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4-27 16:21刘红琴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漫专业人才培养高职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的现实意义,探讨分析困扰高职动漫专业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来探讨动漫专业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动漫专业;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11-02

收稿日期:2014-12-28

作者简介:刘红琴(1974-),女,硕士,讲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动画设计。(广东 河源/51700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教育体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刘红琴,项目编号:GDJY-2014-B-b146。

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持续投入,动漫市场不断扩大,社会对动漫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全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也开办了一些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然而这些院校培养的动漫“人才”,却不能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动漫企业难以招到为其所用的合适人才,另一方面是毕业生难以找到与其专业所学的对口工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高职动漫专业毕业生陷于如此尴尬境地?作为以培养实践技能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现在的教学该做何反思?怎样去理清这种纷繁复杂的现状,正确面对当今动漫企业的需求,让动漫专业的教学内容贴近社会需求,使动漫专业学生能“学以致用”。

一、开展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的现实意义

人才、资金和市场是一个产业兴起最重要的三大因素。人才决定着产业的发展与兴亡,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而教育是人才产生的摇篮,是一个国家兴起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中国动漫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动漫设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动漫设计专业为我国动漫企业培养了大量具有艺术设计和软件技能的动漫人才,为社会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的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创意;二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院校的教育方法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教育方法,对于动漫设计这一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来看,以实践技能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要侧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职业院校普遍与企业合作,有校企合作项目,学生有相应岗位实习,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因为在学校就得到各种实操锻炼,因此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动漫专业教学课程缺乏系统性

职业院校不同于本科高校,有着四年宽松充裕的时间来让学生成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动漫专业带头人一定要充分认识高职动漫专业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教学要符合动漫设计制作的流程,并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动漫设计教育发展到今天,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具备开设动漫专业的条件,大多数的高校和职业院校还处在动漫设计专业教育的探索阶段。体现在专业教学的硬件设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上课的教室就是普通机房,没有专业的动漫实训室和实训设备,从而导致一些综合实训课程无法开展;再就是课程设置缺乏总体规划,有些课程存在跳跃性过大或者重复性过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脱节或浪费宝贵时间。

(二)高职学生存在的劣势分析

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半、还有半年是企业实习。而动漫制作过程是一个综合艺术素养的体现,是综合了文学、电影、音乐、绘画、运动规律、网络设计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的艺术课程,而对于美术基础较差甚至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除了要进行美术造型方面的课程训练以外,还要学习多达6~7门的动画软件课程,高职学生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

(三)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缺乏师资力量

近几年动漫产业作为典型的创意产业,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大协助和产业投入,为动漫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国很多高校建立了与动漫相关的专业,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多媒体技术专业等。但是,这些专业的建立面临的却是真正懂动漫专业的教师非常缺乏,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大多院校的动漫设计专业存在很多的弊端:让原来教纯艺术的,如油画、版画等教师来教动漫专业,这些教师的绘画功底是不错,然而让这些从未受过正规动漫教育的教师,站在教学一线,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虽然有些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动画略有关联,但授课时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有从社会上聘请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有着企业实践经验,但大多授课经验不足,且对学生课后的训练与未来的发展不会过多地关心。还有一方面就是不顾现实情况盲目扩招更进一步凸显了师资的不足,专业师资的师生比严重失衡。如此种种因素都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不能被社会所接纳。

三、高职动漫专业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一)遵循规律,建立完善的高职动漫专业教学体系

1.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和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体系

动漫创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绘画、设计等多种艺术素养为基础,是一个从剧本创作、美术设计、原画设计到后期制作的流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体系的制定者要深入到动漫企业中,对当今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宏观上把握教学,高职动漫教育体系制定者应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要善于接纳新事物、新观点,适时更新教学体系;从微观上把握教学要体现出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的特点,教学体系与教学目标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在风格特征、表现手法上有新意。教学体系是时代的体现,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打好基础。

2.合理安排动漫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与公共平台课的课时

大多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大一基本都是公共平台课,到大二才真正接触核心专业课程,到大三下学期又离开学校去企业实习了。在这一年半专业课程中,纯理论课程又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此实践课程因为课时太少也只能草草收场。这样可想而知,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只能纸上谈兵。因此,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增减,不能所有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照搬同一平台课程模式,一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课程就要大刀阔斧地删除,然后增加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课时总量,让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主导整个教学体系。

3.建立 “开放式的工作室”

“开放式的工作室式”可以让教师带着学生承接一些社会上的动漫设计项目,这种形式是职业教育“教学做”的一种亲密接触,有别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开放式的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平台,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这样就可以把动漫企业的设计任务、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来。“开放式的工作室”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科研的进步。我校自建成动漫工作室以来就引入了这种上课模式,学生对“开放式的工作室”课程普遍反映较好,都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更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整合、优化高职动漫专业教学资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学校教学的质量,只有具备了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教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才能落到实处。师资的引进要注重教师规模,更要注重教师能力。引进高水平师资,提高已有教师的水平,动漫是一个新兴产业,不能照搬过去的以老带新。“能者为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要以“熟”带“生”,提高专业教师整体的修养和专业教学能力。学校应当注重双师型人才的培养,让专业教师轮流下到企业一线去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聘请动漫公司熟悉动漫设计制作各个环节的专家来授课,这样既增强了专业师资力量,又可以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加强了动漫教学的校企合作,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有利于将来学生就业。

(三)多方努力,推动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的发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动漫人才培养的桥梁。我们应该密切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加强动漫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要从实践观念提升到实践行动,形成长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因为动漫设计专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与动漫企业合作的,动漫企业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动漫企业的学习工作环境进一步深化了技能知识,动漫企业真实的设计制作环境,专业的设计制作人员,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动漫设计制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动漫设计制作技能。这种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

动漫设计专业是目前社会非常紧俏的专业,社会对真正的动漫人才需求量比较大。而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动漫人才,是开设动漫设计专业的学校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面对高职动漫教学的现状,同时要注重高职动漫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做好这些工作,这就需要动漫专业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变传统观念,敢于创新,注重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晗.高职动漫艺术实践教学研究[J].美术大观,2010(07).

[2]潘瑞芳.动漫产业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王文涛.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2009(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动漫专业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动漫专业三维动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关于课堂教学与成果实践相结合的动漫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