用地,其中14处移交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使用,另外25处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改为民用。而此时,距离香港回归祖国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了!

1994年2月5日,张万年主持召开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遵照中央军委的要求,他主要就加强驻港部队建设、今后三年香港驻军准备工作的总体安排、拟制驻港部队规章制度和香港驻军立法工作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和部署。他要求大家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既要搞好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又要建立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狠抓落实,要在驻港部队官兵中大力开展使命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他号召驻港部队要以一流的工作姿态、一流的创业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做好第一代创业人,叫响“使命高于一切、形象重于生命”的口号。

在中央军委的严密部署下,驻港部队建设一步一步走向成熟。1994年初,中央军委下达了有关组建驻港部队领导机关的命令,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驻港部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分别由刘镇武和熊自仁担任。4月初,驻港部队领导班子成员奉命从各自工作岗位全部到广州报到。从此,驻港部队指挥机关正式开始工作。5月,从全军各部队调入驻港部队机关的干部全部到位。10月25日,驻港部队在深圳营区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广州军区参谋长龚谷成宣读中央军委授旗命令,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从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手中庄严地接过授予驻港部队的“八一”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正式诞生。

1993年以来,张万年先后6次主持召开会议,直接指导了香港防务交接谈判、驻港部队组建、驻港部队工程建设和香港驻军法律准备等工作。1995年2月21日,张万年主持召开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会议讨论和审议了驻港部队的工作计划、领导指挥体系、干部工作、第二期工程建设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22日会议结束时,张万年发表了重要讲话,对香港驻军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部队建设;二是搞好驻香港部队二期工程建设;三是制定驻香港部队建设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立法工作;四是组织好香港防务交接谈判工作。他希望大家狠抓工作落实,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驻港部队的任务特殊、使命特殊、环境特殊,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军威、国威。张万年强调:要大力加强这支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革命优良传统;要加大部队管理教育的力度,一定要落实领导责任制,一定要落实到基层,一定要坚持“严、细、实”。为此,中央军委、总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重点抓了驻港部队的干部队伍建设,相应提高了干部任免权限;二是重视兵员质量,严把政治质量关;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确定了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指挥体制,隶属中央军委建制,由广州军区领导管理,海军、空军负责有关指导和保障,解决了驻港部队组建后的领导体制问题。鉴于香港和内地收入待遇的差距,张万年建议提高驻港部队官兵的工资待遇相应标准,有别于其他部队。

1995年12月6日,张万年陪同江泽民视察驻港部队。江泽民接见了驻港部队机关干部,检阅了三军仪仗队,还与“大渡河连”官兵亲切交谈,对部队组建三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当晚,江泽民高兴地挥毫为驻港部队题词:“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1996年1月28日晚,新华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防务的规定,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经过精心准备,现已组建完成。驻香港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这支部队将于1997年7月1日0时正式进驻香港。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这则300多字的短消息,字字千钧。张万年从中读到的是国威和军威,心头涌起的是自豪和光荣……他知道,这每一个字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期望和热血,凝聚着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梦想!

出席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1996年1月29日上午9时30分,随着6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深圳第一次公开亮相,立即为世人所瞩目。

铸雄师劲旅,扬国威军威。对香港驻军准备工作,尤其是驻港部队的建设,张万年始终高度关注,亲自指导,强调要做到“万无一失、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对香港防务交接仪式、驻港部队开进路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等问题,他多次听取汇报,反复研究,制订周密的处置方案。1997年3月3日,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他专门作了题为《讲政治,顾大局,忠实履行我军神圣使命》的发言,特别强调要做好驻军香港的准备工作。在深情缅怀刚刚逝世的伟人邓小平之后,他说:“驻港部队代表着我国我军的形象,所担负的使命具有特殊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在,离香港回归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了,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高标准地做好进驻香港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教育驻港部队充分认识驻军香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清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周密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按时顺利进驻香港,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维护香港长期稳定、繁荣作出贡献。”endprint

4月15日,经过长达一年的艰苦谈判之后,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终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遣人员提前进港问题上达成协议。4月21日下午,驻香港部队第一批先遣人员40人,在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伯荣的率领下经皇岗口岸进抵香港。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批进驻香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5月19日,驻香港部队第二批先遣人员66人抵港。5月30日,第三批先遣人员90人抵港。

6月1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将于1997年6月30日午夜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楼五层大厅举行。届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将率包括李鹏总理在内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中英两国政府共同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并率中央代表团出席香港特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等活动。中央代表团到底有多少人?具体是哪些人?军队将由谁出席这个历史性的神圣时刻?这一切一时间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其实,早在5月下旬,中央办公厅就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军队系统报送参加中央政府代表团和观礼团的成员推荐名单。通知同时规定参加中央代表团的军队成员名额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及驻香港部队各一人。观礼团的军队成员名额为海军、空军、广州军区各一人。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回忆说:“此前中央已经决定,政治局常委中,只有泽民、李鹏两位同志赴香港出席交接仪式。这样,华清同志也就不便去了,只能我和万年、浩田同志中去一人。当初,我曾考虑是否前往参加这一庄严的仪式。但我又想,党的十五大在即,为了军委工作的连续性,应当由万年或浩田去为好。于是,我建议万年参加中央代表团,出席香港交接仪式,得到了江主席的批准。”

5月25日,当张万年看到中央军委推荐他作为军队成员参加中央代表团的呈批件时,深感不安,当即在呈批件上写道:“如果我和张震副主席其中去一位的话,我建议张震副主席去。请速呈江主席,刘、张、迟副主席指示。”在张万年眼里,刘华清、张震两位副主席是他非常敬重的老红军、老领导,他发自内心地觉得由他们出席香港回归庆典,更能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在刘华清受中央政治局常委名额限制不能参加的情况下,他衷心推荐张震参加。最后,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由张万年出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张万年知道,这是巨大的信任和托付,代表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责任重于泰山啊!

6月29日,中央代表团整装待发。作为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张万年出席了当天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为代表团举行的送行仪式。

6月30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全体官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有关规定,命令你们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0时开始履行香港防务职责。”

与此同时,在雨后初晴的南国经济特区深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欢送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隆重举行。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命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检阅了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驻港部队始终保持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让党中央、中央军委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6月30日下午5时,张万年随中央政府代表团乘专机抵达香港机场,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进驻过程中,他始终与深圳驻港部队进驻香港行动总指挥部保持不间断的联系,随时了解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行动情况,及时向江泽民报告,并将江泽民的指示随时传达给总指挥部。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深圳这朵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葩,今天更是大放异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在一座座用鲜花和绿叶打扮的“凯旋门”下,十万深圳市民冒雨载歌载舞,为人民子弟兵壮行。当日20时20分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先头部队39辆军车,载着509名官兵,出现在皇岗口岸,拉开了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序幕。而这一切,都通过现场直播传遍了中国、传遍了世界。21时,驻港部队先头部队的最后一辆军车驶过落马洲口岸,经过编队后,依次进驻预定目标——石岗、昂船洲、赤柱和威尔斯亲王军营。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副武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至此,连同此前进驻香港的三批196名先遣部队成员,驻港部队已经有705名官兵进驻香港。当先头部队通过落马洲口岸进入香港后,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立即将情况向张万年作了汇报。张万年又马上把进驻情况报告给江泽民。江泽民非常高兴地说:“好!”

6月30日23时50分,中英防务交接仪式在原驻港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威尔斯亲王军营隆重举行,结束了英军在香港驻守155年4个月零4天的历史。

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23时42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楼五层大厅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英国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末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同时步入会场,走上主席台主礼台。在仪仗队行举枪礼之后,查尔斯王子首先讲话。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的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这一刻,一日长于百年。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香港。endprint

最庄严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在电视机前屏住了呼吸。身着驻港部队新式军服、肩挂绶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护旗队,迈着正步走向旗杆;国旗手在两名护旗兵的护卫下,登上了升旗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香港会展中心沸腾了,响起了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激动得热泪长流,欢呼,拥抱,祝福……作为一名戎马生涯半个多世纪的老兵,身着驻港部队新式军服的张万年,以一个标准军人的形象,向庄严的国旗致以崇高的敬礼!

此时此刻,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同时在驻港部队14处军营里冉冉升起!

此时此刻,天安门广场沸腾了,“中国万岁”的呼声响彻夜空!

此时此刻,从北国到南疆,从东海到西陲,神州大地沸腾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笑开颜。东方之珠,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7月1日0时4分,江泽民发表讲话,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并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时30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张万年随同中央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

张万年始终与驻港部队进驻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驻港部队主力部队的进驻情况。凌晨4时,驻港部队陆军主力部队已在深圳莲花山南侧集结地域完成了最后的进港准备。4时36分,驻港部队海军舰艇编队10艘舰艇于深圳妈湾港码头起航。5时10分,数百辆军车准时启动,分三路向皇岗、沙头角和文锦渡三处口岸进发。6时整,主力部队陆路纵队冒着滂沱大雨进入香港;驻港部队海军舰艇编队指挥艇“771号”导弹护卫艇准时抵达香港水域,向九龙半岛西侧的昂船洲码头进发。由于受特大暴雨和雷电影响,驻港部队空军6架直升机的编队在8时15分,利用暴雨和雷电的短暂间隙,由文锦渡口岸上空穿云破雾,以100至150米的超低空高度飞越元朗,10分钟后准时降落在石岗空军基地。

“龙行于水,虎行生风。”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挡不住装备精良、军容严整的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官兵们手握武器,任凭风吹雨打,巍然屹立,纹丝不动。在深圳,4万名人民群众冒着大雨手持鲜花、挥舞红旗为驻港部队送行。在香港,市民冒着滂沱大雨,高持“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万众同心繁荣稳定共享”等大幅标语,欢迎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各区各界13位代表还向驻港部队敬献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牌匾。

驻港部队进驻的每一步行动,张万年都在第一时间向江泽民报告。当听到驻港部队主力部队全部顺利进驻香港14座军营的时候,彻夜未眠的江泽民感慨万千地对张万年说:“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从此100多年来香港没有中国军队驻军的历史终于宣告结束了!”

7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江泽民在庆典上发表讲话,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重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是中央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张万年出席了庆典活动。中午,参加完在香港的所有活动,中央政府代表团飞回北京。回京后,张万年又先后出席了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

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席香港回归仪式和庆典活动的张万年,以威严的军人形象和标准的中国军礼,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中华民族难忘的历史时刻,已经永远刻进了张万年的心灵,是他人生的自豪和光荣。他把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庆典活动时穿的那套驻港部队新式军装,与30年前的1968年参加援越抗美时穿的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军装放在一起,一直珍藏着……○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出版社昆仑图书编辑部主任兼《军事故事会》主编,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任编辑 张荣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驻港部队驻军江泽民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驻港部队展现最佳军容(香港回归20周年)
驻港部队军营遭醉汉误闯
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重要论述与实践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香港驻军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